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大陆评述
关键字  范围   
 
院士“年轻化”的喜和忧
作者:徐敏 | 2009/12/8 16:14:28 | 浏览:2487 | 评论:0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09年院士增选结果近日出炉。“年轻化”,成为新科院士群体的一大特点。新当选的48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最年轻的41岁,50岁以下的占29.2%,平均年龄从2007年的60.6岁下降到56.2岁;新当选的35名中科院院士中,最年轻的42岁,平均年龄54.1岁。

  院士年轻化,具有历史合理性。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例,1994年开始评选,当时“积累”了一大批解放前后的工程技术领域专家,许多领军人物都年逾七十,因此首次当选的工程院院士平均年龄64岁。改革开放后,我国培养的科研人才经过重大科研项目和工程的锤炼后,如今开始显山露水。他们中的杰出者近年进入工程院院士的候选人队伍并当选,这使得院士队伍开始趋于年轻化。院士年轻化,说明我们的中青年科学家正成长为科研领域的将帅,曾经的人才断层正在得到弥补,这是可喜的。

  国外有关机构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科学家最具活力的年龄段是25岁到45岁。已故的王选院士曾说过这样一段颇具深意的话:“我38岁的时候,在电脑照排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最前沿,在国际上也称得上十分前沿,但是个无名小卒,说话没有分量;1995年我58岁时,当选两院院士,但那时我的巅峰已经过去,已经不是这个领域的权威了。”在美国,院士的平均年龄低于中国,因为一些年轻的科学家很早显示出他们的能力并获得认可。如今,在中国院士评选中,40多岁年轻院士不断涌现,表明国家越来越注重年轻科技人才的培养和遴选。年轻院士代表了当前学术领域的权威,戴上“院士”桂冠,有助于激励他们在更广阔的舞台上表现科研才能,站在更高的起点冲顶世界科研高峰。

  喜中也有忧。忧虑之一,年轻院士是否会受声名所累?院士是最高学术称号,受到人们的普遍景仰。院士除了科研与学术工作外,还背负了太多的“额外任务”。如,各种各样的剪彩、评审、会议需要院士捧场;一些单位为了撑门面,为了争取到国家科研项目和经费,就拉院士来“兼职”。因此,院士会身不由己,陷入杂事,无暇科研。

  忧虑之二,年轻院士是否会为声名所惑?“院士”是终身荣誉,没有退出机制。年轻科学家早早戴上了院士桂冠,在周遭环境的“烘托”之下,是否会以明星自居,是否会以权威自傲,是否会将“年富力强”用在追逐利益甚至金钱上,而不再专注于学术研究,攀登科研高峰缺乏动力。这对于处于科研巅峰的少壮派科学家而言,对于国家而言,都是莫大的浪费和损失。

  忧虑之三,年轻院士会否纷纷“学而优则仕”?不少单位喜欢把杰出的科研人才提拔到管理岗位上,但这样的“成长路径”并不一定适合他们。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通常让年富力强的科研人才在科研一线“冲杀”,等到接近退休时,再把工作重心调整到行政管理。因此,建议有关单位不要过早给年轻院士压行政职务。

  承载着国家和民众沉甸甸的期盼,年轻院士应多些自律,少些浮躁;应带头营造科学民主的学术环境和氛围;唯真求实,做淡泊名利的科学道德模范;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继续当好科研前线的领军人。社会也需要为年轻院士营造良好环境,激励他们创造科研新辉煌。(徐敏)

相关栏目:『大陆评述
中国国安部:警惕!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调查咨询活动暗藏国家安全风险__ 2024-03-29 [10]
财政部对中央部门和地方财政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提出明确要求 2024-03-29 [10]
2024年“老人年龄标准”公布,超过这个年龄,就可被叫老年人了 2024-02-04 [128]
450万考公人数捅破天,他们中间出不了马斯克,也不会有包青天 2024-03-20 [126]
320张老照片:看中国女性百年变化史 2024-03-09 [365]
全国师范类大学排名 2024-01-06 [1255]
新旧对比 || 民法典合同编司法解释意见稿与正式稿修改对比表 2023-12-07 [1113]
畸形的一代变老了:秋后的蚂蚱,没有几天蹦跶了 2023-11-27 [1070]
张生:不能把大学教室变成老师的审讯室 2023-11-27 [843]
北京:启动大尺度对外开放 完善落地实施条件是当务之急! 2023-11-27 [82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