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48歲清華新校長陳吉宁就職演說:大學不在“大”而在“學”
作者:马海燕 | 2012/2/24 6:47:45 | 浏览:2800 | 评论:0

48歲清華新校長陳吉宁就職演說:大學不在“大”而在“學”


清华大学新任校长陈吉宁20日发表就职演说时表示,大学的根本不在“大”,而在“学”,在于学生、学者、学术、学风。

    48岁的陈吉宁20日出任清华大学校长。

    陈吉宁认为,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场所,更是培养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之所在,是铸造灵魂的地方。办大学要以“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术为基”、“学风为要”。

    陈吉宁所说的“学生为本”即育人是大学的原初使命和根本任务,“本立而道生。忽视了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大学就会迷失方向,最终失去存在的价值”。

    在提到“学者为先”时,陈吉宁引述清华老校长梅贻琦的一句名言,“我们的智识,固有赖于教授的教导指点,我们的精神修养,亦全赖有教授的点拨”,认为没有善于治学育人的一流教师,就没有一流的大学。

    陈吉宁说的“学术为基”是指研究是现代大学最重要的特征,它使大学成为社会探寻未知世界的重镇。学术导向,始终引领着大学不断创新,“日日新,又日新”。

    陈吉宁强调“学风为要”时说,学风是大学文化底蕴、办学理念和治学态度的集中反映,一流的大学,必先有一流的学风。他引述原国务院总理、清华校友朱镕基为该校的题词“水木清华,春风化雨”,告诫学生优良学风,润物无声,激励师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

    陈吉宁诚恳表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几代人前赴后继的不懈努力,绝不能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更不能片面追求各种大学评价的量化指标,而要深入探究大学的本质,正确把握办学规律和要素,注重内涵建设,着力提高发展质量。

中组部称新校长具五大素质

  对于新校长,中组部和教育部都表示了厚望。李智勇指出,陈吉宁同志是从清华大学成长起来的优秀中青年专家和领导干部。

  他总结了陈吉宁胜任清华校长职务的五方面素质。首先是政治素质好,有较强的大局意识,熟悉高校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等主体业务和学校情况。

  其次,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治校办学理念清晰,创新意识较强,有国际化办学视野。

  作为中青年领导干部,陈吉宁的工作有闯劲,处事果断,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作为学者,他治学严谨,在环境系统分析领域取得了不少学术成果。

  最后,陈吉宁工作勤奋,精力充沛,作风正派,原则性强,团结同志,要求自己比较严格。中央认为,陈吉宁同志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是合适的。

  袁贵仁也认可了陈吉宁这些素质,认为他工作作风朴实,为人正派,要求自己严格,深得清华大学领导班子、老同志和广大师生员工的信任,希望他能团结带领全体班子成员和全校师生员工,发扬清华大学优良传统,在清华大学新百年的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

  新掌门陈吉宁

  当校长不一定是院士

  这些年来,北大、清华、人大这些知名院校似乎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校长都是由院士担任,可清华这次新百年的新校长却是一反常规,由刚满48岁,而且还不是院士身份的陈吉宁接任。在网络上,关于新校长陈吉宁的报道非常之少,这不由让人好奇,新校长陈吉宁到底靠什么折服了清华师生?

  他是个地道的清华人

  陈吉宁从1981年进入清华大学本科求学至今,除了中间10年留学英国外,全部都是在清华校园中度过,有20多年之久,是个地道的清华人。

  陈吉宁在1988年到英国留学读博士,毕业后留在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当助理研究员。到1998年,经过几番考虑,陈吉宁决定回到清华大学,这时候离他出国正好10年,“现在的发展也证明了选择的正确”。

  对于新校长是从内部领导班子里提拔,清华师生都表示出了欢迎:“陈校长作为常务副校长,一直在清华工作,了解清华,也不需要过渡和熟悉的阶段。”

  突破传统思路盖新楼

  陈吉宁归国以后的发展可以用“一帆风顺”来形容,一回到清华大学就成为副教授,一年后就成为了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

  为什么舍不得陈吉宁走,因为这个“海归”新主人给环科系带来了新面貌。现清华环境学院院长余刚教授当年是陈吉宁的搭档,陈吉宁作为系主任时,他是副主任。余刚告诉记者,陈吉宁归国一年时,正好遇到系里换届,而且环科系也正处于需要改革的重要关口。虽然陈吉宁当时在系里工作时间不长,但是他有10年的海外经历,对发达国家的教育系统非常熟悉,老师们都对其寄予厚望,认为他能成为推动教学改革的不二人选,“而且陈吉宁在清华求学时期就是系的学生团委书记,工作能力得到大家的肯定”。

  果然陈吉宁上任后就在队伍建设、本科教学改革、科研项目组织上做出突出的成绩。余刚对他的评价是:工作思路清晰、着力重大目标、善于团结集体并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当年一个制约环科系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教学楼空间的狭小,可是如果要盖新楼又需要很多资金投入。让余刚印象深刻的是,陈吉宁突破了传统等学校批钱的思路,找到了中意合作的智能楼项目,由意大利出钱,清华出地,将环境学院大楼设计成充分利用太阳能、自然光的绿色节能生态示范楼。这一办法,不仅促成环境学院早日有了新教学楼,而且让这幢楼成为了清华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每年接待很多人参观。

