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所简介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http://www.iet.ac.cn)为中国科学院直属战略高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能源、动力及与之相关环境等领域的研究。其前身系三元流动理论创始人吴仲华先生1956年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1980年正式建所。
研究所定位为:围绕工程热物理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研究,着力突破IGCC/联产、循环流化床、轻型动力、分布式与可再生能源的关键核心技术,创建并实现先进能源动力系统,为国家能源动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思想、创新技术和创新人才。
在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期间,研究所将聚焦于IGCC/联产系统及关键技术、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先进轻型动力技术的重点突破,并在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供能系统、新型燃气轮机关键技术、风能利用技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大规模空气储能技术五个方向上开展前沿研究。
研究所现设七个实验室(行政单元),全所共有各类职工和研究生近600人,现拥有国家能源风电叶片研发(实验)中心、国家风电叶片检测中心两个国家级实验室,及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风能利用(联合)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先进能源动力重点实验室、中科院轻型动力重点实验室四个省部级实验室,另有13 个与地方政府或大型企业共建的研发与工程中心。到2015年,研究所人员总数预计将达到1200人。
诚挚期盼广大海内外科技工作者加入,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研究所,创造辉煌未来。
二、应聘方式
应聘人员请直接将简历发送招聘联系人:
联系人:淮秀兰 博士、刘琦 博士
邮 箱:hxl@iet.cn;liuqi@iet.cn
电 话: 8610-82543108;8610-82543138;18600738081
三、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程研究所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2012年,52人)
四、高层次人才引进条件
(一)千人计划
1、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身体健康,不超过55岁;
2、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的专家学者或在国际知名企业担任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
3、入选后,根据申报的类别分为两种:
(1)长期项目。需全职回国在岗工作(每年在国内工作时间不少于九个月);
(2)短期项目。需与用人单位签订至少连续3年、每年在国内工作不少于2个月的工作合同,并明确合同期内工作成果知识产权的归属。
(二)青年千人计划
1、属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年龄不超过40岁;
2、在海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并有3年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
3、申报时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
4、引进后全职回国工作;
5、为所从事科研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在本学科领域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工作,做出过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在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或掌握关键技术、拥有重要的发明专利等,有能力带领团队在本领域开展研究并做出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成果。
(三)百人计划
1、具有博士学位,身体健康,不超过40岁(特别优秀的可放宽至45岁);
2、国内(院外)应聘的人员,在原单位应已获得研究员(教授或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位;海外应聘的人员,在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4年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
3、在本学科领域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工作,做出过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在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或掌握关键技术、拥有重要的发明专利等。
4、有能力带领团队在本领域开展研究并做出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成果。
5、入选后全职在岗工作(“百人计划”岗位执行期限为3-4年)。
6、恪守科学道德,学风正派、诚实守信、严谨治学、尊重他人,具有立足国内、面向世界,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而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
(四)创新人才计划:
1、研究员,身体健康,不超过45岁;
(1)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和较深厚的研究工作积累,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某一学科方向有较深的学术造诣,能组织和指导本学科领域的重大科研工作;
(2)具有指导研究生的能力;
(3)具有独立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近5年内,担任过国家级重要科技项目或等效项目中子课题项目的负责人;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3篇及以上高质量论文;
(5)任副研究员满5年,特别优秀的,对此任职年限可放宽;
2、副研究员,身体健康,不超过35岁;
(1)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能够带领或协助组织团队开展科研工作;
(2)国内应聘人员,在原单位已获得副研究员(或相当职位);或博士毕业并取得学位任助理研究员满2年;或博士后出站任助理研究员满1年;海外应聘者应具有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国外科研工作经历。
(3)承担或作为主要骨干参与过重要课题(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并做出较好的成绩,对本学科有较深入的了解。在本学科领域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做出过重要的研究成果,在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3篇以上有影响的论文,或有相应数量的授权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