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以74歲高齡從北京大學畢業,創下該校有史以來最年長畢業生紀錄的孔子第72代孫孔憲鐸,畢業後與博導王登峰合力將五年來的研究寫成專書「基因與人性」,試圖以生命科學探討人文,為生命現象尋找答案。
孔憲鐸生於山東臨沂,1958年畢業於台灣中興大學,獲農學士學位,後負笈加拿大,在多倫多大學取得碩士、博士學位。1974年受聘於馬里蘭大學生物系,因表現傑出,從副教授一路晉升,不僅創辦馬大農業生物工程中心兼主任,最後升至生物工程分校代副校長。1991年夏因投入香港科技大學的創校工作,而放棄馬大的終身職。
孔憲鐸表示,香港科技大學在短短10年創校後,即躍升為世界一流大學。據英國泰晤士報調查,該校今年在全球500強高等學府中排名第35。
孔憲鐸在該校創校時任理學院院長,翌年升任副校長,專責教務和學術。
退休後,孔憲鐸一直在思索「人類為什麼對自己的孩子比對父母還好?」的問題,後來有機會在山東大學,透過該校文史哲學院的安排,向教授和學生發表自己的研究心得,獲得熱烈迴響;而他的研究隨後被刊登在該校「文史哲」學報上。
這劑強心針,加上他後來又到北大講同樣主題,反應甚佳,因而決定鑽研,並申請考入北大。孔憲鐸說,因為攻讀的心理學博士班與過去所學的生化迥異,為了拿學位,讀了好多書,並追溯到一切歸於「基因」。
以「基因」的觀點來看事情,對曾研究蠶豆基因的他來說不陌生,也促使他完成基因和人性之關連的學術論文。
針對「為什麼對子女比對父母好?」他闡述這是天性,因為人類要延續自己的基因,惟靠下一代相傳;而所謂「隔代親」,亦因基因已傳至孫輩,祖父母疼孫兒比疼自己兒子要多。
此外,他指男性找伴侶都以漂亮、健康、年輕、忠貞為要,皆歸因於要找個好伴侶,將基因傳下去;而女性擇偶以經濟為首要考量,則是基於要有經濟能力及養分,支援基因的傳遞。
對基因作鑽研後,孔憲鐸體悟中國古代哲人荀子的「性惡論」,比孟子的「性善論」更貼近人性。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基因與人性」後,他還要繼續寫「基因與人格」;而「我的科大十年續集」,亦預定明年由北大出版社出版。
有如候鳥飛回華府,拿到北大博士後的孔憲鐸,發揮不懈精神,繼續為自己的人生寫著傳奇。(于茂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