  获一致拥护成为校长

  也就是因为陈吉宁作为系主任时的突出表现,让清华原书记陈希注意到了陈吉宁,陈希曾多次在院士钱易面前夸奖陈吉宁,认为他的工作开展得非常有特色,是个很有能力的年轻人。所以,虽然系里依依不舍,陈吉宁还是在2006年被提拔为副校长,并在次年,成为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兼清华大学秘书长。

  作为常务副校长,陈吉宁主管学校的方方面面,钱易透露,校办主任也曾经评价,这是最忙的一个校领导,也是最好打交道的领导。陈吉宁与人相处总是给人儒雅、亲和的感觉,钱易评价:“不论他是系主任,还是当了副校长,每次我们遇到交流都非常愉快,因为他也是一个直率的人。”

  为了给顾秉林校长找接班人,中组部来到清华做过几次调研,据透露,陈吉宁都得到了一致的拥护。“当时领导班子有个共识,希望能在清华本身的领导班子中提拔。”

  作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在钱易看来,陈吉宁有三方面素质可以胜任清华校长。首先,清华作为一个综合性大学,需要文、理、工、医、社会科学等全面提高,而陈吉宁在清华工作多年的经历和阅历,意味着他有这个全局观;其二,钱易认为作为清华校长,必须有很强的和各方面人物打交道的能力,而陈吉宁的交流能力也很强,有很好的人缘;其三,清华校长也应该有很强的业务能力,陈吉宁一直对从事的环境治理领域有很新的观念,也一直坚持带研究生。

  当校长不一定是院士

  年仅48岁,就成为清华的校长,让陈吉宁成为清华近三十年来最年轻的校长。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名校长并不是两院院士。而这些年来,人们似乎越来越习惯北大、清华这类名牌大学的校长都是由院士担任。

  钱易透露,由于这事,也给她带来一些“压力”。有一些考虑到此事的老师找到钱易,让作为同一领域的工程院院士钱易能不能推荐陈吉宁申报院士,弥补这一缺憾。“院士的甄选工作是非常复杂的,我没有把握去做。”钱易为此也跟陈吉宁交流了意见,当时陈吉宁和她说了一句话:“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做校长),就不能再多考虑其他。”钱易听到这句话非常感动,她了解,一旦成为了校长,其实会为他评选院士增加无形的压力,让他的评选变得困难很多。因为舆论很容易误认为校长当上院士是因为官位对评选造成的影响,评委反而可能避嫌。“我感动的是,他很清楚形势,依然下定了这个决心,甚至做出了舍弃的打算。”

  钱易同时也和原教育部部长、现任工程院院长周济沟通过此事,周济当时也和钱易说,当校长不一定要是院士,而做好一个校长有时候比当院士更加重要。

  不是院士的身份做校长,目前已经得到清华大部分人的认同。余刚认为,教育界完全需要转变观念,校长和院士是有不同分工的,比如西方大学都是采取职业化校长制度,校长专心于大学管理工作,而不用分心其他工作。所以院士只是意味着学术水平,并不代表管理学校的水平,而校长更重要的是能管好学校。

  ■履新发言

  提出学者为先

  在陈吉宁第一次身为校长的发言里,他回顾了清华百年的历史,对老校长顾秉林的帮助做出感谢。“多年来,我一直得到顾校长的关心、指导和帮助,也深切感受到他对清华的赤忱热爱和鲜活的办学治校理念。在此,我要向顾校长致以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作为新百年历史起点的新校长,陈吉宁感觉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于上世纪80年代进校,学习在清华,成长在清华。在座的很多老领导、老教师给了我悉心教诲,很多同龄人、年轻人给我以帮助启迪,很多学生给我以青春激情,激励我做一名合格的清华建设者和清华精神践行者。”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清华人百年来矢志不渝的共同追求,也同样成为陈吉宁的历史责任和重担。在上任发言中,陈吉宁谈了对大学的理解。“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场所,更是培养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之所在,是铸造灵魂的地方。因此,大学的根本不在‘大’,而在‘学’,在于学生、学者、学术、学风。”

  基于此,他向清华大学的中层干部和师生代表说出了自己的四条办学理念: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术为基、学风为要。

  ■反应

  老师

  “清华模式”被认可

  清华党委副书记史宗恺老师在会议结束后表示,这次清华校长的提拔过程,依旧是和前几次一样,从清华原有的领导班子里提拔。不同于很多学校从外校调配,这已成为了一种“清华模式”,中组部这次任命,也体现了对“清华模式”的认可,这样可以保证学校工作顺利地继续进行。

  他透露,由于大学校长一直没有明确的退休年龄。所以今年67岁的顾秉林校长是主动提出退休申请。虽然退休了,顾校长仍然会参与物理系的教学研究工作。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145]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514]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551]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576]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674]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637]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634]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632]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791]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881]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