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高等教育技术的云计算服务模式与发展方法
作者:杨鸣 | 2011/1/17 7:53:18 | 浏览:3126 | 评论:0

 

高等教育技术的云计算服务模式与发展方法

高等教育技术的云计算服务模式与发展方法

一、美国云计算与云端技术服务发展概况

  美国云计算概念是由谷歌(Google)发起的。谷歌云计算是利用分布与缩合式(Mapreduce)计算技术,将成千上万的服务器聚合为统一的云计算机集成,提供强大的计算、存储能力。谷歌的云计算通过大区域共享的模式,开发强大的网络应用平台,利用云端服务满足大区域的计算和存储需求。因此,互联网云计算强调的是背后的强大技术,在互联网可及的区域,打破传统的桌面平台服务模式,人们购买的不再是传统的服务器、存储、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系统,而是分缩式云计算能力(Mapreduce)、集群文件存储能力(GFS)、集群数据库能力(Bigtable)以及应用套件能力(如Google Apps),其最终目的是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应用软件和平台生态系统。

  谷歌云计算剑指微软视窗平台,微软(MicroSoft)也当仁不让。微软迄今已经投入数十亿美元建设云计算架构及云服务设计能力,以获得规模效益,微软也要在云端技术服务方面成为赢家。微软不仅仅出售云计算应用,还通过蓝天(Azure)服务出售云技术处理能力并开发云端视窗平台。微软在云计算时代,仍然销售软件,但软件和平台的交付方式和交付渠道将是通过云端服务。随着云服务在客户的IT预算中的比例增加,未来2年内,微软约90%的技术团队将从事与云计算有关的工作。微软数据中心采用集装箱模块化的部署方式来部署云计算服务。模块化部署方式主要有两大优势:一是减少前期资本支出;二是在具体部署过程中,可及时采用IT业界最为前沿的集群与分缩技术。

  云计算以其扩展IT商业模式和市场规模的巨大潜能,风起云涌地震撼了IT产业。多数IT巨头们对云计算共同认识是,无论是平台、软件还是基础设施,只要用户是通过互联网以服务的方式获取的,都是云计算。 IT云端服务强调的是服务的获取模式,也就是云端机构服务以IaaS提供,操作平台以PaaS提供,应用软件以SaaS提供,并不需要改变传统的IT技术架构,计算、存储系统、数据库等技术都没有发生变化,改变的只是IT系统的服务交付方式和交付渠道,其最终目的是改变现有IT商业模式,最大可能地扩展IT市场规模,提升IT渗透率。因次,IT巨头们都紧锣密鼓地开发自己的云端服务模式

  综观IT行业风起云涌的的云计算形势,谷歌公司(Google)以其面向网生代扩大社会交往的网际平台云计算(PaaS)普及最广;而威睿(VMware)公司以其面向技术发展商的扩大云设施的云计算(IaaS)投入最大;亚玛逊公司(Amazon)以其面向云端商业服务业的弹性应用云计算(EC2)实用性最好;甲骨文公司联合升阳(SUN)公司以其云端数据库(CDBS)处理中心支持云端数据库的功能最强;IBM公司面向大中型用户设计智能业务发展模式的云计算(FaaS)效益最高。

  云计算不约而同的采用服务外包模式(aaS),将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与完善出适合许多不同行业与规模的机构外包(IaaS),平台外包(PaaS),和软件外包(SaaS)的云端服务模型。基于规模和效益,各大学对教育技术的需求应通过跨越校区的联盟来聚合,依此扩大规模,高效率地统一利用这些云端技术外包服务。与此同时,联盟内包(单校向联盟提供技术服务)的模式也将通过云计算得到开发,因为某些学研机构选择在特定领域内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愿意为加盟学校提供相关服务。

