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当神经科学遇见心理学
来源:IceMirror IceMirror | 2024/10/16 21:13:46 | 浏览:26 | 评论:0


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临床心理学家Jordan Peterson博士因他的反“政治正确”言论引发激烈论战而受到广泛关注,他通过写作、演讲、访谈等方式向公众传播他的知识、立场和观点,也经常遭到大学、媒体和公众的批评和抵制。他自称是古典自由主义者,宣称支持全民医保,支持财富再分配,否认自己是右翼,但被媒体和公众归入保守派,被视为左右翼之间愈演愈烈的‘文化战争’中最引人注目、最受争议的人物。就在最近(2024年),他开设的线上大学Peterson Academy开始招生。

Jordan Peterson博士和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和眼科学副教授Andrew Hubermann博士之间的这场对话发生在两年前,讨论和提出了许多我感兴趣的问题,比如,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机制以及如何调节、脑岛作为中央神经枢纽如何连接着本能与理性等等,如何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去理解/解释一些心理现象,如何运用神经科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心理问题并重建积极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但是,这次对谈的主题和节奏有点零乱涣散,该深入展开的地方很遗憾地,一再被打断,有好几个关键处, Hubermann博士都不能把自己想说的话完整表达出来,看得出来他一脸无奈又不得不勉强掩饰。对我这个观众来说,真的就是,只听到半句话,那几个关键词都到嘴边了也被Peterson的声音直接堵住或盖住了。 两人都以语速著称,说话像打开了水闸一样一泻千里。 有时突然就离题了,有时相互没接住,不时有灵光闪现。 我自始至终替Hubermann捏把汗,担心他又被打断。Jordan Peterson做访谈时,总有一种自己无法克制的强势表达欲,明明是他访谈别人,可他却忍不住把话抢过来替别人说完他以为的下半句,而且长篇大论不打句号(我听过的只有一次例外,就是他与齐泽克[Slavoj Žižek]辩论那次)。后面有几次Hubermann被他强势插话却没有停下来,干脆闭上眼睛加快语速硬是把自己的话说完了。 全程我都生理性不适,太别扭了。


对谈一开始, Peterson博士提到他查阅了有关焦虑与探索行为的神经科学文献, 提到Hubermann博士也有一篇论文涉及到小鼠面对焦虑的不同反应, 他问道,这些行为反应和情绪反应的神经机制是什么?

Hubermann博士说他的实验室仍在做小鼠研究,也与精神病学界的同事合作,将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类似的研究。


自主神经系统
身体向大脑传递的信号主要有三个方面,心率快慢、肠胃状况、呼吸状况,它们都来自自主神经系统。人的自主神经系统也被称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它的运行是非常复杂的, 通常我们意识不到,也不能直接控制它(除非经过特殊训练运用某种特别的意念控制手段)。 可以把自主神经系统看作一个连续的光谱, 或者更像一个跷跷板,一端是警觉(交感神经被激活), 另一端是平静(副交感神经被激活)。 一些人的自主神经系统的默认状态偏于警觉, 另一些人的默认状态是活力不足。 对于同一个人来说, 在一些情境下更警觉,在另一些情境下则相反。这不是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出了问题,而是这个跷跷板保持平衡的支点可以移动。


中央信息枢纽
Hubermann在斯坦福的同事,精神病学系副主任David Spiegel博士, 他的工作和Hubermann实验室的一些研究已经表明,大脑中有一个区域,前额叶皮层,特别是左背外侧前额叶皮层(left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它与大脑中的两个区域有直接的联系,这两个区域是前扣带回皮层(AKC,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和脑岛(insula),一个人是充满好奇和探索欲,主要取决于这两个区域是否正常运转。

Huberman博士预测未来5年神经科学领域最常被提及的关键词将不再是杏仁核,不再是前额叶皮层,而是脑岛。 脑岛有几个不同区域,其主要区域之一,脑岛前端,负责解释有关呼吸频率、心率、肠道状况、活力状况等身体信号,来自杏仁核、海马等与情绪和记忆相关区域的信息也进入脑岛,脑岛实际上是一个神奇的信息枢纽,它将所有这些信息再传递给前额叶皮层特别是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向大脑负责意识的区域报告来自身体的信息,使大脑意识到我们的身体状况,并在进行计划和行动时将这些生理因素考虑进去。


