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温儒敏教授党报撰文:中国所有的大学都患五大“重病”
温儒敏教授党报撰文:中国所有的大学都患五大“重病”
2012/2/23 15:02:49 | 浏览:1981 | 评论:0

  近日,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撰文,痛批中国大学的五大“重病”。

温儒敏教授党报撰文:中国所有的大学都患五大“重病”
温儒敏(资料图)

“一病”: 市场化

  进北大校园看看,太热闹了,到处都是广告横幅,什么班都可以进来办,而且很多都是老板班、赚钱班。谁有钱都可以在北大找到讲台。弄得大学生刚进来就心急火燎,急于找各种赚钱门道。

  国家投入不够,这是关键问题。学校要自己去赚钱,不少大学只好不断扩招,靠获取学费来维持运行。还有就是“创收”,学校的商业气氛越来越浓,越来越世俗、庸俗。

  中国有这么多好的年轻人,为什么培养不了?现在名教授都不教本科。为什么?全部为自己的利益去了。师资外流严重,有些院系教师的收入,可能比基础学科教师的收入高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一部分老师多拿一些钱无可厚非,问题是不能没有管理,否则有些教授可能就是为钱上课。学校成了市场,人心搞得很势利,什么时候能让北大重新找回“博雅”的气氛呢?

“二病”: “项目化生存”

  没完没了争做各种项目,特别是那些很可能只是泡沫、没有多少学术价值的项目,实在浪费人生、浪费资源。年轻的老师不申请项目是不可能的,因为现有学术生产管理体制有量化要求,特别是理科与工科的研究,往往就是通过项目来实行的。还有就是追逐利益,项目都有钱,有些老师就是奔着钱去申请项目的。

  现在学术腐败严重,假成果、假学问遍地都是,学术会议、成果鉴定、资格审查、项目审批过程普遍玩手段走过场,吃喝、游玩、送礼、拉关系、做交易反倒成了实质内容。很多人当上教授就整天过“项目化”生活了,很少给本科生上课。我这学期来山东大学,给文学院的本科生上课,本是分内的普通事情,没想到此间报纸还当做新闻专门报道。

  现在社会以实用技能为标准收罗人才,舆论更被市场的泡沫所左右。人们为谋生而学习,没有内在的事业冲动,上大学无非是毕业后好在人才市场上找到买主,卖个好价钱。这种短视的观念严重挖空大学文化的基石,腐蚀现代精英的人格品质。

“三病”: 平面化

  大学合并,对上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分工狭窄、体制封闭、低水平重复、小而全的高校办学模式,尤其对打破多年的利益集团化、沼泽化有好处,利于“清淤消肿”。但许多大学合并,就是贪大求全,失去个性特色,平面化、均质化。

  吉林大学几乎把长春的主要几个大学全都合并了,规模之大令人感叹:不是吉林大学在长春,而是长春在吉大了。于是吉大自己原有特色淡化了。武汉原来有个水利学院,还有个测绘学院,都是非常有特色的,我上中学时就知道,现在合并到武汉大学了,文章发表的指标上去了,可是特色也不见了。北大幸亏没有和清华合并。

“四病”: 官场化

  现在按照官场那一套给学校管理人员套行政级别,学校也有所谓副部级、正厅级等等之分,助长了学校的官本位风气。政府部门有些上不去的官员,就去大学做校长、书记,不懂业务,很难进入状态。

  大学官场化,谁当领导谁就得到更多资源,只要有一官半职,地位就比教授、老师、学生要高,甚至动辄可以决定他们的命运。以致有的教授也争着去当处长,有点可悲。在这样一个体制下面,怎么可能有“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风!

  说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往往谁强势谁就是真正的“一把手”。官本位造成人身依附,造成知识分子丧失独立的思想和判断,失去头脑,失去灵魂。

“五病”: “多动症”

  过去搞运动,反复折腾,是“多动”。现在也“多动”,不断搞什么“战略”、“工程”之类,名堂、花样让人目不暇接。意图可能是好的,可是效果值得怀疑。

  教育有滞后性,不能老是变动。有些试验要跟踪多年才能下结论。比如北大搞实验班,搞了几轮,搞不下去了,也没有总结,我称之为“无疾而终”。接着又搞“元培学院”,弄到现在全国都在摹仿。北大本科教育还是比较成功的吧,为什么要大动干戈?

  上级主管部门为了显示政绩,搞“教育的GDP”,所以“多动”。但学校应当有自己的主心骨,尽量抑制“多动”。我担任北大中文系主任9年,全国大学的中文系几乎全都“升级”为学院了,我说不必去跟风。

  在许多情况下,改良比改革更切实。办教育和办工厂不一样,教育需要积累,不宜变动太过频繁。我们把“守正”放在“创新”前面,是想说明继承优良学术传统的重要性、基础性,不赞成浮躁的教育“大跃进”。我们能做的不过是要坚守最基本的人文道德精神,并且将之付诸积极的建设。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75]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351]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388]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17]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22]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477]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474]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471]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37]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2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