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人在海外海外留学
关键字  范围   
 
留学无用?-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海龟”成了“啃老”的“海带”
留学无用?-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海龟”成了“啃老”的“海带”
作者:马驰 | 2011/10/20 7:47:47 | 浏览:3549 | 评论:0

留学无用?-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海龟”成了“啃老”的“海带”
“海归”找不到工作,被称为“海待”,意思是从国外回来后长期待业在家

  王芬芬从高中起就到澳大利亚留学,一学就是8年,两年前为了终身大事回到沈阳,期间婚虽然结了,工作却一直没着落。朋友前几天还介绍她到一家证券公司谋取一个月薪5000元的职位,可芬芬又嫌没什么意思。“回沈阳这两年,基本靠父母养我了。本来留学就花了家里不少钱,其实我也有强烈的工作愿望,想摆脱‘啃老族’的帽子。”

“海归”求职受挫原因大致有二

  芬芬的故事,听着挺特例,其实在“海归”群体中,这经历不算什么,更曲折离奇的求职故事多的是!这反映出“海归”要在国内顺利就业,找一份薪水满意、专业对口、符合兴趣要求的工作并不容易——虽然头顶着光环,却因为不了解国内就业情况,或是没有充分认识自身优势劣势,导致求职难以如愿。

  “海归”就业难大致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相关信息的缺失阻碍“海归”获得合适的职位。有些“海归”在海外留学时间较长,对国内情况缺乏了解。即使是有相关海外工作经验的求职者,由于对国内的环境不熟悉,不能准确完成岗位职责,因此求职时也容易碰壁。其次,薪酬也是“海归”求职的拦路虎。对国内物价水平不了解,更别提国内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薪酬水平了。他们在面试过程中,常常在薪酬待遇问题上卡壳,最后与工作失之交臂。

“海归”不就业人群分六类

  根据调查,“海归”不就业有六种类型:

  第一类:学成归来的“海归”。他们对就业岗位期望值过高,过于挑剔,最后索性不就业。目前这类“海归”数量在增长,且格外引人注目。这一类人的特点是心气高,认为低收入岗位让自己“屈才”。

  第二类:他们总是用过去的工作与新工作做比较,新工作如果比不上原来的工作就不就业。这一类人的特点是“恋旧情结”始终解不开,导致高不成、低不就。

  第三类:以工作太紧张、不适应工作环境、人际关系不好和希望再学习等理由自动离职的人。这一类人的特点是放弃了原有的工作,离职后以“休养”或“读书”为主。

  第四类:“创业幻想型”的年轻人。他们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没有确定目标,没有具体项目,什么都想干。这一类人的特点是,创业不成功,也不愿意给别人“打工”。

  第五类:不停地变换工作岗位的人。他们形成习惯性跳槽,跳来跳去,最后“漂”在社会上。这一类人的特点是,自恃学历高,能力强,频繁换工作,但往往因“一眼之差”,最后把工作弄丢了。

  第六类:父母甘愿供养的人。这一类人的特点是,独生子女,父母有能力供养他们,所以不急于就业,是典型的“啃老族”。

留学无用?-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海龟”成了“啃老”的“海带”

不同“海归”求职策略有异

  劳动部门的调查分析显示,一个人失业越久,重新就业的难度就越大,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小。长时间的赋闲生活,让“海归”们脱离社会,几乎失去了走出家门、走出社区的能力。有专家指出,现在二三十岁青年共同的特征是:生于上世纪80年代,大多数为家中的独生子女,一直受到“小皇帝”般的呵护。而其中的“海归”承受的心理压力还要大一些。另外,不工作的时间越长,他们与社会的交流越少,适应能力下降,更难适应工作的要求。还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缺乏就业危机感,不愿意吃苦受累,最终变为失业族。

  “海归”刚回来时水土不服是难免的,关键是经过一段迷茫期之后,要尽快熟悉国内的就业市场,调整自己的求职心态,懂得寻找合适的位置,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皇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指导专家张庆余指出:不同的“海归”需要有不同的求职策略。像那些在国外读完本科或硕士,没有工作经验的85后“海归”,竞争力不是很强,因此在专业对口、薪酬水平上要求也不能太高。就业策略是放低姿态,先积累工作经验,通过继续提升学历,逐步跻身高薪行列。而获硕士以上学位,拥有几年工作经验的“海归”,找工作不是问题,但是薪水差距是其求职的最大阻碍。目前在猎头库中,这类“海归”人数很多。对于他们来说,找一份名企的对口工作最为关键,只要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能力,还怕今后企业不拿高薪留人?这类“海归”不必急于求成,不妨通过猎头普遍撒网。

相关栏目:『海外留学
美国私立高中倒闭潮来袭,中国留学生该何去何从? 2025-06-25 [83]
158 万留学生在美国,比上一年增长 5.3% 2025-06-21 [114]
如何理解和应对针对中国留学生的签证撤销? 2025-06-06 [512]
留学风险升级,变局下留学生家庭该如何做好教育与身份规划? 2025-06-03 [667]
杨天真,40岁留学南加大:成年人留学,是逃避还是升级? 2025-05-28 [1541]
【留学资讯】USC_纳洛酮:扭转鸦片类药物过量危机,守住一线生机 2025-05-22 [722]
律师解读:美国学签被撤风波,在美学生如何防范身份风险? 2025-05-06 [1183]
录取率跌到2%!昆山杜克和上纽大,北上广中产娃已经「高攀不起」…… 2025-04-28 [1335]
中国留学生在美刷爆100万信用卡后逃回国,如今回旋镖砸向同胞! 2025-04-14 [1306]
美国大范围取消国际留学生签证 2025-04-13 [1290]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