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科技前沿
关键字  范围   
 
献分享|Angew. Chem.| 超分子切换液-液相分离以协调酶动力学
来源:则君课题组 | 作者:张飞 TheDream Group | 2025/2/21 2:04:10 | 浏览:29 | 评论:0

献分享|Angew. Chem.| 超分子切换液-液相分离以协调酶动力学
第一作者:Deyi Wang

通讯作者:Ning Gao; Zehuan Huang

单      位: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Part 1 研究背景

   生物分子凝聚体(也称为无膜细胞器)是通过液-液相分离(LLPS)形成的超分子集合,在细胞组织和代谢网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LLPS及其相关的组装和去组装过程通常受超分子相互作用的调节。内在无序蛋白(IDPs)是能够经历LLPS的主要生物分子类别。尽管IDPs的组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普遍认为超分子相互作用是IDPs LLPS的主要驱动力。LLPS和相关的生物分子凝聚体组装/去组装过程是动态和可逆的,依赖于动态LLPS来执行生物学功能。重建动态LLPS系统对于理解细胞组织、分析细胞功能和设计生物启发材料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IDPs的复杂和无序结构以及它们结构的快速变化,重建受超分子调节的动态LLPS系统并定量说明分子相互作用的变异性具有挑战性。

Part 2 文章简介

   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名为Nap-o-Nap的简化相分离分子,该分子能够在生理条件下发生液-液相分离(LLPS),并通过与Cucurbit[7]uril和1-Adamantylamine的竞争性主-客体相互作用,实现相分离的可逆调控。这种调控方法不仅能够定量地阐明LLPS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变异性,还能通过选择性地招募或排除客户分子来调节酶的活性,从而编排生物酶动力学。

献分享|Angew. Chem.| 超分子切换液-液相分离以协调酶动力学
示意图. Nap-o-Nap的LLPS与超分子开关的可逆LLPS

Part 3 本文要点

献分享|Angew. Chem.| 超分子切换液-液相分离以协调酶动力学
图1. Nap-o-Nap分子在进行液-液相分离(LLPS)的过程及其相关特性

要点一:当Nap-o-Nap分子被加入到去离子水或含水盐溶液中,并经过超声或剧烈震动后,溶液变得浑浊,形成了直径为1-3微米的共凝聚微滴。在微滴接触时,它们会自发融合成更大的微滴,并最终在几秒钟内变形为球形。通过荧光恢复后漂白(FRAP)实验,观察到微滴被光漂白后荧光强度迅速恢复,10秒内恢复到约94.5%的原值,证实了微滴的液体性质。通过核磁共振(NMR)和溶剂蒸发法,定量分析了浓缩相和上清相的组成,发现浓缩相主要由Nap-o-Nap和水组成,而上清相几乎不含Nap-o-Nap,表明了明显的浓度梯度。浊度测量,观察到Nap-o-Nap共凝聚微滴在pH值低于7.5时为均匀溶液,而在pH值约为7.5时发生LLPS。Zeta电位测量显示,随着pH值的降低,Zeta电位略有下降,表明从LLPS到均匀溶液的相变。

献分享|Angew. Chem.| 超分子切换液-液相分离以协调酶动力学
图2. Nap-o-Nap 共聚物微滴的多相分离与分子选择性富集

要点二:作者过将Nap-o-Nap溶液与不同体积的共溶剂(DMF)混合,实现了多相分离,形成了具有不同形态的多相共聚物微滴。随着DMF浓度的降低而变化,这些微滴的形态从Janus形、碗形到多相结构。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到,这些多相微滴保持了共聚物的特性,如球形结构、荧光恢复实验(FRAP)和荧光富集特性。将Nap-o-Nap共聚物微滴与各种客体分子(如Rhodamine 6G、Thioflavine T、Calcein、Fluorescein、Rhodamine B、Nile Red、Lipase、β-Galactosidase和Dextran)混合,证明了共聚物微滴对各种分子的选择性富集能力,特别是那些具有疏水特性和芳香基团的分子。

