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
论文
论文标题:Chronotype as a potential risk factor for cognitive decline:The mediating role of sleep quality and health behaviours in a 10-year follow-up study
作者:A N Wenzler, A C Liefbroer, R C Oude Voshaar, N Smidt
期刊:The Journal of Preven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发表时间:2025/04/11
数字识别码:10.1016/j.tjpad.2025.100168
摘要:Background– With rising life expectancies and ageing populations worldwide, preserving cognitive health is an urgent glo
摘要翻译(由计算机程序完成,仅供参考,内容以英文原文为准):
背景——随着全球预期寿命延长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维护认知健康已成为紧迫的全球议题。昼夜节律类型可能通过睡眠质量、酒精摄入、体力活动和吸烟等中介因素,成为认知衰退的潜在风险因素。 方法——本研究采用荷兰生命线队列研究中40岁及以上参与者数据(
所属学科:
医学
来源:Unsplash+
本研究10年内跟踪了近2.4万人。
撰文 | BILL MURPHY JR
翻译 | 郑添惺
编辑 | 王昱
我是个夜猫子,所以每当看到与熬夜人群相关的研究时,我都会很感兴趣。这些研究有时令人不安,有时却无伤大雅。但有时——就像我近期读到的那篇——它们也会带来一线希望。
今天要介绍的研究来自荷兰格罗宁根大学(University of Groningen)医学院。这项研究在10年内跟踪了近2.4万人的睡眠习惯和健康状况。
让我们先告诉你结果:好的、坏的、以及看到希望的理由。
荷兰研究人员在《阿尔茨海默病预防杂志》(The Journal of Preven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上撰文称,他们在同一时期追踪了这些被试的睡眠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下降的程度。
对于夜猫子来说,研究结果令人不安;习惯熬夜的人比早睡的人认知能力下降得更快。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研究期间,这些夜猫子的受教育程度越低,经历类似程度的认知衰退的可能性就越小。
这一发现需要进一步解释。该大学流行病学系的研究员安娜·温兹勒(Ana Wenzler)提出了一些想法:首先,另一项近期的研究中指出,与早睡的人相比,夜猫子在白天锻炼的可能性更小。其次,在那些早睡的人已经睡着的时候,夜猫子可能正在吸烟、喝酒、吃不健康的食品。最后,也可能是最有趣的部分,夜猫子受教育程度越高,与认知能力快速下降之间的相关性就越强,这可能是因为,从统计数据来看,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人会受困于白天的工作时间,即使他们身体的自然节律可能更适合与当前不同的作息安排。
温兹勒在随后的声明中解释道:“这可能与他们的睡眠节律有关。受教育程度高的人通常一大早就要去工作,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因此更容易睡眠不足。我们推测,受教育程度较低或中等的人更有可能从事能考虑睡眠节律的工作,例如酒店业或夜班工作。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你的大脑不能得到足够的休息,也更容易养成不良习惯。如果能更多地考虑那些必须早起工作的夜猫子就好了:例如,能让他们选择晚点开始工作。”
我认为研究的这部分是一线希望。在这项研究的十年时间里,即使职场环境发生了变化,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夜猫子实际上已经适应了。
我们当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远程办公,选择为自己工作,或是选择灵活办公。实际上,如果能更符合我们的时间安排,我们甚至给自己“晚点开始的选择”。
就我个人而言,情况确实如此。回顾我职业生涯的早期,我的工作时间安排非常僵化。比如,我之前的工作要求我每天与洛杉矶的通勤作斗争,早上7:30就得坐在办公桌前。只能说就是一种挣扎吧。
如今,我很幸运,因为我只对自己负责,所以我能自己安排时间。与以前按照别人的时间表工作相比,我现在每周投入的时间可能多得多,但我的工作时间更适合我的自然睡眠类型(或“生物钟”)。
当然,当我们了解到这项研究时,许多大公司正将钟摆摆向另一个方向,要求员工更频繁地在办公室工作,并限制远程工作和工作灵活性。
如果你正在经营一家企业,这也许是一个竞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