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提出“贏得未來”構想後,白宮4日發表“美國創新戰略”報告,具體闡述這一構想。
報告重申了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提出的戰略目標,即贏得未來,保持美國在創新能力、教育和基礎設施等方面的競爭力。
報告提出5項新計劃:
- 發展無線網絡,在未來5年內使美國高速無線網絡接入率達到98%;
- 改革專利審批制度,提高審批效率,將平均審批時間從目前的35個月縮短到20個月;
- 發展清潔能源,到2035年使清潔能源發電佔全國發電總量的比例提高到80%;
- 實施教育改革,著重提高學生理工科技能,在未來10年內新培訓10萬名理工科教師;
- 實施“啟動美國夥伴關係”計劃,幫助中小企業創業並提振就業。
“贏得未來”、“創新能力”、“競爭力”等詞最近頻頻出現在奧巴馬的講話中,被普遍認為是其謀求連任的競選關鍵詞。但在共和黨看來,奧巴馬的新主張不過是為其一貫奉行的“大政府”政策披上更為華麗的外衣。他們認為,提升競爭力關鍵是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充分發揮市場的資源調配作用。在共和黨掌控眾議院的情況下,奧巴馬上述新戰略涉及的大規模政府投資能否獲批還要畫上一個問號。
侨报评论员:处于“斯普特尼克时刻”的美国亟需创新
奥巴马总统的国情咨文以“斯普特尼克时刻”为喻,清楚地认识到美国正处于面临中印等国崛起的严峻挑战,颇有居安思危的自省情怀和忧患意识,以此激励美国人的创新精神、变革动力。美国力保全球第一,还需全民一心图创新。
倘若说,当苏联毫无先兆地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号升空之际,导致当年志得意满的美国惊惶不安,如同陷入斯普特尼克危机,开始醒悟穷追猛赶,终于在太空争霸赛迎头赶上,成功登月,并推动了新一轮创新时代,缔造了新产业和百万就业机会,再度奠定了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那么,今天的美国,面对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强势竞争,犹如又遭遇了严重的“斯普特尼克时刻”(Sputnik moment),也亟待新世纪的变革与创新。
至少当今美国的决策层是如此认识的。奥巴马总统2011年1月25日晚在国会联席会议发表国情咨文时清楚地指出,美国正处于面临中印等国崛起的严峻挑战,犹如再度遭遇“斯普特尼克时刻”。在当晚的国情咨文演讲中,奥巴马直言对照中印等国的迅速发展,美国正面临竞争危机,唯有创新是美国赢得未来的关键一步。他力图凝聚全美国人的共识,推动奏响鼓励创新、振兴教育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三部曲”,以重塑美国,确保美国在21世纪立于不败之地。
经历了金融风暴以来的两年经济衰退期,欲振乏力的美国虽然还不乏“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老本钱,仍然保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繁荣的经济、最强劲的生产力、最有竞争力的企业、最多的专利、最好的大学;与此同时,美国国门内外难题一大摞,朝野上下却也略显日薄西山的悲凉,不无急起直追捍卫尊严的危机感。奥巴马的国情咨文以“斯普特尼克时刻”为喻,颇有居安思危的自省情怀和忧患意识,以此激励美国人的创新精神、变革动力,则是旨意所在。奥巴马再次提及“变革”理念,坦言世界已改变,美国在经济、教育、科技发展等诸多领域面临更多竞争。中国、印度等经济体在这些领域的神速发展样板,正成为美国不进则退的参照系;美国要想赢得未来,就不能停滞不前。推进创新,提升国家竞争力,也就刻不容缓了。
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四次提及中国的方面,正是中国在教育、科研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奇迹般的长足进步和实绩。奥巴马举例指出,中国和印度极为注重儿童早期教育,数学、科学领域的教育成果惊人;中国拥有了世界最大的民营太阳能研究机构,并研制出全球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中国也正在发展更快的火车和更新的机场。他叹息道:“我们的基础设施曾经是最好的─但是我们的地位已经下滑了。”
当然,奥巴马和几乎所有美国人都仍然有理由自豪而又自信,美国“是一个将车放在车道上、把计算机放在办公室的国家,是一个拥有爱迪生、莱特兄弟的国家,是一个拥有谷歌和Facebook的国家。在美国,创新不只改变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显然,一个多世纪载在车轮上前进的美国,如今要花费更多投资发展清洁能源、高速铁路网及新一代高速无线网络,使之成为美国创新、变革提升经济实力的基点。这一回,奥巴马力求举国上下拼经济,但更讲究思维的变革,要推动全民一心图创新,因为美国必须力保全球第一。
针对中国等经济体的日益强大和挑战,奥巴马施政的蓝图在其首任总统生涯的后半段似乎也愈益明晰。要保持美国的竞争力,首先要鼓励创新。奥巴马承诺增加在生物医疗、信息技术、特别是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的投资。美国将在2015年前成为世界上首个运行100万辆电动车的国家。在2035年前,美国80%的电力来自清洁能源。在未来25年,要让80%的美国人享受高速铁路的优越性(这一个目标,显然是受到中国近年建设高铁成果的刺激),在未来5年要使高速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拓展达到98%,让每一个美国人都融入到数码时代。由此也必须增加教育投资。在未来10年内增加10万名科学、技术、能源与数学等学科的教师;同时要使美国大学生占人口的比例重返世界第一的宝座。
奥巴马提出一系列雄心勃勃的目标,都围绕推动创新、振兴教育、扩大基建而展开,也都基于美国再度处于“斯普特尼克时刻”的阵痛转型方向,基于不变革无出路,不创新就落后的严酷现实。因此,尽管两党歧见难消,国内枪支泛滥危害频频,医改方案面临共和党“翻盘”,移民改革停滞不前,外交麻烦不断,恐怖威胁未息,撤军、反恐压力倍增,奥巴马的国情咨文对种种问题点到为止,以大量篇幅着重动员美国人为强化美国的竞争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投资、献身,尤其是重墨泼彩般地为国人描绘了一幅创新、教育和基础建设三大领域的蓝图。如今,人们更期待奥巴马能拿出具体的措施,付诸坚毅的行动,实现重建美国,赢得未来的世纪性复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