二、建立大学技术联盟,高效率策划与利用云计算

  大学技术联盟(发自威斯特的元大学概念)能够在较长时期内,通过联盟统筹模式,扩大高等教育对云计算的影响和利用。联盟模式利用高等教育的校际协作的趋势,以公开,开放的价值观,在必要时选择性地借鉴商业外包模式或联盟内包模式的优势。在联盟及其盟校的需要进一步扩展时,大学技术联盟可以提供一个让大家可以共同适应于云端服务的弹性环境。我们应该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建立多种高校技术联盟,因为不可能有某单一高校联盟会满足各个大学间的种种需求。因此,联盟统筹模式将为志同道合的多校利益体提供一个广义模板,供他们高效地选用、归纳、与综合他们的各种需求,协调利用他们的各种资源,为其教育和研究的使命服务。超越校园的联盟IT统筹服务模式将使高等院校进一步加强这些适应云端服务的合作。

  联盟优势:独立性与规模化并存

  各高校将通过均衡利益,自愿加入的方式参加多校联盟,经过既松散又耦合的努力把联盟建立在开放的体制和平台上。联盟模式需要通过校际合作来扩大规模,以求最大共享效益,但他们也有必要保持各机构的独立身份与特色,以便通过参与而持续地发展。过去的教训是:商业IT外包侧重于同质化,标准化,及纯效率,导致了个体需求与标准化之间的关系紧张,破碎了许多良好的合作意愿。而今天的校园以上的云端服务模型是不同的:它们会为大学提供可以创造机会,利用经济规模,按需量力,生态创新,同时还能保持其地方特色的产品。这些进步,与高等教育内在的、相互合作的性质相结合,有利于在高校间制定有效的技术联盟统筹方案。

  从效率的角度来看,多校合作的发展,将最好的启用和加强这些IT云端服务内容--例如,研究数据集成,学术记录,和课程材料(特别是在发展领域),这些内容对大学的教育和研究至关重要。对于这些服务内容,各校在寻求效率的同时,也必须培养他们在这些领域的单独的创新技能。对于这些IT服务的消费领域, 或者更确切地说,这些IT功能所引起的助学服务, 再也不可能在校内单独地维持或保证。再如,世界各地的物理学家和遗传学家在数据,模型,刊物等推进集体知识领域内既竞争又协作。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研究需要在各机构,各大陆之间,通过成千上万的自动化传感器来进行瞬时和历史数据分析。教育资料则要通过免费和开放的模式来共享。总之,多校联盟统筹模式的属性可为高校提供最佳的长期协作,满足他们更高的科研和教学需要,以及帮助他们完成公共服务的使命。对大学来说,联盟模式不仅代表了实现威斯特的的元大学概念,也朝着麦卡锡的大学公开实用模式迈进一步。多校联盟所提供的服务,其价值在满足各学院的独立性方面毫不妥协,而且还在大学统一体制的广度方面,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和推广价值。

  多校联盟的三种统筹管理属性

  对于高校的技术总监和校长们,多校联盟的三种统筹属性特别具有吸引力:(1)效率,(2)方向,和(3)杠杆作用。第一是效率:通过需求的汇总把一个传统的技术问题转化为相应的联盟IT服务,会导致成本的降低并且使服务更具吸引力。许多现有联盟通过积极努力地参与,其综合治理机制已经到位,使这些联盟增加了新的云端服务。例如,Kuali基金会向联盟提供“Kuali有备”方案,通过软件外包(SaaS)的云端服务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业务延续及灾难恢复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衍生版本。该基金会将为伯克利分校,印第安那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提供该项目的包装服务,但该包装将来可能转向云端商业外包服务来推广到其他大学。同样,HathiTrust与密歇根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共同推出作为具有完全冗余的图书智库协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以通过亚马逊网或加利福尼亚电子图书馆进一步扩充书库置备,而不必重新谈判所有的有关学校的综合需求与定义服务,以及HathiTrust 联盟的演变规范等前期工作。到2009年底, HathiTrust 将包含超过六百万册的电子图书,在版权规则范围内为每一个加盟校实行有效的图书管理,同时也让世界上每个人阅读处于公共领域内的约一百万册的电子版书籍。个别而言,每所院校当然可以在本校提供基本类似的服务,但最终将要重复投资 - 几乎没有任何独特效益。该HathiTrust的成功表明,多校联盟可以达到既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又完成各校独立的使命,既推进共同教育服务又无损于为各校所提供的各种服务。

