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戴维-格拉斯通研究所华裔科学家丁盛通过iPS细胞重组 成功将细胞“转换”
来源: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 | 2011/4/28 13:44:01 | 浏览:2591 | 评论:0

  美国戴维-格拉斯通研究所的科学家丁盛报告称,他通过细胞重组技术,对现有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技术进行改进,将成人皮肤细胞直接转化成了神经干细胞,新方法在再生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相关研究发表于4月25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人类胚胎干细胞是一种多功能细胞,能发育成人体内任何类型的细胞,因此在再生医学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很多科学家认为,未来可以使用人类胚胎干细胞治疗和根除心脏病、糖尿病和帕金森氏症等多种疾病。然而,由于获取人类胚胎干细胞需要使用人类早期胚胎,相关研究一直饱受伦理方面的指责和争议。

  格拉斯通研究所的山中伸弥为了克服使用人类胚胎干细胞面临的挑战,培育出iPS细胞。iPS细胞源于病人自己的皮肤细胞,其作用同胚胎干细胞类似,但却拥有胚胎干细胞不具备的优势,可被用于个性化医疗,免除移植可能会引发的风险,同时还能避免胚胎干细胞面临的伦理问题。

  在最新的细胞重组研究中,丁盛对iPS细胞技术进行了些许改进,通过重组将皮肤细胞直接变成了神经干细胞。丁盛的方法是让iPS细胞不进入可发育成任何类型的细胞的多功能状态。避免多功能状态非常重要,因为,它避免了被用来替代或修复受损器官或组织时,有些iPS细胞会发育成肿瘤的潜在风险。

  所得到的神经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分裂潜能和自更新能力的母细胞,可以通过不对等的分裂方式产生神经组织的各类细胞。这种细胞重组技术也使科学家能制造出更多的细胞以用于科学研究和再生医学领域。

  丁盛表示,这些细胞还无法用于移植,但新技术消除了利用iPS细胞制造可以移植的细胞以治疗多种疾病所面临的一些主要障碍。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已故耶鲁教授、美籍院士马佐平:中国芯片产业应韬光养晦,而非空谈第一 2025-10-12 [43]
中国工程院院士坦言:在国际顶级会议当中,85%的人选择在美国就业,只有4%留在中国,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2025-10-13 [60]
坐醋坛子里观天!教育专家熊丙奇批国内报道:不提诺奖得主的国籍 2025-10-09 [139]
岭大科研 | 周敏教授团队解码美国“走线”群体生存策略:网络个人主义的功能与局限的剖析 2025-10-06 [171]
哲学家李泽厚:苏轼的意义 2025-10-06 [108]
李泽厚:我希望我们的作家不必太着眼于发表,不要急功近利 2025-10-06 [67]
古斯塔夫·勒庞:群体屈从于权威,却不怎么会为善良动心! 2025-10-04 [117]
管涛:三方面因素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强 2025-10-02 [213]
古斯塔夫·勒庞:应试教育在社会底层创造了一支无产阶级大军 2025-10-02 [164]
易中天:没有信仰的人,该何以自处和处世? 2025-10-03 [16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