整合引导协同运行而非自上而下的抑制
前额叶皮层是一个灵活的规则制定者,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反应。 例如,给受试看一堆卡片,卡片上有不同颜色写的不同单词。一开始的规则是,只需读出这些单词,忽略它们的颜色。 然后规则变了,只需说出单词的颜色,忽略单词。 受试的速度慢了下来,他的大脑需要一些时间改变规则。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下应用不同的规则(或者选择与情境相关的行为模式)。 现在神经学家了解到,脑岛和前额叶皮层都密切参与了这场切换规则的对话。 比如在现实中你突然受到语言攻击,如果以一种动物性的本能反应,你可能立即反击,动物性的本能反应迅速而不假思索——要么逃跑,要么战斗,要么原地僵住,没有脑岛和前额叶皮层尤其是左背外侧前额叶皮质的参与。 但一个没有失去理智的人会有瞬间的“停顿“,然后做出有效的回应,这个从动物本能反应切换到理性反应的过程中, 前额叶皮层尤其是左背外侧前额叶皮质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副教授、斯坦福大学大脑刺激实验室主任Nolan Williams医学博士在实验中观察到,左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在这个过程中所处的位置非常特殊,它访问记忆库,使前额叶皮层与海马体始终处于对话之中,根据所处的情境和过往的经验选择不同的规则。 与此同时,它发出信号,经由迷走神经传递给身体,使心率下降、呼吸变慢,让人冷静下来。 这两件事是同时进行的,这是近五年来神经科学研究中最重要、最令人着迷的发现之一。以往人们一直认为这个过程是自上而下的“抑制“——抑制下丘脑, 控制边缘系统,现在看来并不是抑制,而是整合引导,就像交响乐演奏中担任指挥的角色,整个神经反应过程也如同交响乐一般,是不同脑区和边缘系统协同运行的结果。

这一发现也让人们可以重新理解焦虑、暴怒、情绪失控等。 神经影像学显示, 正常情况下,身体信息从身体传到脑岛,再被输送到前额叶皮层,在持续始终的对话中,前额叶皮质实质上担当着引导的角色,引导着脑岛和前扣带回皮层的神经反应并使信号传递给身体。 但在患有慢性焦虑症或前额叶皮层受损或失调的人中,情况却发生了逆转,变成了脑岛和前扣带回皮层主导着神经反应,大脑被身体信号所支配,这就是人们在极度焦虑、暴怒等情绪失调时表现出来的样子, 一种最原始、最直接的情绪驱动状态。

首先, 自主神经系统通常更警觉,反应更快,更有行动力,当受到刺激后, 肾上腺立刻分泌出肾上腺素将身体唤醒。大脑也有自己的肾上腺素系统,大脑后部有一个区域“蓝斑“(locus ceruleus),受到刺激后,也会立刻分泌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并向整个大脑而不是某特定区域喷洒,就像咖啡因一样将大脑唤醒,“蓝斑“是大脑网状唤醒系统的关键部位。 这两套系统将身体和大脑同时唤醒。

如果用颅磁刺激法暂时麻痹受试的背外侧前额叶皮层,这时他在任何运动中的准确率(比如射击时的命中率)就会直线上升,但他却无法分清他射击的目标是敌人还是朋友, 也就是说,此时大脑不切换规则,只按默认的规则来执行动作,就像一架单纯的刺激反应机器一样精准。

当大脑无法运用复杂而精密的神经网络对多种信息进行整合,在多种选项中做出选择,就可能进入最原始的、最本能的反应状态,像大脑前额叶皮层尚未发育的婴儿一样。

前额叶皮层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将具体的物质、现象、行为等转换为抽象的模块加以存储,以便对未来的一切在尚未行动之前进行规划、预测和评估。 对于人类来说, 似乎进化出了一种演绎虚拟自我的机制,就像Alfred North Whitehead所言,思考的目的是我们可以选择“杀死“我们的想法而我们自己不必死去,让我们的想法代替我们自己去死。

当我们为了完成某项任务不得不违背身体本身的意愿而早起时,此时需要我们抑制身体的反应,设想一下完成任务后会是什么感觉,任务完不成又会是什么感觉。 这个过程具体是如何进行的呢?