  第二是方向:高校具体的有关投资选择的管理决定将会由加盟校的价值观来指导。作为一个相对较小的市场,一所高校通常难以用其有限的力量来影响那些竞争对手越来越少的大供应商。当高等院校通过加盟达到有手段和足够的影响力时,他们会有更好的机会发展其督导服务,以反映高等教育的深层次价值。通过选择性的加盟来集聚需求,为确保以学院的价值观来引导资源的配置和选择,提供了必要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联盟统筹模式仍能保证市场的服务效率,不仅提高未来的经济效益,还能鼓励供应商们积极进取。

  第三是杠杆作用:通过利用各个校园的联合专业知识和技能以解决共同的问题,参加联盟的高校进而发展了技能和知识,取得了实施大规模管理的经验。再以HathiTrust为例,合作院校在这个最佳方案中共同受益,同时大家又各自学会了如何长期地保存与管理电子书刊。再如Kuali,合作院校学习如何建立和适应既便携,又具有企业规模的系统,以实现其必需的教学和研究任务。如果缺乏共同努力和杠杆功能,高校将会遭受经济学家所谓的“垄断租金” 的困扰,以转账的方式超值支付技术供应商,这实质上等于剥夺了大学的学术财富。

  随着信息技术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势头转移到技术外包服务,以及信息技术不断发挥其内在的合成效率,未来校园的IT组织将出现断层。发展校园以上的多校联盟统筹IT服务的新模式--这个由健全的经济和高速云端网络来驱动的模型,其效果似乎已相当肯定。高校领导们当然可以忽略这些迹象,无动于衷,但也可以接受这个机会,把它当作由经济危机形成的完美风暴所带来的机遇,通过云计算模式的快速创新,实现由威斯特的元大学所构思的高等教育无休止地向着更大的可能性迈进的愿望。

三、通过云计算高效利用开放性教育资源

  几乎所有的学生在大学里都要学习一套核心的基础课程。不幸的是,有时多达一半的学生,特别是低收入和那些最缺乏学习准备的学生,将不能通过这些课程,这不仅浪费他们自己的时间和学校的资源,甚至危及他们的毕业。与此同时,全国有数千门同类课程,同门课任课教师往往年复一年,教来教去,闭门造车,难以获得高品质的,可灵活定制的,能广泛推广的电教资源。

  那么,如果有一种方法,将世界一流的,互动的学习材料免费提供给这些学生和教师,供他们应对这些高需求,低成功率的课程,那该多好?也许会有更多的学生将成功完成这些早期的核心基础课程,走向大学毕业,实现经济上可能获得成功的未来和生活得到保障的梦想。

  因此,通过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创造高品质的课程,使世界各地的学生和教师都能接触,使用它们,难道这仅仅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设想吗?其实,开放式课程已经不只是全新的概念,许多学校,像麻省理工学院,他们的开放式课程计划已经蓬勃地发展起来。

  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式课件,通过开放教育资源(OER)网站容纳了约2000门课程并翻译成八种语言,公开播放。同样,教育资源共用网( Connexions)所提供的网络教材可供其他人使用,修改和再分享。通过很多人多次使用的共同努力,逐步改善课件,使其好上加好。

  全球开放课程共享联盟主席的斯蒂芬•卡森介绍了麻省理工学院(MIT)带动全球的开放课程运动:麻省理工学院自2001年4月宣布将其2000多门课程全部搬上互联网,供全世界免费使用以来,全球已有200多所大学加入到教育资源共享的行列中来,他们建立起的“开放课程联盟”已经在互联网上免费提供了超过13000门课程的资料。

