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饶毅下战书:和院士来一场“十年赛跑”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作者:雷宇 | 2011/8/31 10:04:14 | 浏览:2240 | 评论:0

为落选院士事件暂时画上“休止符”

饶毅下战书:和院士来一场“十年赛跑”

《中国青年报 》(2011年08月31日 03 版)

  宣布从此不再参选院士的饶毅或许又将创造一次“第一”。

  今天上午,由于落选院士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北京大学教授饶毅在科学网博客中发出“挑战”,提出和院士良性竞赛,“在10年以后,看看有多少中国的院士超过饶毅在中国的科学工作。”

  今天中午,身在国外的饶毅教授向中国青年报记者电话证实了这篇博文正是自己提交给科学网编辑的,“以这样的方式结束更有意义。”

  饶毅将竞赛的对象限定为主要在生命科学做探索性科学研究的院士,和自己年资相同或更年轻还有冲劲的,在1977、1978年以后上大学,1991年以后获得博士学位,或1994年以后有独立课题组。

  但他同时表示,“其他人有兴趣也可以自愿加入。”

  饶毅称,竞赛的标准是在中国做的科学研究,是否针对重要和有意义的问题,其工作对本学科领域的贡献,在人类知识推进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这样的竞赛是否小孩子气?

  饶毅给出的答案是,“有理想的孩子气远远好于中国不良习俗的所谓‘成熟’:在国际上畏畏缩缩不能上台面,在国内背后搞人水平高。”

  饶毅表示,这篇博文也使落选院士事件不以争论而结束,而以向前看、大家努力在中国做好科学而结束,“公开提出竞赛,也许能起良性的激励和鞭策作用:提倡在中国做好科学研究,共同努力提高中国目前还不高的科学水平。”

  饶毅把这一举动解释为对“亟需解决国际副教授水平做中国院士而荣休”的一种激励。

  在饶毅看来,中国目前科学水平还不是很高,一些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做到国际上比较好大学的副教授后又当选院士,然后离开科研一线,等于对中国科学釜底抽薪,使中国科学的高度被“封顶”或“腰斩”。

  在博文中,饶毅还呼吁,院士制度改革需靠“自律”:重新称为“学部委员”。

  饶毅表示,中国的院士制度,是因为加上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目前的水平,才带来一些副作用,使学术荣誉回归只能在学界内部有价值而不方便用于学界以外,过一段时间,可能副作用就要减少很多。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哈佛商学院专访Anton Korinek:未来2—5年内,AI可能释放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红利 2025-07-03 [18]
孙明春:“稳就业”的多维内涵与综合对策 2025-07-03 [14]
凯文凯利:最新5大预言 2025-06-25 [88]
江小涓:尽全力保持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三驾马车能用尽用 2025-07-01 [105]
27楼的血色遗书:985夫妻用生命叩问的环保真相 2025-06-25 [226]
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再读格雷厄姆 2025-06-25 [167]
朱镕基之子清华演讲:犀利点评当前中国问题(深度醒脑) 2025-06-21 [317]
胡志华:国际供应链智能化趋势对我国影响及应对建议 2025-06-16 [399]
扎克·迈耶斯:全球监管合作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6-16 [391]
斯坦福教授大卫·拉伯雷:美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但也正如此,才取得了成功。 2025-06-11 [52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