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可以设想前额叶皮层在与潜在冲动直接对抗时会进行自上而下的抑制,但这个问题又相当复杂,我们在多大程度上用前额叶皮层直接抑制了它,又在多大程度上切换到了另一个自我,这个自我如果已经具身化,鉴于对所处情境的理解,就不大会产生激烈的“抑制“,也就是说,并不是前额叶皮层直接抑制了它,而是对这另一个自我来说,身体的自主神经反应已经无关紧要了。两种情况都可能不同程度地存在。


面对险境的不同反应模式
我们的大脑反应有几近无限的可能性, 它也受到经验和想象力的限制。Hubermann实验室一年前发表的一项研究是观察人们对“痛点“(pain point)的反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点“,这里“痛点“的意思是指自主神经的唤醒程度高到他必须做出选择或找到解决方案的那个焦虑程度。 当人们面对一个令他焦虑的场景时(实验中是一个虚拟现实场景),他将如何应对?

面临险境时,自主神经系统被高度唤醒,出现停顿或僵住, 甚至惊呆状态,但就心率水平和脑岛的电活动水平而言,这只是最低级别的焦虑反应,立即逃跑是第二级别的焦虑反应。实验发现,有一部分人和动物在面对恐惧时的反应不一定是本能反应,而是经过一番考虑后迎接挑战,直接面对令他们恐惧的危险。 令人吃惊的是,这才是自主神经唤醒程度最高的焦虑反应,其心率、呼吸、出汗和脑岛的伽马波(gamma wave)活动均达到最高水平。 恐高者实验是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研究恐高者面对虚拟悬崖或高空玻璃廊桥时的不同神经反应,那些克服恐惧勇于迈出脚步的人,其神经活动的上述指数均达到最高水平。

Hubermann实验室以小鼠做过动物实验,实验显示,那些在危险情境下准备迎接挑战的小鼠的大脑活动与那些退缩的小鼠不同,它们的丘脑中线区域异常活跃。而且,在危险情境下,如果研究人员反复刺激这个区域,可以把那些受惊逃跑的小鼠变成勇于面对恐惧并能灵活迎战的小鼠。有趣的是,如果让小鼠(人也一样)处于安全的情境下,没有捕食者,没有高空悬崖, 只是刺激这个大脑区域,研究人员发现,动物和人都喜欢这种感觉,喜欢这种刺激胜过其他刺激(甚至性刺激), 他们会努力寻求这种刺激。

这里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与下丘脑释放多巴胺以及可卡因和安非他明等药物的兴奋刺激作用有什么关系?实验显示,这个丘脑中线区域确实直接连接到释放多巴胺的大脑区域, 由此可见,克服恐惧迎接挑战的主动探索行为,即恐惧-对抗的神经反应,直接触发多巴胺奖励系统,这方面的一系列精彩研究早在20世纪60 年代已在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过。 让受试坐在实验室,自行刺激不同的大脑区域,报告不同脑区受到刺激后产生的不同感觉。然后让这些受试长时间待在实验室,自行选择刺激不同区域。 研究人员观察到, 所有受试都最喜欢反复按刺激丘脑中线区域的按纽, 他们报告的主观感觉是,有点困惑,有点期待但又不知道将发生什么事的感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欲望状态, 既不是得到也不是满足, 而是“想要”,换句话说,刺激这个区域激活了驱动人想要行动的系统, 即多巴胺系统。 准确地说, 多巴胺系统不仅仅关乎快乐,更关乎渴望、产生动机、驱动力、探寻未知。


暴露疗法的神经学基础

Peterson博士问, 如果丘脑中线区域经常处于激活状态,比如持续进行克服恐惧直面挑战的训练,是否会改写神经通路,产生表观遗传性变化,从而在生理上改变人的个性特征?

