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刺激了!
72小时的全球剧本杀
特朗普如何导演了一场“可控的末日”
“绳命,是跺么的回晃,刃绳,是如刺的井猜!”
这是一场堪称“人类危机导演艺术巅峰”的72小时。
6月21日凌晨,美军精准空袭伊朗核设施;
6月22日,伊朗议会称 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油价直奔每桶150美元;
6月23日,特朗普发推:“油价必须降下来”;
6月24日,特朗普亲口宣布:伊朗与以色列达成和平协议,全球市场应声回暖,油价暴跌。
如果你觉得这是巧合,那你就低估了特朗普。
如果你觉得这是神反转,那你还没看懂整场剧本。
这不是战争边缘的失控,这是一场由美国总统亲自导演的、用军事威慑和经济操盘交织出来的地缘剧本杀。
【第一幕】轰炸开启:用“肌肉”敲开游戏
一切的起点是6月21日凌晨。
美军使用世界上唯一可摧毁百米深地堡的GBU-57A/B“地堡终结者”炸弹,一举炸飞了伊朗福尔多核设施。这是伊朗埋在山体深处的“最后保险”。
这不是战争的开始,而是舞台的搭建。
向伊朗传递:“你最安全的地方,我也能抹掉。”
向盟友传递:“你不是孤军奋战。”
向市场传递:“剧本,开演了。”
这一步,是标准的肌肉秀+心理战,用最少的军事代价,打开最大的战略空间。
【第二幕】海峡封锁:引爆全球神经
6月22日,伊朗议会紧急授权,批准政府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紧急方案”。
这个海峡,掌控着全球约20%的石油出口——一旦封锁,全世界都得跟着窒息。
几小时内:
WTI原油冲破143美元;
全球股市震荡;
黄金和军工股暴涨;
各国领馆连夜发布撤侨预案;
但正如一位资深交易员所说:“市场不是怕伊朗封锁,是怕没有特朗普控场。”
伊朗只是发出剧本里的“关键台词”:拉住全世界的神经,制造一次“全球濒死体验”。
因为,没有真正的恐惧,就没有救世主的登场空间。
【第三幕】导弹报复:一场“有分寸”的投降
6月23日凌晨,伊朗向驻卡塔尔美军基地发射导弹。
不同寻常的是,美军早早接到“预警”,防空系统启动,零伤亡。
这不是报复,这是一次“降级式升级”——既给国内交代,又向美国释放降温信号。
“我们打了,但我们没真想打。”
这是一种精算过的“虚火攻击”,一种体面的投降。
而特朗普马上接住了这个信号:
他发推称:“油价必须降下来”,并感谢伊朗“提前通知,美方无人伤亡”。
这是特朗普的第一阶段控场声明。他向华尔街释放出最关键的信息:
“我是这个舞台的导演,一切尽在掌控。”
【第四幕】宣布和平:导演落幕,市场谢幕
6月24日清晨,特朗普在白宫草坪面对媒体,宣布——
“伊朗和以色列达成全面停火协议,我为此感到无比荣幸。”
一小时内:
原油暴跌,跌幅超过11%;
美股反弹,道琼斯涨超450点;
军工股短线回落,能源空头大举建仓;
金融市场从恐慌跳水到剧烈反弹,仿佛被遥控按钮精准调节;
这不是和平,这是收官。
一场72小时的“地缘与资本联合演出”,终于到了谢幕时刻。而特朗普——带着“制造危机者”和“解决危机者”的双重光环,站上了舞台中央。
这不是偶然,是多线操盘的剧本级演出
地缘政治:用肌肉重塑话语权
这场危机的真正受害者不只是伊朗,还有那些试图在中东建立“多极秩序”的玩家:
欧洲的外交调停完全被边缘;
联合国的“强烈谴责”没有一点实际影响;
而俄罗斯则顾不自暇
特朗普用三句话和三次行动,证明了一个道理:
“中东这张牌桌上,我不但最大,还能随时翻桌。”
金融市场:财富如何被收割?
这场“战争行情”,早在剧本构建时就内嵌了精密的财富转移路径:
军工、原油、避险资产暴涨,之后反转;
能在最高点做空、最低点抄底者,赚得盆满钵满;
散户情绪主导下,财富在慌乱中向少数人集中;
这不仅是投机,这是一次基于地缘制造的金融降维打击。
恐惧操控:他控制的不是局势,而是“人类选择机制”
真正高明的,不是特朗普控制了战场,而是他控制了人类对不确定性的本能恐惧。
伊朗怕被政变;
民众怕油价飙涨;
投资者怕战争失控;
于是,当一个人能精准地制造恐惧、掌控节奏,并且提供“看似唯一的出口”,他就不仅是主角,更是唯一的玩家。
“剧本成功结束的信号”
72小时的高潮过后,我们看到的是:
一个被打断战略脊梁的伊朗;
一个被羞辱的多边体系;
一个所有人都知道“游戏玩法变了”的世界;
一个世界级新游戏规则开始了,而我们都是“背景板”,连句台词都没有。
特朗普不是战争狂人,而是掌控危机节奏的导演、资本收割的操盘手、地缘游戏的剧本写手。
他给了我们一场宏大的战争表演,然后告诉我们——
“看看,是我让它结束的,全世界欠我一个诺贝尔和平奖。”
但代价是什么?
是伊朗在国际体系中地位的进一步崩塌;
是市场波动成为新常态;
是全球秩序从“多边博弈”滑向“单边操控”;
和平是来了,但不是你赢得的,而是他分配的。
你认为这种“特朗普式和平”能维持多久?
15分钟的特朗普时刻
一场愤怒中的外交秀
2025年6月24日清晨,白宫草坪上再次上演“特朗普式风暴”。面对媒体,特朗普言辞犀利、怒火冲天,矛头直指中东冲突与“假新闻媒体”。
就在几个小时前,他才宣布促成以色列与伊朗的停火协议,称之为“我个人的伟大荣誉”。然而数小时内双方炮声再起,特朗普愤怒质问:“他们是故意的吗?我刚跟内塔尼亚胡通完电话!”
这场怒火不仅指向战火重燃,也波及CNN、MSNBC等媒体。“他们是人渣!”他愤怒斥责媒体质疑B-2轰炸机打击伊朗核设施是“挑衅”,坚称那是“精准作战”。
“我亲自要求以色列停手,但没有人能保证6小时内不会再出事。”他话音未落,已准备启程前往荷兰北约峰会,试图以“和平缔造者”姿态走入欧洲会场,而非一位再次搅动中东的“火药总统”。
与此同时,特朗普还在国内面对移民法案与ICE争议双重夹击。而这场15分钟的白宫“发飙”,已不仅是发声,更像是一场面向全球的外交编排:强硬、愤怒、精准控制舆论节奏。
在炮火与推文交织的时代,特朗普不只是回应现实,他更在用愤怒铸造自己的版本的历史。
特朗普总统参加荷兰海牙北约峰会的全家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