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百家论坛
关键字  范围   
 
长江上的两个世界:渡船上的卖菜老人与游轮上的歌舞夕阳
来源:一村又一春 | 作者:一村又一春 | 2025/7/11 17:47:47 | 浏览:15 | 评论:0

一村又一春,村中老农赶船卖菜忙!清晨的长江,雾气未散。一艘锈迹斑斑的渡船缓缓驶向远处的都市,船舱里挤满了六七十岁的老人,脚边堆满了一筐筐青菜、一篓篓瓜果。他们天不亮就起床,从自家地里摘菜,再走几里泥路甚至十几里山路赶到渡口,只为能在早市卖个好价钱。

而在江面上逆向驶来一艘豪华游轮,正悠闲地航行。顶层甲板上,一群穿着鲜艳旗袍、戴着丝巾的退休大妈们正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她们举着手机自拍,笑声在江风中飘荡。

同一条长江,同一片天空,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长江上的两个世界:渡船上的卖菜老人与游轮上的歌舞夕阳
渡船上的生计:六七十岁,仍是家里的“顶梁柱”


渡船上的老人们大多皱纹深刻,双手粗糙,指缝里还残留着泥土的痕迹。他们种的菜不多,但每一颗白菜、每一根黄瓜都是精心照料的结果。

“现在种地的都是老人了,年轻人谁还干这个?”一位背着竹篓的老伯苦笑着说。他的儿子在城里打工,很少回来,地里的活儿全靠他和老伴。

这些老人大多没有退休金,或者每月只有一两百元的农村养老金。卖菜的收入,可能是他们唯一的现金来源。有人要攒钱看病,有人要补贴子女,还有人要供孙子上学。六七十岁,本该是安享晚年的年纪,但他们仍然在为了生计奔波。

长江上的两个世界:渡船上的卖菜老人与游轮上的歌舞夕阳
游轮上的夕阳红:城市退休族的“诗和远方”

而游轮上的大妈们,则是另一番景象。她们大多来自城市,有稳定的退休金,有的子女还在国外。旅游、跳舞、拍照、发朋友圈,是她们的日常。

“我们年轻时候吃苦,现在该享受生活了!”一位戴着墨镜的大妈笑着说。她们报名的是“长江夕阳红豪华游”,五天四夜,包吃包住,还能在甲板上跳广场舞。

她们的笑容是真实的,她们的快乐也是真实的。但她们的安逸,却与渡船上佝偻着腰的老人们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长江上的两个世界:渡船上的卖菜老人与游轮上的歌舞夕阳
撕裂的晚年:谁在真正“老有所依”?

这两幅画面,折射的是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巨大鸿沟。

一边是城市的退休群体,有养老金、有医保、有丰富的娱乐生活,晚年过得潇洒自在;另一边是农村的老人,哪怕七十岁了,仍然要下地干活、赶集卖菜,否则就可能面临“没钱看病”“吃不起肉”的窘境。

这种差距,并非个人努力所能弥补的。它源于城乡二元结构、社保体系的不均衡、资源分配的倾斜。当城市退休人员在讨论“如何优雅地老去”时,农村的老人还在为“如何活下去”发愁。

长江上的两个世界:渡船上的卖菜老人与游轮上的歌舞夕阳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割裂?

我们不必指责游轮上的大妈们“何不食肉糜”,她们的快乐无可厚非;但也不能对渡船上的老人们视而不见,假装这种差距不存在。

真正的问题是:
- 为什么农村老人的养老金只有一两百,而城市退休人员却可以拿到几千?
- 为什么农村医疗资源如此匮乏,老人们生病了只能硬扛?
- 为什么同样是老人,晚年的命运却天差地别?

或许,乡村振兴不该只是修路、盖房、搞旅游,更应该让那些种了一辈子地的老人,能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当渡船缓缓靠岸,卖菜的老人们挑起扁担,背起背篓,艰难地爬上台阶,匆匆赶往菜市场。而游轮上的歌舞仍在继续,欢声笑语顺着江水飘远。

长江依旧奔流,但这两群老人的命运,何时才能不再如此悬殊?

相关栏目:『百家论坛
最好的夫妻:三多,三少,三处 2025-07-11 [15]
谁把50后写的这么真实?看完想哭~ 2025-07-11 [18]
DeepSeek建议:布局2025下半年,7个方法重启生活 2025-07-04 [319]
明朝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高考不能用全国统一卷 2025-07-04 [219]
全世界热议的稳定币,究竟是什么? 2025-07-04 [338]
她不会回来了 2025-07-04 [168]
《道德经》最厉害的9大思维,能解决人生99%的问题(建议收藏) 2025-07-03 [284]
中国为何不把便宜的物资卖给古巴,这样就可以解决古巴物资紧缺的困境,又能清空我们国家过剩的产品? 2025-07-03 [167]
流星或太阳!广州女孩要卖“数学大脑”给华尔街|热财经 2025-06-25 [350]
狗为什么会像它的主人?这是科学依据 2025-06-25 [35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