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報導,18歲的施華茲原本能上長春藤學校,但他就是看不到其中的價值。他被康乃爾大學錄取,但後來選擇進入學費全免的紐約麥考利榮譽學院就讀。
施華茲說,如果加上獎學金和申請就學貸款,他的家人能負擔康乃爾大學的學費,但他想當醫生,而私立醫學院每年超過4萬5000元的學費投資更划算,沒有必要一年花超過5萬美元取得學士學位。
隨著就學貸款違約事件攀升,加上大學畢業生很難找到工作,愈多愈多學生認為,比起念精英學校,念學費較低的學校也能取得相同學位文憑,又不會負債。
據學貸業者沙利美(Sallie Mae)公司調查,在2010-2011學年,來自年收入逾10萬美元家庭的學生中,有22%就讀公立的兩年制學校,高於一年前的12%。
各種所得水準的家庭也因此省下9%的學費,平均近2萬1900元。
但這種策略也有風險,因為企業較常到一流大學徵才,精英學校文憑也能提高就業和申請研究所的機會,而且如果公立學校學生太多,學生常難以搶註冊到必修課,很難在四年內畢業。
例如,20歲、住在加州的葉傑西選擇進入柏克萊加州大學就讀,而非史丹福大學,因為前者是州立大學,當地學生的學費約近1萬5000元,遠低於史丹福大學的逾4萬元。
但他始終選不到某些人滿為患的課程,例如西班牙文,因而擔心能否如期畢業。
最近可取得的資料顯示,2006年進入柏克萊加大就讀的學生,71%能在四年內畢業,而史丹福大學接近80%。但私立大學的學費較貴,也會增加負債。
學生補助網站Fastweb.com發行人坎特洛維茲說,今年畢業生平均每人申請的貸款金額達到創紀錄的2萬7200元;比較之下,第二季美國平均每人負債高到逾4萬7200元。
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的John J. Heldrich人力發展中心董事范宏恩指出,畢業生的出路決定於其主修課程、能否把握人脈網絡和實習機會的優勢,而非學校出身。
19歲的皮爾森則懷疑自己婉拒波士頓學院、就讀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的決定是否正確,因為同班同學的學術能力參差不齊,許多課程也都由研究生教課,而非專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