Hubermann说,目前的答案是,有两种方式可以改变面对恐惧时的神经反应模式,

一种是通过神经可塑性, 即突触的强化、神经连接的重新排布、记忆细胞的增加。 生成新的神经元听起来令人兴奋,实际上在成年人大脑变化中只占很小的部分,更多的是为了应对新的情况而对现有神经通路进行重新排布,这一系列的神经活动高度依赖多巴胺奖励机制的持续驱动。 前额叶皮层面对引发恐惧的刺激源,主动切换成另一个自我,决定不回避,选择主动靠近这个刺激源,丘脑中线区域被激活,引发一系列的神经信号传导—刺激下丘脑分泌多巴胺给迎战行动提供更强的动能。就在这个不断重复强化的过程中, 足以应对新情况的神经网络逐渐得以重塑。 在现实中,神经重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于有强烈探索欲和行动力的人来说,这个过程将持续到生命的终点。 

把镜头拉远一点再看看人们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神经重塑的全过程:设定一个目标, 对未来充满期待,带着这个信念去完成一个需要克服困难(需要动用前额叶皮层)的小任务——得到多巴胺的奖励反馈——诱导神经通路的重新连接——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完成一个又一个小任务, 由此将大脑神经系统置于一种有利于学习优化的状态,于是在不断探索、挑战的过程中, 大脑神经系统就会发生永久性的改变,越来越得到发展和优化,心智和行为能力越来越得到提高。

人们有时津津乐道的诸如“秘密”、“显现”、“意念”之类的玄学, 其实是捕捉到了神经系统运作的一个基本原理, 那就是前额叶皮层,这个可以灵活制定规则的大脑区域,可以动用“意念”来制定新的规则,从而启动多巴胺系统引导一系列神经反应。

这也是认知行为疗法的基础。比如对恐*症患者来说, 如果反复训练克服恐惧(对谈中没有提及,也有许多不能用这种方法来治疗的情况),不仅有可能不再害怕那个刺激源,还可能不再害怕那些原来令他害怕的其他事物,也就是说,不仅仅是不再害怕某个具体的刺激源,而是慢慢学会了勇敢,是整体层面的不再害怕,在基因表达的层面改变了个性。

关于在基因表达层面发生改变的问题,我以前介绍过的一本书The Nation of Dppamine:Finding Balance in the Age of Indulgence(多巴胺的国度:在放纵时代寻找平衡)里有过相关的说明, 书中写道,“除多巴胺之外,与达成目标有关的神经能量,还有一个由荷尔蒙控制的慢系统,影响着基因的表达。 其中主要是睾酮和雌激素, 它们在多巴胺能量被激活时分泌出来,这些与性有关的类固醇在动机生物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当我们达成某个小目标时,这些类固醇分子不仅影响到控制着当下生理反应的细胞, 而且可以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核,控制着基因表达。

Hubermann详细地描述了这个慢系统的运转机制,“多巴胺系统被激活时,脑垂体会释放促性腺激素和黄体生成激素,然后刺激睾丸和卵巢等分泌性类固醇激素,尤其是这两种激素,睾酮和雌激素。 类固醇激素是亲脂性激素 它们可以从细胞外部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核,控制基因表达。


目标,多巴胺能量的聚集点

多巴胺水平是奖励机制的主要能量货币, 我们可以从许多事物中获得快乐,比如暴饮暴食, 但是,如果我们动用大脑前叶额皮层,主动将营养配餐与良好的健康、生活质量等目标联系起来,那么在实施这种想法时就会启动多巴胺系统的积极反馈,在吃营养配餐也可以获得同等甚至更多的快乐,一段时间后, 好的习惯自然而然就建立起来。

目标(预期)驱动行动—行动的结果引发奖励,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个反馈链条中,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没有目标或目标太分散的话,这个积极反馈路径都不能成立。 目标可大可小,小目标的完成和累积帮助我们建立起朝向大目标的态势,逐步增强我们的信心、心智和行动能力,最终指向大目标的完成。

对于躁狂症患者来说, 多巴胺系统总是处于全方位的亢奋状态, 人们往往不觉得这一种病态,认为是热情、积极、快乐的情绪。然而,当一个系统失去焦点和目标时,它的分辨率就会降低,多巴胺能量失去焦点,呈放射状朝外发散,,感觉无所不能,却言行支离破碎,难以专注地朝着一个特定的目标去努力完成一件事。

