大家好,我是胡妈咪!
昨天的家长会上,我们讨论了关于孩子是否应该在高中阶段出国留学的问题。
作为一名走新教育路线的家长,我的孩子从二年级进入所谓的国际学校开始,我和我的家人就非常明确一个原则:
除非我能陪读,否则我不会在大学之前让我的孩子独自出国留学。
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后作出的。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01
14-21岁是孩子人生的彩排阶段
在孩子14到21岁的这个成长阶段,在人智学中被称为“真的教育”。这一阶段,孩子的身心正从理想化、梦幻化的童年逐步走向现实,他们需要在真实的世界中生活和学习。
这不仅仅是学术上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他们逐渐形成对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的认知与理解的阶段。
可以说,这个阶段是孩子走向成人世界的彩排阶段,而在这场“彩排”中,父母的角色就像一位导演,负责引导孩子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以及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
然而,正因为这个阶段是“彩排”,孩子的价值观、判断力还不够稳定,自律的能力还在发展,他们可能还不具备在完全独立的环境下进行有效自我管理的能力,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是很容易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
如果在这个关键阶段,孩子独自去到一个陌生的国度,远离父母的陪伴和引导,身处全新的文化、社会环境中,他们有可能迷失自我,甚至被不良环境所左右。
也是因为在“彩排”阶段,他们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生活问题时可能会感到无助,即使是最亲密的家长,也很难通过视频和电话准确把握孩子的真实状态和内心变化。
并且有一些事情,必须得面对面或者在更多的闲聊时间里才能够自然的表达出来。
我记得谷子在12岁的时候,我和他爸爸去到外地工作了一年,我那个时候想的非常单纯,认为谷子跟我感情很好,只要我每天跟他保持电话沟通就可以了。
结果事实上并非如此。
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谷子才告诉我,我不在家的那一年,他被同学欺负了——有几个同学要求他买东西他们吃,如果他不买,他们就不跟他玩。
有一次,他很郁闷,然后将自己关在一个柜子里一节课的时间,他听到老师们在外面到处找他,但是他就是不愿意出来。我听的时候,心里非常难过,我无法想象孩子当时的无助。
因此,我认为高中阶段的孩子,依然不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需要父母在身边,给予适当的引导与支持,而不仅仅是远程的沟通。
02
出国留学不再是“镀金”
在过去,出国留学曾被视为一条通往光明未来的捷径,许多家长希望通过孩子出国获得“镀金”机会。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出国的机会越来越普遍,留学已经不再是稀有的光环。
相反,出国的经济成本极高,如果不是为了进入知名的大学或学府,送孩子去一些资质不够高的学校,可能并不会带来预期的收益。
这样的学校,往往鱼龙混杂,孩子更有可能接触到不适合他们健康成长的环境。
如果选择一个并不理想的学校,只会耽误孩子宝贵的青春,还可能浪费父母的辛苦积攒的财力。
相比之下,能够在父母的陪伴下,在真实的世界中获得适当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才是对孩子未来发展最有利的选择。
当然,我也不反对出国留学,我对谷子的学习规划是这样的:
如果他考上了好的大学就上,如果没有考上好的大学,可以先就业,当他认为自己需要再考大学,或者是出国深造的时候,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再获得这样的机会。
这个时候,他的选择一定是基于他具备了自律的能力、具备了成熟的价值观的时候,他能够为自己的目标全身心的奋斗的时候,我认为这才是孩子出国学习的合适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