  全球开放课程的理念是:当你身处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虽然你可能没有机会走进麻省理工学院;不能花每年41,000美元的学费去拿它的一张文凭,但是只要你打开任何一台与互联网相连的电脑,都能学习这所世界顶尖大学的任何一门课程,包括最受欢迎的哲学、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地球和大气科学、数学、核工程学、物理学、管理学……不用花钱,甚至连注册都不用。

  “大学的使命是分享知识,我们的项目正是为全世界的教育机构和个人提供帮助,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斯蒂芬•卡森说,“我们的宗旨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校训一脉相承”。

  参与开放课程项目的教师们相信,他们不仅通过互联网分享知识,而且还要通过这个项目改变大学对互联网的认识。在此之前,互联网被看做是一种赚钱的方式,可是在麻省理工学院,联网被看做是帮助人的途径。更进一步,斯蒂芬•卡森认为:“我们不仅自己坚持共享精神,而且还要帮助其他的大学,来提升和分享他们的资源。”这也是开放课程共享联盟之所以建立的价值所在。

四、云端电子混合媒体教学的前瞻与课件设计

  网生代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1990年后出生)为高等教育带来新的需求和期望。他们希望将新的教育技术纳入自己的教育进程。通过认真分析他们的需求和期望,我在这里提出一个大学混合媒体教学模式,通过创建教育在线研究所以及为网生代学生云端拓展混合式教学规模,来深化教学,改善教学环境,和提高学习效率。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模式使用一种把课堂教学融入网上传授的方法,使学生将能够在线接受课堂教学内容,他们可以随时随地选择所需的学习内容模块。随着混合式学习的深入,教与学现有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混合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需要扮演导演或教练的角色,而不是像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表演者的角色。混合式学习是“课堂教学效果及其社会化的机遇与网络环境中自主学习通过技术增强的可能性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德瑞班,哈特曼和墨斯卡,2004)。我们的项目是一个混合式学习的实用工作模式,将高等教育定位于基于扩大知识与创造性的网络。我们强调混合式学习的缩放模式可以作为原动力,牵动高等教育规范的重载向前运行。

  多年来,我们通过对教育技术的评估与使用证明,所有这些用于混合式学习模式所选定的技术构成都是完全成熟和行之有效的。我们对这些技术的整合来自于多年的应用性研究和技术专业经验。我们用于传递混合式学习的网络云计算具有高度可扩展、可持续的跨越国家和连接全球网络的优势。云端网络混合式学习的优点具有多重性:从低成本,时空分享,灵活应用,虚拟化和动态性,安全性,灵活性,全天候支持,不依赖地域等。我们设计的混合式学习的云端骨干技术结构利用10 GB高速网络融合多种管理系统的集成,形成了一个统一技术网格,使教员和学员随时随地进行网络差接。

  在混合式学习管理系统层面,我们将与成功的高科技供应商共同合作,将他们的课件增值技术融入缩放技术系统。在系统的工具和功能层面,我们的模型集成了有效的混合式学习管理系统(BLMS)成熟技术。而且这些技术早已得到大学师生广泛的接受和教学认可。在课件方面,我们的教师长期参与了混合式学习的教学与管理,他们或直接使用网上教学管理系统,或通过其他形式进行网上教学。教学技术在课程中的嵌入,如模拟,动画,局部搜索引擎,程序自动化方面,经过多年试用和升级,这些技术均已成熟,可以作为工具,功能,组件和/或实验室的模块,间接调用或直接插入课件。

