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内外互动
关键字  范围   
 
“会虫”未净 “会党”又来 - 论“回国开会”
作者:冰凌 | 2011/7/24 1:44:14 | 浏览:2025 | 评论:1

  近两年来,张博士连续回国开会,居然开出瘾来了。这连他自己都不可思议。15年前去美国做访问学者,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受不了单位里无穷无尽的开会。一遇到开会,他总是以各种方式逃避,或者开会中途借故溜走。

  到美国15年,张博士几乎没有开会的概念,有事坐下来,老板三言两语就把话说完,屁股还没有坐热。偶尔遇到一两次正规的会议,都觉得是难得的享受。

  自从去年初受邀回国开会后,张博士才真真切切感受到开会的巨大享受。自己被当成贵宾,住五星饭店,吃山珍海味,出门大巴中巴,居然还有警车开道,这在美国连总统都鲜有什么警车开道,开完会还到当地的风景名胜去考察。最最主要这一切活动都是免费,最多自理一个国际机票。天下居然有这么美的会议!能叫人不上瘾吗?

  当然,开会也不能白开,起码要对得起国内的厚待。张博士在会上总要作一番发言,他不像一些海外代表,开口这个不行,闭口那个不对,然后就大开“药方”,应该这样,或者应该那样。

  张博士很明智,他心里清楚国内的事远不是那么简单,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难以体验到各种的艰难。他出国前在体制内部门呆过,所以他说话,留有更多的余地,说得恳切而又周全,毫不偏激,更无尖刻。他介绍一些新的信息,也会谈一些问题,不过,最后他总会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供国内领导们参考。因而他也更受国内领导们的重视。

  这两年开会下来,张博士结识了一批会友,每次开会总会相见。时间一长,彼此就成了“会党”。

  今夏,张博士又一次收到邀请,回国开会,并且还受邀坐上了主席台。在辉煌的大会堂,面对满堂的宾客,面对摄像机照相机,荧光灯啪啪作响,这已经不是什么超级享受的问题了,而是一种巨大的幸福,一种被认可的荣耀。

  正当张博士沉浸在幸福中,突然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两下,他悄悄地掏出手机,看了一眼,就抬头往会场左前方一扫,只见“会党”王博士朝他点了点头。

  不一会,手机又震动两下,张博士掏出手机一看,是王博士的短信:这次会议结束后,东北邀请我们去参加一个洽谈会,你去不去?

  张博士回了一个短信:去!谢!

链接:请见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去年报道:http://scholarsupdate.zhongwenlink.com/news_read.asp?NewsID=3260

大陆地方政府“撑门面” 部分海归项目成为“会虫”秀场
文/李剑平
2010年11月03日,星期三

  “不管是打国际牌的人才交流大会,还是地方举办的留学生交流会、‘海归’创业周,都面临一个共性问题,即‘海归’项目对接率不高。”日前,中部某省海外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在北京参加一个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新闻发布会时,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各省市组团队伍浩浩荡荡,活动耗资甚多,但‘海归’与企业沟通的时间有限,洽谈的项目更是有限。”

  这位海外人才服务中心主任率团参加上述活动与组织实施相关活动多年,他呼吁“举办方与‘海归’少一点浮躁之举,多一份实事求是,不要把‘海归’项目对接活动作为一个作秀舞台”。

  政府总是越过“儿子”与“海归”谈婚论嫁

  记者手头有不少参加“海归”项目对接活动的指南。其中东部某省一次对接活动,出席的领导与离退休老同志41人,企业代表只有30名,被邀请前来捧场的海外留学人员达到91人。中部某省企业与“海归”对接的36个项目中,有一半以上是地方政府通过行政力量“拉郎配”的。

  上文中提到的那位海外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把这种现象比喻成“找媳妇”,即在“儿子”不热情、不了解,甚至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婆婆”十分着急地替儿子与“媳妇”谈婚论嫁。

  “现有体制内的行政、企事业单位机制不灵活,现有的人才队伍配备三套同样的体系都绰绰有余,不是引进海外留学人员的主阵地,却天天在叫喊着引进‘海归’。”这位中心主任说,这种政府搭台,层层下发文件,落实引进“海归”项目的做法有越俎代疱之嫌。

  一名学疫苗技术的“海归”想在中部某省落地生根,该省海外人才服务中心出面帮助其与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城大医院联络,结果不了了之。该中心主任找到省政协副主席,得到的答案是,“省内没有制造疫苗的企业。其他地方想进去的进不去,能进去的都是不想要的”。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某省海外人才服务中心拟招揽一批金融投资领域的“海归”。省四大国有银行的领导说,对金融投资领域“海归”高端人才的招聘与使用,都是总行在负责,省级分行没有权力录用这类人才。省政府金融办、省财政金融投资公司则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用人需求。

  该省海外人才服务中心主任说,开会时各个单位态度都很好,你好我好大家好。真正挨家挨户去落实时,却跟你打太极。“因为一旦引进真才实学的‘海归’,组织上又给予‘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政治待遇的话,不是挡住自己的上升通道或拆自己的台吗?没人干这种傻事。”有关单位负责人私下告诉他。

  中部某省每年举行“海归”项目对接活动,都得让省领导出面与大家握个手,照个合影。该省海外人才服务中心主任一直认为“没这个必要”,直到最近,才从分管领导处得知其中的奥妙:省领导不出席,省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就不报道这个活动,大家做的事既上不了天,又落不了地,等于白干一场。

