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赵晓:川普俄乌战争政策交锋:到底是 SB 还是 NB?
2025/2/19 12:58:33 | 浏览:39 | 评论:0

川普俄乌政策冲击波仍在持续震荡中。SB,还是 NB?各方交锋激烈。我这里提出七大思考。
一、当年的警告,如今的现实先来回顾一下川普在第一任期的“预言”“你们买俄罗斯的石油,就是给你的敌人送子弹!”
当时的欧洲领导人对此嗤之以鼻,笑称川普是已成X所老玉马土区人车队,默大妈说“好走不送”,弄得川普下不了台。

德国一边高举自由民主大旗,一边建起“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深度绑定俄罗斯能源。法国在欧洲防务上嘴上强硬,却对能源安全战略依赖俄罗斯毫无防范。

结果如何?2022年战争爆发,欧洲才惊觉川普是“先知”,他当年的话是事实。他们的天然气供应被俄方掐住命脉,被迫承受能源价格飙升的痛苦,而普京正是靠这笔钱支撑战争机器。

当年的川普,是 SB 还是 NB?

二、今天推动和谈,是高招还是投降?
当下,川普再次“颠覆共识”。他的政策调整被许多人批评为向普京“投降”。但问题来了和谈意味着失败?还是务实的选择?

过去三年,乌克兰战场局势未能扭转,欧美援助逐步疲软,战事陷入长期消耗。

如果继续打下去,欧洲是否真有决心长期抗战?乌克兰是否还能坚持下去?

反过来,如果今天就坐下来谈判,是不是意味着放弃正义,让强权逻辑胜利?
欧洲和世界,真的想明白、看清楚了吗?川普此举,是高招还是投降?

三、欧洲到底能不能扛起这场战争?

美国今天摆出“退后一步”的架势,把乌克兰的未来交给欧洲。

从经济上看,欧盟 GDP 是俄罗斯的十倍,军费开支是俄罗斯的四倍。

无论人口和实力,欧洲均形成对俄碾压之势。

但问题是,欧洲几十年来“和平泡沫”养成了战略惰性,“高福利、低防务”,军事依赖美国士兵怕上战场,社会极其白左,政客空喊口号。

承平已久、左倾已久、怕死已久的欧洲,是象巴哈马、墨西哥、加拿大那样听懂川普,回头是岸,还是继续软弱无力下去?

川普这次是在用“川式手段”强迫欧洲“成长”,还是在丢下盟友?他是 SB,还是 NB?

四、西方错失了三次机会?

秦晖教授曾指出,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至少错失了三次机会彻底打败俄罗斯。
其实,西方的失误远不止这些。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奥巴马无动于衷,俄罗斯趁机蚕食领土。

2022年,拜登政府明明有机会阻遏俄罗斯进攻乌克兰,但故意放风美国不干预。

2022年俄军闪电战失败,西方本有机会趁胜追击,但援助迟缓,错失时机。

2023年底,乌军本可利用F-16和远程导弹突破战线,但美西一直拖延,真正的攻势到2024年才被允许。

老欧洲和美国民主党这种“怕俄罗斯”的态度算不算绥靖主义?真正的绥靖主义者,究竟是谁?

五、战争死伤无数,口号之外,谁有解决方案?

战争是残酷的。

乌克兰战场上,超过百万人伤亡,经济濒临崩溃,数百万难民流离失所。

欧洲经济增长停滞,通胀高企,社会不安加剧。美国已经投入 3000多亿美元,乌克兰仍然无法取胜,美国选民的耐心已经耗尽。

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终局方案,高喊正义口号,坚持持久战,让别人去送死,真的是唯一的正义表达吗?

这场战争,谁愿意再打下去?乌克兰人民愿意吗?美国纳税人愿意吗?欧洲选民愿意吗?

六、美国战略收缩:川普在毁灭世界,还是重建世界?

川普的政策背后,是美国自身的深层次战略困境:

二战后,美国是全球最大债权国,拥有巨额外汇储备和经济优势。但从越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美国债务直线上升,沦为最大债务国。目前美国债务突破 34万亿美元,占GDP比重超125%,是二战以来最高水平。财政赤字高
企,再也无力承担全球战争机器的成本。

“川马革命”内部反腐、削减低效政府、财政重整,同时在全球进行战略收缩,聚焦美国核心利益

美国人民想要的是和平,而不是陷入另一个伊拉克或阿富汗。

如果美国已经无力承担“世界警察”角色,想进行战略收缩与重新聚焦,那么,这场战争还应该打下去吗?欧洲是否必须站出来?

川普此举,究竟是全球秩序的坍塌,还是世界重构的开始?

七、公义是靠口炮,还是行动?

战争考验的不仅是国家和政府,也考验人性与人心。

美国已投入 3000 亿美元,那些批评川普的欧洲政府,愿意掏出同样的钱吗?事实上,德国、英国的援助金额均不到其GDP的0.2%,而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援助约占其GDP的0.1%。

战争考验每一个人的人性与人心。乌克兰发布了公开帐号,支持乌克兰的人除了“口炮"外是否愿意付诸行动,比美国人民更大公无私地去慷慨奉献呢?更重要的是,每一个“正义”的人们,是否愿意在自己的国家、自己的环境中,去活出公义呢?

如果正义只是嘴上说说,那它真的算正义吗?

川普治下的美国今天选择收手,是“自私”,还是“现实"?公义到底该如何实现?

八、最后的问题:强权 vs.口炮?

有句话叫:“公义在大炮的射程之内。”这是强权逻辑,我们当然不能接受。

但如果公义只存在于口炮的射程之内,是否就真的对呢?

公义不能靠幻想支撑,更不能靠“让别人去送死“来维持。

如果欧洲有能力,却不愿为自己负责,是否真的值得同情?

如果认为乌克兰的战斗是正义的,那谁愿意真正付出行动?

世界变局加速,我们需要的不是盲目站队,而是冷静思考。

九、再次强调:川普不是救世主,世界更需要人人都负一分责任

而不是依赖美国将灯塔,川普当救世主

川普退出TPP,日本扛住了,升级为CPTPP成为全球贸易秩序的新核心。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厦大教授宣布退出学界:对学术体制已经完全绝望!(附校方回应) 2025-02-21 [25]
唐江澎:AI时代的学生应该是什么样 2025-02-21 [25]
才女田晓菲:13岁被北大破格录取,赴美留学期间嫁大25岁博士导师,入籍美国后坚称自己是中国人 2025-02-21 [25]
Matter:中国科学院理化所刘静团队实现趋化性液态金属仿生白细胞“化学代谢”催生类生命活性 2025-02-20 [21]
211硕士学历的袁征,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 2025-02-20 [40]
董小红:执笔人生 潇洒告别 2025-02-20 [33]
一夜解雇2000多名科学家!特朗普政府“血洗式”裁员NIH、美国CDC及FDA | 科研圈日报 2025-02-20 [49]
巴黎AI峰会,李飞飞开幕演讲:AI正在掀起一场深度和广度空前的革命 2025-02-20 [48]
张锋三位学生创立RNA设计制造公司,利用AI加速RNA疫苗和疗法走向临床 2025-02-20 [25]
赵晓:如何看待川普俄乌政策引发的海啸般争议? 2025-02-19 [3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