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大陆评述
关键字  范围   
 
警惕中国改革被潜规则扭曲 - 防止真改革被假改革搅了局
作者:侨报评论员 | 2012/3/14 1:30:51 | 浏览:2324 | 评论:0

  一场范围更广阔的社会改革也亟需提上日程,这需要每个人的参与。但事实上,中国即便到了近代也始终是国家强社会弱的格局,这导致人们缺乏公共意识,习惯按照自己的逻辑与利益行事,对不会增进自己利益的公共事务采取高高挂起的态度。

  11日下午,将近收官的中国“两会”迎来重头戏:“两高”(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向全国人大会议报告上一年度的工作。两份报告均涉及贪污腐败案件的审理情况。

  根据报告,最高法院去年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2.7万件,判处罪犯2.9万人;最高检察院去年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2567件44506人,人数同比增加1%,其中贪污贿赂大案18464件,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524人(含厅局级198人、省部级7人)……

  数字是抽象的,同时也是枯燥的。作为民众关注的热门话题,每年“两会”反腐败都被大书特书,但话题说久了,在一部分人看来,难免产生“疲劳感”,甚少关心,熟视无睹;或者走向另一极端,只看到查出的案子越来越多,甚至连有些办案人员也被拉下水,“越反越腐”了,由此质疑反腐成果。事情分两面看,查出的案子多了,未尝不是司法机关办事效率提升、工作力度加大的体现。问题在于,腐败蔓延多年未能得到有效遏制,究竟是制度不给力,还是有其深层的原因?答案是后者,那就是遍布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潜规则,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却在实际上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转。

  一个显见的事实是,不仅官场上,各行各业都有潜规则:做手术的病人要给医生红包,医生为了拿回扣要狠宰患者;家长想让孩子在学校得到多一点关注,就得好好“孝敬”老师;女明星要想获得好角色,就要舍得“献身”……似乎每个行业都有一套被业内通晓且默许的潜规则,像江湖暗语,令各种本来天经地义的事,在潜规则面前变得面目全非。如果不提前用金钱或者其他好处“打点”相关人士,就会有一面看不见的玻璃墙挡在前面,令人百般为难。许多腐败案件就是在这或明或暗的交易中产生。

  环视整个社会,中国其实并不缺规则,缺的是遵守规则的自觉性,没有有效的监督,导致规则形同虚设。另一方面,现有的法律法规要么存在漏洞,要么违反的成本很低,让一部分人可以有恃无恐地轻松绕过甚至直接冲击,也刺激了潜规则的产生。这些多如牛毛、莫名其妙并且会产生新变种的潜规则,让每个人都感觉很累,加重了社会运行的成本,像镣铐一样束缚着社会健康发展。究竟还有多少潜规则尚未浮出水面,人们除了迷茫只有无奈。说到底,潜规则大行其道是社会的病态,受伤害最大的还是普通百姓,将其根除已经刻不容缓,如果任由其泛滥成灾,必然导致道德沦丧,官场腐败,也拖累改革的步伐。

  谈及改革,本报近期亦曾就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有过论述。现在,一场范围更广阔的社会改革也亟需提上日程,这需要每个人的参与。但事实上,中国即便到了近代也始终是国家强社会弱的格局,这导致人们缺乏公共意识,习惯按照自己的逻辑与利益行事,对不会增进自己利益的公共事务采取高高挂起的态度。这也是为什么面对不合理的现象,比如各种潜规则,虽然深受其害,但多数人还是会默默承受而不会想去改变它。

  改革必然会付出代价,需要人们摒弃这种个人的得失;需要有为权利而斗争的勇气,积极行动,争取公共利益;需要更多的精英站在前沿,为破除各种潜规则而努力,为建立公民社会摇旗呐喊。

  建立公民社会、破除潜规则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设计,也需要自下而上的觉醒,这是改革不可或缺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只有破除各种无形潜规则的牵绊,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也才能进行得更顺利,才有走向成功的希望。

  防止真改革被假改革搅了局

  客观地说,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社会利益的碎片化,导致了改革的碎片化现象泛滥。正是改革的碎片化,为下一轮改革设置了新障碍和阻力。在人人都在谈改革的今天,尤其需要防止真改革被“假改革”搅了局。