躁狂症的反面是神经症,神经症患者会产生内在的强迫感,被强烈的自我意识紧紧束缚,过于专注于自己内在的感觉,无法与任何人进行目光接触,会感到尴尬。心理医生会尝试让在交流时更多地关注对方的反应而不是自己,把注意力朝向外面。


神经能量
多巴胺系统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系统, 多巴胺能可以转化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一切神经能量的基础。 当一个人处于低能量状态时,可以从比如整理物品这样微小的事情开始,完成这样一件小事,启动多巴胺奖励释放机制,进入一个正反馈轨道,所谓万事开头难。比如刚开始户外跑步时, 不知道有多少次,出门前再三犯难,但一旦克服惰性,踏上奥森跑道的那一刻,我就万般庆幸自己这样做了,在接下来的跑步中,尽情体验身体和大脑发生的一系列神奇的变化。 跑步结束后神清气爽,精力充沛,感觉到的不是能量的消耗,而是能量的复苏,不是指卡路里能量,更多的是启动奖励释放机制后带来的神经能量的提高。 实际上,这也是运动为什么也是抗抑郁的一个极为有效的方法。

Hubermann再次提到那个经典的实验,无法分泌多巴胺的基因工程小鼠,如果将食物直接放进它嘴里,它会吃掉食物而且很享受的样子,但是,如果把食物放在离嘴10厘米远的地方,它也不会移动一步,甚至眼睁睁地活活饿死。 这个实验说明,缺乏多巴胺的小鼠能够享受多巴胺释放带来的奖励快感(人类也一样),却因缺乏多巴胺而无法启动通往这个目标的行动—无法移动一步去接近食物。


各种成瘾症的致命危害

Hubermann说, 对于任何动物或人来说,无需付出个人努力只需花钱就可以反复获得高强度的多巴胺飙升的快感是绝对病态的,比如吸食可卡因这类有效增加多巴胺分泌的毒品。你不仅能得到快感,而且多巴胺的释放还会强化之前的毒瘾,对成瘾者来说,没有其他行为可以释放出强效多巴胺,最终的结果是,获得多巴胺的途径就只剩下毒品了。他还谈到了色情影像和自慰的问题,他说,对男性来说,过度沉溺于色情影像会导致性功能障碍和情感交流障碍。 他详细地解释了性活动的生理和心理学,Peterson提到“与自我结合”( bonding with the self)的概念。 色情和自慰让多巴胺水平在高潮后跌破底线,但由于缺少真实的性伴,性行为中分泌的神经化学物质难以形成一个完整闭环,性行为后分泌的催产素和催乳素难以正常分泌,无法让人进入多巴胺的正向放大状态。 结果会像吸毒和其他成瘾行为一样,多巴胺系统最终会被耗尽。此处略去详细的内容。


sources:
Neuroscience Meets Psychology | Dr. Andrew Huberman, Jordan B Peterson

The Nation of Dppamine:Finding Balance in the Age of Indulgence,Anna Lembke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颠覆想象,帕金森和阿尔兹海默症或起源于肠道! 2024-10-16 [35]
脑科学家终于发现了让记忆终生难忘的秘密 2024-10-16 [32]
心理学揭示:焦虑与抑郁的根源,竟潜藏于大脑结构的悄然改变。 2024-10-16 [30]
如何增加脑力 – 解开大脑的秘密 2024-10-10 [67]
“逆转90%的慢性病,线粒体是关键” 2024-10-10 [74]
好好睡一觉,记忆力更强!最新《科学》确认睡眠“重启”大脑的学习功能 2024-10-10 [65]
如何面对失恋,大脑神经元的选择在一念之间?Nat Commun:陕师大邰发道团队研究:控制安慰与攻击行为的大脑机制竟如此相似! 2024-10-10 [57]
保持脊柱健康这两点很重要 2024-10-10 [62]
54岁的年龄, 44岁的身体! 揭秘哈佛教授大卫·辛克莱的抗衰日常! 2024-10-10 [63]
为什么说?引发衰老的所有路径,通通指向线粒体! 2024-10-10 [60]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