  招进一个“女婿”气走一帮“儿子”?大家忙着争夺人才评判权与资金支配权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地都想抓住机遇引进一批高层次的海外留学人员。有的省份对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省政府“百人计划”的“海归”一次性给予100万元的奖励。这本是一个增加人才总量与质量的好机会,但某省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据该省海外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透露,原因是该省在家里忙着争夺“海归”高端人才的评判权与奖励资金的支配权。

  按照该省制定的操作方法:上溯10年,即圈定自2000年以来回国创业的海外留学人员,谁符合申报范围,谁够得上评聘副教授、教授条件,谁就可以领取一次性百万元的奖励等,够条件的自然水到渠成。

  该省第一次评出40余名“海归”入选本省“百人计划”,结果创业型“海归”不到十分之一,其余几乎全是高校的老师。一位参与决策的人告诉记者:“这显然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劳动集约型产业向技术、资金集约型产业发展的战略背道而驰。”

  另一个省原计划在5年至10年间引进1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该省主要领导说,速度太慢了,三年能不能完成这个目标?省委组织部门以及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负责人答道:“没有问题”。知情者向本报记者透露了运作流程,“只要门槛放低一点,哪怕两三百名‘海归’都没有问题。”

  某省组织召开入选“百人计划”代表座谈会。一名来自农科院的代表认为,一次性奖励百万元,对于个人来说是好事,但对于同一个团队的成员来说,就似乎是一种打击,毕竟大家一起吃过苦、流过汗,甚至流过血。所以他建议,与其某一个人领取这份奖励,还不如把这笔钱作为扶持团队项目发展的资金。否则,团队成员就有可能在工作、生活中孤立获百万元奖励的“海归”,陷入“招进一个‘女婿’,气走一帮‘儿子’”的境地。

  部分“海归”赶场子,钻空子,赚补贴

  一位省级政府官员参加过在美国、澳大利亚,以及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地举行的海外留学人员项目对接会。他告诉记者:“碰到的几乎都是熟面孔。真才实学的‘海归’或海外某一个产业、领域的领军人物是没有闲工夫来参加这些活动的。”

  去年某省举行一次海外留学人员项目对接活动,该省海外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就收到赛姓“海归”发来的一份律师函称,对接活动泄露了他的电话等个人信息,导致骚扰电话不断,要求赔偿其损失费。该主任在网上搜索时却发现,赛姓“海归”在国内17个省市参加了项目对接活动,名字与电话号码等信息均一览无遗。

  东京大学研究员、中国海外科学技术协力事业协会副会长陈亮博士说,国内“海归”项目对接活动组织方为了减轻海外留学人员的经济负担,有一个补贴来回机票的操作惯例。其标准大概是,来自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海外留学人员是每人2000元~3000元,来自欧美国家的每人5000元~6000元。

  “不排除个别没有学到真本事的人利用‘海归’光环,从国外网站下载资料包装项目,到国内各地举行的项目对接会赶场子,赚取车旅补助。”陈亮向有关活动组织方揭露了部分“海归”国内行骗的伎俩。

  某“海归”把自己包装成国际生命学科领域的一个领军人物,其妻只去美国签过几次证,一跃成为美国某著名大学的教授,其岳父是江苏一个地道的农民,把鸭舌帽一戴、牛仔裤一穿,摇身变成美国某大学教授,几个人经常一同出现在国内的“海归”项目对接现场。陈亮测算说,这个家庭在国内一年什么都不干,光车旅费补贴收入就可以达到30万元左右。

  “报名以后补助是多少?”中部某省海外人才服务中心主任与部分“海归”联络时,对方开门见山地问。每次举行活动这种人都不下10个。大家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但鲜有人去揭开他们的“皇帝新装”。因为国内地方政府举行项目对接活动,也需要大量的“海归”来撑门面。陈亮在做安徒生笔下的“天真孩子”时,反而遭到有关官员与活动组织方的憎恨。

  某省一名海外人才服务中心主任还透露,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对海外留学回来的高层次人才进行过多轮筛选,新近登陆的“海归”难以入选上述地方的国家“千人计划”、省市“百人计划”。他们就到“海归”存量比较少的中西部“走穴”,通过当地有关渠道入选省市“百人计划”,甚至是国家“千人计划”。

  “一些项目评定结束,发放相关政策奖励、补贴后就没人管了。”某省海外人才服务中心主任说,他们按花名册给“海归”提供相关服务时发现,“一些人都找不到了。”

相关栏目:『内外互动
全靠中国,新加坡如今已经暴富到让人高攀不起 2024-03-26 [150]
苏联乌托邦的遗迹 2024-03-26 [60]
这些撩到的心颤的照片,怎能不爱! 2024-03-26 [46]
哈耶克的四大原创思想——纪念哈耶克逝世32周年 2024-03-23 [114]
进化论漏洞百出,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信? 2024-03-23 [87]
分享10种实用的网络图绘制方法 2024-03-22 [75]
美到极致的摄影作品 2024-03-20 [252]
抖音和TikTok有什么区别? 2024-03-18 [174]
线性代数的历史 2024-03-11 [200]
当代人为何爱无能,又性饥渴? 2024-03-08 [34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游客去游客家留言留言于2011-07-31 05:43:13(第1条)
对这个问题,国内有关招赏部门都可以控制。之所以时有海外人员发生回国混会的事和人,地方政府也有利用他们的一面。要造声势,像伯乐相马,当时找不到真千里马,就先找死千里马。希望最后可以引来真千里马。
许多人第一次回国信心不足,回去2-3次之后,就加入回国创业的洪流。这个策略是奏效的。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