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很神秘,很多人曾试图了解其内幕,但终入不得门径。官场很直白,明的潜的规则都在哪放着,不守规矩者,不是被挤到边缘,就是被排到圈外。如果说北大社会学博士冯军旗的《中县干部》,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从反面揭露当下基层官场的政治生态,那么,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县处级领导干部日常工作生活状况观察》(下称《观察报告》),就是通过客观的真实观察记录,从正面再现当下基层官场的工作状态。
2010年,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成立课题组,选取8个省市的12个县(区或县级市)的162名包括党委常委、人大主任、政协主席等主要领导干部为研究对象,以跟踪观察的客观方式,对领导工作活动的时间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首次以科学方法描述出了我国县处级领导干部日常工作生活的一般状况。曾兵通过对《观察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比较发现,当下的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状态,主要体现在一个字,那就是“忙”。
领导们究竟“忙”到什么程度?《观察报告》的工作时间统计数据或可说明问题:周工作总时长:47.56小时,其中,研究工作9.79小时、出差8.88小时、开会8.42小时、调研6.38小时、批阅文件5.25小时、陪同4.27小时、谈话1.00小时、接待来访0.89小时、走访慰问0.57小时。按照一周5个工作日计算,平均每个工作日约为9个半小时。干部加班更是常事,周末的一些活动实际上也具有“变相工作”性质。曾兵以为,领导们工作时间超过了国家法定时长,与社会上对干部“忙”的印象相吻合,也与“五加二,白加黑”等流行描述大体相符。
“忙”是现代人的共同特点,朋友同事间问候,从“你吃了吗”到“最近忙什么呢”。当然,对一般人来讲,或许有客套的成份,而对基层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来说,那可是真忙。《观察报告》显示,“一把手”周工作时长平均为55.08小时,平均每工作日为11小时。《观察报告》认为,县处领导干部的“忙”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室内时间多,室外时间少;与文件打交道多,调查研究少;和上级、同级打交道多,与下级和群众打交道少”。曾兵以为,这比较清晰准确客观地告诉人们,领导们都在“忙”什么。曾兵仅就领导们的工作时间分配,阐述自己的观点。
“忙”着开会。《观察报告》显示,基层领导干部研究工作、会议、出差和批阅文件等室内工作占领导周工作总用时的62%,其中,“一把手”平均每周开会5.55次,占用时间约10个半小时;其它领导平均每周4.35次,用时约8小时。另外,领导出差也比较频繁,“一把手”每周离开任职地外出达2.5次。曾兵以为,所谓的研究工作9.79小时、出差8.88小时、调研6.38小时,大多也是以讲话、听汇报或听上级领导讲话等会议形式进行,如果都归属于会议类别,领导干部每周的会议时间就达到33.5小时。可以说,县处级领导干部的主要精力在会议上,而且几乎天天有会开,陷于“会海”之中。
会议成为领导尤其是“一把手”的主要工作,曾兵以为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会议是学习贯彻上级批示要求的必要形式,以会议贯彻会议成为通行做法。二是,会议是推动工作开展的有力抓手,出席参加的领导级别越高,推动的力度也就越大。三是,会议是纠正执行政策偏差、引领方向的主要方法。上面开大会,下面必然要层层开小会。县处级领导除掉每周30多个小时的开会之后,实质工作时间还有多少呢?有意思的是,领导干部每周离开任职地外出活动时间特别长,平均出差时间高达8.88小时,但不知什么原因,对领导“出差”工作没有相关具体描述。
“忙”着批阅文件。《观察报告》显示,县处级领导干部除了研究工作、出差、开会和调研之外,批阅文件用时5.25小时,占用时间位于第二位。可以看出,批阅文件是领导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领导当得越大,需要批阅的文件就越多。据史料记载,雍正在位十三年里,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其中有一大部分时间是批阅奏折,在数万件奏折中所写下的批语,就多达1000多万字,被后人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勤奋的皇帝。曾兵以为,领导干部陷于“文山”似乎也有不妥。
批阅文件当然也是勤政的一种表现,但曾兵以为,如果身为县处级的基层领导干部,把工作重心都放在批阅文件、开会和听汇报上,不能深入基层了解掌握第一手情况和资料,其决策必然导致官僚、武断和想当然。《观察报告》显示,领导干部走访慰问、接待来访、谈话和调研等室外活动比较少,通常占有周工作时间不足20%。这从量化的数据上也体现出,基层领导多以听汇报、看报告为主,而不能脚踏实地深入基层一线的现实,这与时下传说的,很少看见领导干部下基层的现状相符。
“忙”着接待上级。《观察报告》显示,领导干部用于“陪同上级领导或本行政区域外的来访人员视察调研、参观考察等接待活动方面”的时间占到周工作总用时的9%。更值得注意的是,领导干部“走访慰问”、“接待来访”和“谈话”一共占他们周总工作用时的5%。党委常委这一政府部门重量级的领导,周均陪同时间为4.80小时,党政“一把手”周均陪同时间为6.25小时,而用于走访慰问的时间平均为0.44小时。仅从时间上看,两者反差也非常大。通过时间对比还可以发现,职位越高的干部用于陪同的时间越长,而与群众打交道的时间似乎越短。
时下,接待已经上升为一项工作,成为上下沟通、平级交流、跨地区学习的一种工作方法。曾兵以为,从目前的某些现象来看,接待已经变味成另类腐败。上级检查指导更注重于听到下级官员天花乱坠的说,看提前准备好的演出,以“钦差”的身份拿下面人的“孝敬”。至于平级交流和跨地区的学习,官方流行称之为“学访”或者“考察”,学经验很关键,访美景更重要,学访或考察早已成为变相旅游,否则,何来夫人替局长外出“考察”、天价招待省巡视组的闹剧?陪同上级领导实打实,下去走访慰问走马观花。大家都明白,只是不说罢了。
《观察报告》的有关数据统计说明,基层县处级领导干部的主要精力,大多陷于会海、文山和各类接待陪同之中,而党政“一把手”的“三多三少”现象更为明显。曾兵以为,这样的现象有其客观原因,某种程度上讲,或许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这种工作方式也必然拉大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干群关系,也是群众认为领导干部高高在上的一个因素。正如《观察报告》中提出:如何改进领导干部的工作方式,拉近党群、干群关系,化解党群、干群之间的距离感、疏离感,是今后党的建设乃至国家政治建设中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曾兵以为,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除了法律、法规、制度、纪律等手段之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领导是否重视,决定于“一把手”的态度和决心。从近年发生的一些事件可以看出,凡是“一把手”有指示的,凡是主要领导有表态的,凡是引起各级领导重视的,事态很快得到控制,问题很快得到解决,矛盾很快得到化解。三年前的贵州瓮安,由于各类矛盾激化最后导致发生震惊全国的“瓮安事件”,而三年后的今年,农民可以到镇政府的大院里晾晒粮食,可见,领导的重视决定着结果。曾兵在想,领导很忙、很累,但是不是忙到了点儿上呢?或许,这才是基层领导干部工作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