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不断实验保鲜新技术
一罐放置10年而油水分离的奶油酱,一袋历经两年、近乎“石化”的果汁软糖,还有若干块保存1年后口感“劲道”的小蛋糕……食品学家里奇·哈特尔的办公室里随处可见这些失败的实验品。
这位威斯康星大学教授是全球众多食品学家之一,他们实验各种食品保鲜新技术,试图寻找令食品永不变质的“长寿”秘方。
“高寿”食品
出于战时特殊需求,军方致力开发长期保存不变质的食物,进而激发不少民用食品保鲜技术创新,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高寿”食品。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最近宣布,研制出一种保质期4年的面包布丁。美国国防部也不甘落后,新开发一种重糖重油蛋糕,自出产之日起5年内均可食用,并保持松软口感。
延长甜品保质期格外困难。无论蛋糕还是糖果,存放短时间后往往分离、腐败为淀粉和糖水。食品学家在甜品领域取得上述进展令人鼓舞。用于烹制前菜和正餐的食品保质期有望进一步延长。
或许,不久的将来,消费者每个月采购一次食品就足够?食品学家希望通过有效延长蔬菜水果的保质期,大幅削减食品开支,进而缓解收入有限人群的经济压力。
美国午餐肉名牌“斯帕姆”出奇的“长寿”。尽管所标注保质期为2年,但公司研究部门副主管菲尔·迈内瑞斯称,一罐密封良好的“斯帕姆”午餐肉最长保存15年也能食用。
尽管保质期不短,但“斯帕姆”午餐肉的口味难与新鲜食物相提并论。如今,市场上出现更多食品,不仅保质期明显延长,口感也显著改善。例如,近年来出现的真空包装金枪鱼,保质期与传统罐头产品同为两年半,但口感显然更为鲜美。
这得益于新一代食品学家对“可食用”标准的不断完善。在他们看来,延长食品寿命与保持口感同等重要。
“超级三明治”
早在2002年,奥利基斯科与同事初次尝试改善军用食品口味,推出号称“不可摧毁”的“超级三明治”。
这款三明治外形好似一个切片面包制成的“信封”,里面塞满意大利腊肠或烤鸡等馅料,室温下无需冰箱冷藏保质期为3年到5年。
若试图延长某种食品寿命,要么掌握湿度,要么隔绝空气,甚至还得控制微生物生长以防止霉变。制作一个长寿三明治,可谓食品保鲜“终极挑战”,必须兼顾上述三方面。
一个美味的三明治,面包松软干燥,馅料鲜美多汁。由于面包和馅料的保鲜目的截然相反,延长三明治寿命的技术要求格外严苛。为防止水分渗入“面包信封”,奥利基斯科和同事在馅料中加入能够锁住水分的甘油和山梨醇。他们还在三明治中加入可食用高分子膜。这层精致的薄膜能够有效隔绝水分的渗透和挥发,为人食用却全然不被察觉。
为有效隔绝空气、缓解氧化,奥利基斯科等人对“超级三明治”的包装大做文章。他们不仅在包装中放入袋装嗜氧化学剂,还用聚丙烯和金属箔制成的多层材料充当外包装,达到减少氧气和隔热双重目的。
“超级三明治”最具创新之处是引用超高压灭菌技术。超高压灭菌不仅能彻底抑制微生物生长,还能保持食品原有口感和新鲜程度。奥利基斯科介绍,由于应用超高压技术灭菌,有望在不久将来为作战士兵配给含金枪鱼和蛋黄酱的三明治。
生存的钥匙
所谓永不变质的食品或许永远属于未来,但相关研究进展却关乎全人类饥饱存亡。
世界各地遭受地震、干旱或暴风雪等自然灾害袭击时,保质期长、易储存的食品是灾民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严重自然灾害导致大规模停电后,保质期长的食品是救济灾民的首选。美国南部2005年遭“卡特里娜”飓风重创,不少灾区居民以军队提供的作战食品为生。
日常生活中,长寿食品更有节能减排优势。能源价格日益高涨,依赖冰箱、冷柜储藏的食品市场前景有限,投资延长食品保质期是明智之举。
越来越多食品学家意识到,延长食品保质期不仅顺应市场需求,更影响人类发展未来。美国食品技术专家学会最近发布题为《今天、明天喂饱人类》的报告,分析可维持人类生存的食物前景。报告主要作者、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食品学系主任约翰·弗洛罗斯警告,如果没有可靠的食物储藏技术,可能难以满足全球70亿人口的饮食所需。弗洛罗斯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完善的食物流通和冷却设施,每年有30%的食物因为变质而浪费。
随着极端气候频繁出现,很难保证平衡的粮食产出,如何有效储存食品更值得人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