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計畫於2013年5月在浦東的上海哈佛中心,開辦一個為期六天的「公民社會與非營利組織」課程。哈佛大學學者與波士頓當地的中國學生學者,日前就該課程發展的相關問題進行討論。哈佛艾許民主治理與創新中心主任塞奇表示,活動初期是以密集短期課程為形式,將來可能發展成承認學分的學期國際交換課程,希望藉此促進哈佛師生與中國學界交流。
哈佛豪澤中心討論中國課程與公民社會問題。圖為與會學者史東(左起)、狄蓉、塞奇及威勒。(劉奇峰/攝影)
與會學者提到目前中國非營利組織發展的問題,如中國目前民間社會動員的力量,主要還是宗教團體,缺乏多元化代表其他社會團體的聲音。而在目前威權體制下,國家對社會力的控制仍相當強大,可以隨時介入掌控。
與會講者指出,中國政府自己也成立了許多「影子非政府組織」,負責人由前政府官員擔任。另一方面,也必須注意有些人會用非營利機構來從事非法行為,比如說逃漏稅或黑社會活動等。而現存的非營利組織,超過半數遊走在法律邊緣的灰色地帶。
在中國要發展公民社會,波士頓大學人類學系主任威勒建議,不妨仿效德國公共知識分子哈伯馬斯(Habermas)的「咖啡館」模式,剛開始時,以非正式方式,營造一個提供社會各界進行理性思辨的公共空間,是很重要的第一步。
哈佛豪澤中心討論中國課程與公民社會問題。圖為與會的哈佛大學與中國學生學者。(劉奇峰/攝影)
學者們認為,目前另外一個主要問題是,在中國想發展公民社會或成立非營利組織的人士,許多都直接照搬美國或其他西方社會的模式,忽略了中國本土社會的歷史和傳統關注的議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中國當代社會發展的歷史中,找尋可能的答案。
哈佛政府系講師狄蓉以她對日抗戰時期的研究為例,指出中國社會向來對慈善活動與醫療照護最關切。在抗戰時期,當時的國民黨政府與商人在這個目的下也能展開合作。豪澤中心主任史東則舉在中國從事未成年人與農民工權益保護的律師佟麗華為例,建議不妨可以由這些現存的社會維權活動與組織作基礎,慢慢將公民社會的種子拓展到其他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