  正在北京召开的“两会”上,改革呼声再度高涨。从温家宝施政报告70次提到“改革”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毫不避讳抨击“不改革”;从地方大员记者会上大谈“改革思路”到媒体、学者大声疾呼“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今天的中国似乎比任何一个时期对“改革”寄予的期待更强烈,更急迫。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社会从上到下,对“要不要改革”已经达成共识,当前的问题不是要不要改革,而是怎么改,从哪里寻找突破口,如何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和阻力,改革的最终目标和遵循的基本原则又是什么,高层对改革有没有排出一个轻重缓急的秩序来等。

  综观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人们不难发现,其实中国的改革始终没有停止过,尤其是最近10年中,“改革”活跃在每一个行业领域、每一个地区,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工厂和村落,没人不渴望改革,没有人不谈论改革,没有人承认自己不是“改革派”,当然,也没有人不怕自己被指责为“不改革者”。

  由此则导致了另一个问题的出现:由于官方力主改革、全民需要改革,改革是一条明线,成了一面大旗,于是,有人就只是空谈改革,根本不行动;于是,有人就干脆扯着改革这面大旗,干出一些损了公众利益、肥小集团利益的事,借改革之名行了保护既得利益之实。

  同时,由于人人都在谈改革,人人都有一个从自己利益出发的改革主张,于是,所有改革,在设计时看起来很美,一旦动作起来,问题全暴露出来了。人们发现所改的并非自己想要的,改革似乎走样了,不彻底了。于是,要求再改的呼声高涨;于是,抱怨甚至暴力全来了。

  正如有人所言“30年来的中国像一个建筑工地,也像一个改革的试验场”。很多改革政策和措施或因为考不周,匆匆推出,或因受某些利益集团裹挟,最后沦为被外界指责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补漏式行为,或者“巧取豪夺”式政策。

  客观地说,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社会利益的碎片化,导致了改革的碎片化现象泛滥。正是改革的碎片化,为下一轮改革设置了新障碍和阻力。

  因而,在中国社会进入初步富裕和全球化竞争时代,中国的改革是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整体要求,必须将之放在国家和全民族整体利益上考量,既要防止在改革中外部势力损害了国家和民族利益,也要防止不同群体的碎片化利益对改革的分割和瓦解。

  当前的改革,首先要厘清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必须有一个高瞻远瞩、顾全大局的规划,以及一个脚踏实地、有条不紊的实施计划。要允许各利益群体充分表达意见和建议,但决策者不能被争议搅乱,被民粹绑架,需在纷繁的争议中,拨云见日、辨识真相、摸索规律、发现真理、找到突破点。可以一点突破,也可多点突破;可以一地试验,也可多地分头蹚路,急不得,也慢不得,而决不能将改革搞成一场一哄而上的运动。

  其次是必须防止公权力掌握者或强势利益集团,借改革之名行谋私利之实。不能将“改不改革”当作利益交换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和反腐、反暗箱交易、反钱权交换必须并举。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反腐,两手都要硬。防止真改革被“假改革”搅了局。

  如果说30多年前发轫于安徽小岗村的改革,其主要目标是推动经济发展,解放生产力,那么今天的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以“求索社会公平,走共同富裕之路”为目标和出发点,将是否公平作为辨识改革真伪的依据,将绝大多数老百姓生活是否幸福作为衡量改革成败的标准。既不奢谈改革,也不盲从改革,更不人为夸大改革的难度。真正的改革不会危害社会的稳定,只有假改革才会造成社会动荡。

相关栏目:『大陆评述
上海比北京文明,但不及北京有文化 2024-11-06 [362]
破“四唯”、“五唯”后,评职称变简单了吗? 2024-11-06 [343]
新中国75年出国留学大事记(1949年-2024年) 2024-10-06 [920]
现存的国自然基金申请书的歪风邪气有哪些? 2024-09-22 [308]
35岁副教授:科研没劲,不如当官 2024-08-27 [532]
被“双开”的李佩霞, 揭开了女官员群体的一个内幕 2024-08-25 [493]
中国最早的人是谁?云南元谋人?北京人?其实都不是!因为专家说...! 2024-08-20 [630]
大学生最佳就业城市排行榜出炉,杭州排第三,南京排第八,第一名真的实至名归! 2024-08-21 [616]
被官媒点名批评的4所大学,毕业证形同废纸,每年大量学生被坑! 2024-08-18 [294]
高校每次改革从不触碰行政人员,只拿教师开刀! 2024-08-18 [309]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