  美国现有高校机制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衰退已成定局。这就是我为何一直强调采用混合教育云计算模式来实现高等教育格局的突破。该项目旨在帮助来自中、低等收入家庭的学生来实现其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我们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从大学面对面的课堂教育学费的30-50%的预期增长,将教育总费用和成本显着地减少50%,其结果是实现大学生教育消费的总数减少80%。混合式学习成本的降低来自几乎所有的大学职能,而且所预测的50%的降低费用已在现有的在线学习实体中得到证明。我们为高等教育减少成本的意义在于,混合式学习模式将公共教育从逐渐失去竞争力或者即将面临破产的困境中拯救出来,使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能够完成高质量的教育。最后,它也有助于把一所耗费大量能源的大学转变为一个基于网络的绿色的环保学习机构。

  高校领导们当然可以忽略这些迹象,无动于衷,但也可以接受这个机会,把它当作由经济危机形成的完美风暴所带来的机遇,通过混合教育云计算模式的快速创新,实现由威斯特的元大学所构思的高等教育无休止地向着更大的可能性迈进的愿望。

相关报道:《酷产业 云计算:不是一片浮云》  (王凯)

 当google公司于2007年第一次提出“云计算”概念后,这一新技术即被业界众说纷“云”被消费者引颈期待,被媒体大面积地冠以“云中漫步”式的遐想。

  “有人认为云计算无所不能,甚至能够解决全球的饥饿问题。”戴尔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部门John Igoe带有煽动性的说辞反映了市场对此技术的热捧。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评选出2011年对多数组织最具战略意义的十大技术和趋势,云计算居首。

  著名云计算博客“知识数据中心”的编辑里奇·米勒表示“所有的‘云’都生活在数据中心。”但是这朵“云”真的能承载数以兆计的数据吗?这朵“云”安全吗?

  众说纷“云”

  云计算是个虚无缥缈的新术语。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云”的概念,如果操作系统是张桌子,应用软件是桌子上的菜肴的话,那么云端就是一块能包菜的桌布,这块桌布既能让我们享用菜肴时不弄脏桌子,又能让我们需要将菜肴带走时将它打包。

  “‘云’其实就是计算机群,它包括了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计算机,是一个虚拟的、大的计算中心。”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表示,进入云计算时代以后,计算能力也可以像煤气、水电一样作为商品进行流通,而且取用方便、费用低廉,其意义就好比是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

  简单一点说,它不是一种产品,而是提供IT服务的一种方式。用户随时随地享受云计算提供的服务,而不必关心云的位置和实现途径。

  “云事实上也没有那么复杂,简单地说,就是特别强调对效果的要求。” 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暨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李实恭强调,从使用者的观点,IT不重要,技术不重要,但是要的是得到全面的满足,这个重点是在完全的满足。

  事实上,云计算早已在你我身边。最简单的云计算技术在网络服务中已经随处可见,例如搜索引擎、网络信箱等,使用者只要输入简单指令即能得到大量信息。进一步的云计算不仅具有资料搜寻、分析的功能,未来如分析DNA结构、基因图谱定序、解析癌症细胞等,都可以通过这项技术轻易达成,而谷歌已经开始使用Google Docs网站向计算机终端提供上传文本文件的云服务了。

  腾“云”驾雾

  毫无疑问,云计算已经成为了今后IT业的主旋律:无论是亚马逊、google,还是IBM、微软几乎都异口同声地将“云”认定为未来的发展重心,戴尔申请把云计算作为自己的注册商标,微软中国甚至将云计算创新中心落户上海。

  在中国,云计算的热度也很高,联想官方宣布了以“以简驭繁、卓越之道”为主题的新商业发展策略,浪潮宣布为云计算开发的“高端容错服务器”测试成功,而伴随着八百客、用友伟库这些云计算明星厂商的兴起,更多的新兴云服务商也想腾“云”驾雾抢食该技术带来的巨大利润。

  其实中国之所以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还在于“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可为中国经济带来惊人的增长空间。

  赛迪顾问的研究报告称,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至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市场前景将远远超过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市场。

