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一纸禁令掀起留美学子转学潮,香港高校迅速成为国际学生的新选择。
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8月2日透露,本港各所大学共收到约1100宗在美或赴美国际留学生相关查询,并已接纳约60宗入学个案。另有学生透过香港本地大学与哈佛的合作计划,将在香港完成的学分转换为哈佛学分。

她认为,香港高等院校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国际学生,充分体现本港教育的高度国际化与多元化。蔡若莲表示,香港各大学非本地学生来源多元化,其中来自“一带一路”倡议共建国家的学生已有1600多人,增幅达三成。
她强调,香港高等教育水平优质且具吸引力,能让来自全球的学生适应本地的学习环境,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教育枢纽的地位。目前大部分大学的非本地生数量均呈上升趋势,部分院校甚至倍增,教育局会密切留意情况,未来或考虑进一步放宽香港非本地生招生限额。
日前,香港发展局与教育局宣布,自7月21日起接受“城中学舍计划”申请,在管制程序上拆墙松绑,让酒店及商厦无需进行繁琐的程序,便能改装为学生宿舍,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教育枢纽的地位。7月,国际高等教育机构QS公布最新“最佳留学城市排名”,香港的排名上升至全球第17位。
香港大学收到的转学申请超过400份,其中200多份是本科或研究生正式转学申请,已有20人成功被录取。香港理工大学收到近150宗学生查询,并向多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发出录取通知。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岭南大学也分别发出了3份和2份转学offer。香港科技大学更是接收了至少6名持哈佛录取通知或正在哈佛就读的学生。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初,香港大学已经收到超过2.5万宗非本地学生入学申请,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其中,超过2.1万宗申请来自中国内地,其余4000多宗则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地区。香港科技大学收到近2万份2025/26学年非本地本科生入学申请,创下该校历史新高。香港理工大学也接获超过2.1万份非本地生申请,预计录取约1200人,同样创下历史新高。
香港作为亚洲唯一拥有五所全球百强大学的城市,在国际大学排名中长期占据一席之地,是全球高等教育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香港高校不仅在政策上吸引人才,还在教育资源上不断投入,打造“留学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