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每天喝咖啡,肠道大变样!哈佛团队发现:咖啡是这样改变肠道菌群的
来源:学术经纬 | 2024/12/5 20:04:31 | 浏览:1622 | 评论:0

咖啡是全球消费最多的非酒精性饮料之一,有些人或许已经习惯每天在进入办公室前买上一杯咖啡,不然整天都会提不起精神。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咖啡被认为是一种营养价值较低的饮料,但恰恰是这种看起来没有营养的液体,却意外地与代谢综合征、肥胖和糖尿病风险降低有关。不少研究表明,咖啡里面含有的咖啡因、酚类化合物和膳食纤维是促进代谢健康的关键。

每天喝咖啡,肠道大变样!哈佛团队发现:咖啡是这样改变肠道菌群的

图片来源:123RF


此外,与咖啡接触较多的肠道以及微生物组也会受其影响,有研究曾报告称适量摄入咖啡与双歧杆菌的增加以及梭菌减少有关,另外拟杆菌与普雷沃氏菌水平也与咖啡摄入量具有联系。为了进一步探索咖啡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来自哈佛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博德研究所等多个单位的研究者共同分析了来自英国、美国超过2.2万人,以及来自其他研究队列的超过5.4万人的医疗数据。


每天喝咖啡,肠道大变样!哈佛团队发现:咖啡是这样改变肠道菌群的

▲研究于近期发表在《自然-微生物学》上


研究团队根据个体的咖啡摄入习惯对人群进行了分组,摄入量“高”的人群每天摄入的咖啡大于600克(每日超过3杯咖啡);而每日低于20克(一个月不超过3杯)咖啡的人群被纳入到“从不”摄入咖啡组;介于两者之间的人则为“适量”喝咖啡。


随后研究者借助机器学习手段分析了不同人群的肠道微生物组与咖啡摄入水平的联系,他们发现了摄入量“高”和“适量”人群的微生物组与“从不”摄入组人群有着完全不同的组成,总体来看,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变化与咖啡摄入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只有少量微生物水平会随着咖啡摄入而降低。


在各类微生物中,相关性最强的是一种名为Lawsonibacter asaccharolyticus的细菌,喝咖啡人群体内该细菌的水平大约是不喝咖啡人群的8倍。作者尝试在培养基中培养了L. asaccharolyticus,无论是普通咖啡还是去咖啡因的咖啡,都可以促进细菌的生长。L. asaccharolyticus最早在2018年被分离出来,目前科学界对它的研究仍然不多。另外与喝咖啡呈现强相关的细菌还有Massilioclostridium coli和一种未被辨别的梭菌属细菌“12CBH8”。


每天喝咖啡,肠道大变样!哈佛团队发现:咖啡是这样改变肠道菌群的
图片来源:123RF

喝咖啡提升L. asaccharolyticus水平这一趋势在全球各地的样本中都存在,但从不同人群来看,L. asaccharolyticus在西方人群以及城市人群中的流行率要更高。但这些微生物变化是如何影响个体代谢的,这一问题仍然需要更多研究进行探索。

从过往的一些研究来看,咖啡已经被证实与多种健康益处有关。例如今年3月《自然-代谢》的一篇论文就指出,咖啡含有的葫芦巴碱可以作为NAD+的前体,改善线粒体的功能,同时能够增强老年个体的肌肉力量,减少肌肉减少症的发生。无独有偶,日本筑波大学的研究人员也曾发现,葫芦巴碱能够帮助减少大脑的神经炎症,同时改善动物的记忆功能和空间学习能力。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了咖啡摄入与降低糖尿病、肝病等慢性疾病风险相关。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有不同研究发现了咖啡潜在的健康益处,但目前的研究证据尚不支持通过咖啡来预防疾病。

参考资料:
[1] Manghi, P., Bhosle, A., Wang, K. et al. Coffee consump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ntestinal Lawsonibacter asaccharolyticus abundance and prevalence across multiple cohorts. Nat Microbiol 9, 3120–3134(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64-024-01858-9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接种2剂疫苗的1亿美国人心脏损伤 2025-01-24 [47]
四千台针麻手术麻醉医生:“针刺麻醉”根本没达到麻醉标准 | 熊卫民访谈 2025-01-24 [31]
官宣!FDA正式发布2024年新药年度报告(附全文链接) 2025-01-24 [50]
生气一次能伤6个器官? 研究证实:8分钟伤血管,增加中风风险 2025-01-23 [49]
日本(Science Alert):研究表明 绿茶可预防痴呆与调节血压 2025-01-15 [179]
重磅炸弹!美国众议院公布调查报告,COVID翻盘了 2025-01-11 [314]
睡好觉,大脑才能彻底“排毒”!《细胞》:原来是它在帮助大脑清除废物 2025-01-11 [287]
这个部位越粗,越长寿!不是脖子和大腿!60岁后尤其要重视~ 2025-01-09 [456]
2024年回顾:眼科研究十大突破 2025-01-01 [564]
自身免疫病十大研究进展 2025-01-01 [56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