  “2010年,VMWare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努力使虚拟服务器数量超过物理服务器。”苹果电脑上海旗舰店软件服务专家梁圣义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也就意味着,今后,接入大型计算系统的成本将会降低,因为无需购买电脑,只需购买具备电脑模式的拷贝版,而这种拷贝版电脑几乎永远不会满负荷。

  事实上,2011年,世界电脑还将继续向“集体化”过渡,针对数据中心的云服务将成为最普遍的“商品”。

  截至2011年1月,国内云计算厂商八百客已成功将云计算应用到七大类20多个子行业中,正式用户也已超过万家,可见云计算的热潮越来越大,波及范围也越来越广。

  数据显示,中国如果实现“三网融合”,仅在固定宽带网络上所承载的媒体与娱乐业务收入,就将超过移动通信所承载的部分,可以促进GDP增长约0.8个百分点,通过几年内加大三网融合的建设,最终将形成6000亿元以上的产业规模。

  “云”中漫步

  相对于对云计算的未来前景的大谈特谈,各家公司对其数据库的建设都是三缄其口,显得很神秘。可是这恰恰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他们想知道:他们的数据是否得到妥善保护?是否会发生遗失?是否会被竞争对手截取?

  据国际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约45%的IT专业人员受访者表示,云计算所涉及的风险已高于任何利益。他们认为安全性有理由成为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云计算安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数据安全、网络安全、访问安全。”梁圣义表示,数据往往代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网络是提供云存储和云计算资源的基础,访问用户的确认更是关系到数据的安全性,让更多的用户享受到云计算服务的优点,消除这些潜在的安全风险是非常必要的。实际上,各大公司都在着力建设自己的数据中心。

  如果“所有的‘云’都生活在数据中心”,那么这些数据中心在哪里?

  在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郊的山坡上,穿过一个卖南瓜和牛奶的农场,IBM云计算中心几乎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在一座办公大楼中,一排排黑色的冰箱大小的电脑机箱,一共有4000个,噪音巨大。

  “其实,大的服务商,数据中心肯定不止一个,应该是全球主要地方都会有。”梁圣义认为,有时候一个数据可能会从一个洲的数据库“云”中漫步到另一个洲的数据库,有些云计算公司的安全措施严密,比如雇佣武装警卫,安装先进的扫描仪等措施,都是想方设法保证客户数据的安全。

  谷歌和亚马逊两家公司均保证,他们的付费云计算服务的可靠性达到99.9%,还提供服务信用保证以打消用户疑虑。

  “用户要是相信你可以妥善保护他们的数据,他们就不在意你是拥有9000个数据中心,还是只有两个数据中心。”微软Windows Live业务集团总经理布莱恩·霍尔强调,品牌认知是让用户比较不同服务的最佳途径。

相关文章:『杨鸣
『百家论坛』 巧推乒乓:评2014中美外交 2014-05-27 [1877]
『百家论坛』 提高素质与激发兴趣:21世纪教育应双管齐下 2014-05-19 [1695]
『学人动向』 杨鸣:智慧教育:开拓个性化教育模式 2014-03-06 [1693]
『海外近报』 美法官裁定國安局大規模監控電話合法 2013-12-27 [2730]
『百家论坛』 美国经济泡沫何时破碎? 2013-08-13 [2131]
『科技前沿』 智能标识:为社会贴上智能标签 2013-06-19 [3091]
『学人动向』 杨鸣:美国高校高预算发展机制评析 2013-05-23 [2193]
『海外近报』 美国上市公司致富秘诀:债台高筑 2013-05-01 [2642]
『科技前沿』 苹果手机老六(iPhone6)又将出生,或改走山寨路线 2013-04-29 [2201]
『学人动向』 杨鸣:大数据可改变企业发展游戏规则—技术处理及模式分析 2013-03-20 [2052]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83]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372]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412]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38]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43]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497]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494]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493]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57]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4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