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杨福家:“中国需要一流的民办大学”
杨福家:“中国需要一流的民办大学”
作者:任涛 | 2012/4/3 15:28:51 | 浏览:3601 | 评论:1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是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核物理学家,20年前任复旦大学校长。12年前,他创造了历史,成为首个被任命为英国大学校长的中国人,并4次连任。近日,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20年来,我一直在做一流大学梦,从国内做到国外,再做‘中外合作大学’的梦,最近又有了一流民办大学的梦。今年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这更坚定了我的信念。”

杨福家:“中国需要一流的民办大学”
杨福家就任诺丁汉大学校长并主持毕业生学位授予仪式

杨福家:“中国需要一流的民办大学”
杨福家(左一)为研究生毕业的邓亚萍颁发毕业证书

杨福家:“中国需要一流的民办大学”
图为杨福家执掌的诺丁汉大学

一流民办大学什么样

  杨福家认为,一流大学不一定有大楼,但一定有大师,学生不一定交得起学费,但一定读得起书;师生共进,教学相长;教出来的学生不但博学、优雅,而且懂得如何做人,是始终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合格公民。最主要的是,当学生走向社会后会强烈地感受到:是大学改变了他一生!并学会了感恩,时刻想着回馈母校;成功后,不忘回报社会。

  早在今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时,杨福家对温总理说,希望在我们国家建立一所一流的民办大学。

  对杨福家这一夙愿,温家宝十分理解。他希望将来兴办的高起点民办大学不应只是一所。总理的话给了杨福家最大的鼓舞。他说:“我的发言不是凭空想,我和我的同道已经行动起来了,顺利的话,明年暑假就应该可以招生。”

民办大学不该是附属品

  杨福家说,美国之所以是头号强国,根本在于它是头号教育强国。在它的教育体系中,民办教育占了极重要的地位,顶尖大学前20位都是民办大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显示,到2010年,中国民办高校已有676所,占普通高校的24.83%,在校学生477万,占在校生总数的17.22%。

  民办大学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但它的地位却与之不相符。杨福家分析道:“现在的民办大学把‘三本朝二本走,二本向一本跑’作为一种追求,招收一本生的高校是一流的高校,二本是二流,三本是三流。造成这一错误倾向的根源不在民办高校,而在有关部门对高校的不适当的分类。”

  他说,现实是三本学生总感到“低人一等”,这违反了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育人的根本理念。我主张取消一本、二本和三本的分类方法。凡是能使学生找到自己火种的学校,能使大多数毕业生感到改变了自己生命轨迹的学校,就是高水平的学校。

做人第一修业第二

  在杨福家看来,一流民办大学之所以有着最强的生命力,在于其深刻认识到育人是教育的根本,因为“人的素质培养远比技能培养重要”。

  一位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华裔教授的话令杨福家难忘:“这是一所笃信素质教育的大学。所有本科新生都要学习一门为期一年、名为‘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的课程。对于其它以培育专业人才为导向的学校来说,花一年的时间阅读文化经典或许被看成浪费时间,但我认为这是我的大学生涯中最精彩的部分,因为我们都深刻地认识到:‘做人第一,修业第二’。”

  耶鲁大学校长莱文告诉杨福家,耶鲁基金库中雄厚的资金主要是校友捐赠的。一位中国学生毕业后事业有成,就给母校捐赠了巨额款项。有人责问他为什么不把钱捐给中国高校?他回答说:“是耶鲁改变了我的一生!”

  令杨福家难过的是,他担任复旦大学校长7年中,几乎没有多少校友捐钱给母校,倒是每年的毕业生中有不少学生离校前非但不感恩学校多年的培养,反倒是怒砸东西,看上去十分解恨。

  这种强烈的反差更坚定了杨福家在中国办一所一流大学的决心。尽管这位儒雅、自信的教育家已是76岁高龄,但他依然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依托住宿学院实施博雅教育

  从1996年第一次参加“国际大学校长协会”会议并当选为执行理事,到2001年获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世界为杨福家开了另外一扇窗户。从诺丁汉到哈佛、耶鲁,从普林斯顿到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学院,在几乎踏遍了世界顶尖名牌大学的校园以后,他发现,国际一流大学之所以能把育人贯彻始终,不仅在于实施博雅教育,还在于有科学的载体,那就是住宿学院。

  杨福家说,住宿学院和我们的学生宿舍不同。在那里,学生和一批被聘为导师的资深教授同院而居,同桌而食,经常聆听不同领域的讲座,随时能与名师讨论任何问题。有深厚学养的导师每天为学生零距离答疑解惑,引导年轻人发现自我,寻找头脑中的火种,并使不同的火种质疑、碰撞。导师视学生如子弟,学生视导师如良师益友。“在我访问过的住宿学院的首席导师家里,看到一个巨大的冰箱,里面可摆放几百份三明治,以方便登门拜访的学生。”

  尽管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中国的大学存在很大差距,但杨福家认为,只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育人尽心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敢于争辩、追求真理的品格,我们的一流大学一样可以教育出“全面发展的人,站在巨人肩上的人”。

  为此,杨福家心目中的师资队伍已经瞄向了下列人群:国内外具影响力的知名学者;离开领导岗位、热爱教育且有专业修养的党政官员;中国驻外使领馆的外交官(退休的大使、总领事等);经济、科技、文化和企业界及其它领域的成功人士;各领域领军人物;两院院士;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馆馆员中的知名学者和学术大家。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包振山、卢东祥、刘波:激发八小时外经济活力打造扩内需促消费长效机制 2025-08-12 [173]
许倬云走了,他曾喊话中国青年:我劝你们振作 2025-08-05 [286]
瑞士商会名誉主席:职业教育如何作为国家竞争力引擎 2025-08-05 [313]
梁文道:励志书读多了,人会变傻的! 2025-08-05 [268]
《陈志武教授:思辨能力才是核心能力,多数中国学生不善表达》 2025-08-05 [276]
耶鲁大学教授给博士新生的真诚建议:博士之路,选择与坚持的艺术 2025-08-01 [392]
张维迎:经济自由会带来政治自由吗? 2025-08-01 [438]
66届IMO中国全员金牌荣获团体冠军,满分学霸曾在北大蹭课韦神 2025-07-25 [756]
张斌:宏观经济学的多重困境和反直觉真相 2025-07-23 [737]
余永定:解析美国“大而美”法案 2025-07-23 [103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索菲说:留言于2012-04-19 02:37:45(第1条)
三流学生三流教授是难以创造一流大学的。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