献分享|Angew. Chem.| 超分子切换液-液相分离以协调酶动力学
图3. 超分子调控实现的液-液相分离(LLPS)的组装、解组装和再组装循环

要点三:首先,Nap-o-Nap在水中发生相分离,形成浑浊的溶液,随后加入CB[7]导致共聚物解组装,溶液变清。接着,加入Ada使溶液重新变浑浊,表明共聚物重新组装。通过添加CB[7]和Ada实现的动态LLPS循环。随着CB[7]和Ada的添加,溶液的浊度变化,表明共聚物的组装和解组装循环。过1H NMR光谱验证CB[7]、naphthalene和Ada之间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当CB[7]加入Nap-o-Nap共聚物时,naphthyl质子峰变窄并上移,表明naphthyl基团被封装在CB[7]腔内。加入Ada后,质子峰再次变宽,表明LLPS发生。等温滴定热法(ITC)定量分析LLPS过程中分子相互作用的变化。结果显示,主-客体结合能(ΔGx)高于Nap-o-Nap的LLPS结合能(ΔGz),表明LLPS过程主要受熵驱动。通过添加CB[7]和Ada实现的多相共聚物的组装、解组装和再组装循环。这表明超分子调控对多相分离微滴也有效。

献分享|Angew. Chem.| 超分子切换液-液相分离以协调酶动力学
图4. 超分子调控液-液相分离(LLPS)来调节酶反应

要点四:作者通过LLPS调节酯酶催化的4-硝基苯己酸(4-NH)的水解反应。在三种不同系统(LLPS系统、非LLPS系统、LLPS后重新组装的系统)中4-NH水解反应的动力学曲线。显示了三种系统中酶反应的平均水解速率有所不同,在LLPS系统中,酶反应速率加快;在非LLPS系统中,酶反应速率减慢;在LLPS后重新组装的系统,酶反应速率恢复。在LLPS系统中,通过引入CB[7]和Ada来动态调控酶反应的过程。首先,引入CB[7]使LLPS解体,酶反应速率降低;然后,引入Ada重新组装LLPS,酶反应速率恢复。作者又进行了β-半乳糖苷酶催化的p-硝基苯-β-D-吡喃半乳糖苷(pNPG)水解反应的方案。通过测试三种系统中pNPG水解反应的动力学曲线。发现三种系统中酶反应的平均水解速率。在LLPS系统中,酶反应速率减慢;在非LLPS系统中,酶反应速率加快;在LLPS后重新组装的系统,酶反应速率恢复。在LLPS系统中,通过引入CB[7]和Ada来动态调控酶反应的过程。首先,引入pNPG启动酶反应,然后引入CB[7]使LLPS解体,酶反应速率加快;最后,引入Ada重新组装LLPS,酶反应速率恢复。

Part 4 总结与展望

   本文通过设计一种名为Nap-o-Nap的小分子,实现了可逆的液-液相分离(LLPS),并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调节其相分离过程。研究发现,LLPS过程主要受熵驱动,且主客体相互作用比Nap-o-Nap的相分离更强,从而实现了对LLPS过程的调节。利用这种可调节的LLPS,可以有效地调控酶的活性,从而操控生物酶的动力学,为设计细胞模拟生物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22601

相关栏目:『科技前沿
31组超有趣的创意对比,带你看清世界的神奇反差! 2025-02-21 [39]
2025年,AI到底会给科学界带来怎样的变化? 2025-02-21 [39]
原子核的利用 2025-02-21 [30]
科幻小说中的硅基生命,就要实现了吗? 2025-02-21 [34]
想搞懂宇宙如何演化或许只需要……10亿年? 2025-02-20 [43]
DeepSeek的第一波受害者出现了。 2025-02-20 [57]
现在的侦查手段有多狠厉害 2025-02-20 [65]
特朗普“狂删”美国科研数据网页,科学家被迫开启“赛博抢险救灾” 2025-02-20 [53]
当心!第一批用DeepSeek的人,已经被坑惨了 2025-02-20 [67]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指数报告2024》解读 2025-02-20 [5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