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科学家发现导致人类改变性别新基因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科学家发现导致人类改变性别新基因
作者:孝文 | 2012/5/1 12:27:48 | 浏览:2786 | 评论:0

  受到这种情况影响的人表示,他们会体验到与非生物学性别相符的幻觉乳房或生殖器

  科学家称,他们已经发现一种新型人类基因,该基因既不属于男性,也不属于女性。这种基因会令拥有它的人感觉到自己长有与自己的性别相反的“幻觉生殖器”。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科学家发现导致人类改变性别新基因
维兰努亚-拉玛钱德朗表示,他已经发现一种新基因

  一群拥有以前未查明的“不相称性别改变(AGI)”基因的人表示,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从男性转变成女性,并会进行相反方向的转变。据一位受人尊敬的神经学家进行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双性人在性别转换阶段,都会体验到与非生物学性别相符的幻觉乳房或者生殖器。”为了这项研究,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脑和认知中心负责人维兰努亚-拉玛钱德朗教授和他的学生劳拉-凯西与32名来自一个在线双性论坛的人见面。

  他们中一位受到这种情况影响的人告诉研究人员:“如果我处于男性模式,当我看到有人在哭时,我将更多想到的话是‘变得更像男子汉吧’,而如果我处于女性模式时,我更常想到的话则是‘哦,亲爱的’。”另一名女性说,“有时候半夜醒来,我会认为我有阳具”,或者我没了乳房。她说:“我经常会因此泪流满面,我无法起床,因为一旦起床,我就会弄明白这一切都不是真的,这只是我的潜意识在捉弄我,因此我会躺在床上痛哭流涕。那种感觉很奇怪,因为正常情况下我甚至并不希望自己拥有阳具。”

  在这些被调查的人员中,有11名女性,21名男性,大约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性别改变是有预兆的。大部分人说他们每周都会转变一次,有14人称,他们的性别每天转变1或更多次。论文作者表示,他们的初步研究发现“在人类性特征的两个极端尽头(男性和女性)之间,是我们了解很少、研究很少的含糊不清定义性取向的一段范围,它占人类境况的很大一部分,但是却无法严格分类。”

  拉玛钱德朗博士说:“这些结果具有暗示性,但并非最终定论。我们必须排除这只是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异体或者个体只是在进行‘角色扮演’的可能性。没有确凿证据(激素水平波动或者大脑图像数据的物理证据),我们不知道我们正在处理什么。这是我们目前正在做的工作。”该研究还发现,拥有AGI基因的人还具有表里不一和躁狂症的倾向,科学家认为这与生物学基础有关。

  科研人员希望开始研究这种情况是否会随着睾丸激素等激素的增加或减少而显现出来。这种“性别状态交替改变”的证据出现在这个月的《医学假说》杂志上,题目是《交替性性别不协调:新型神经精神病学综合征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脑-性动态可塑性(Alternating gender incongruity:A new neuropsychiatric syndrome providing insight into the dynamic plasticity of brain-sex)》。

  科学家正在努力让这种新情形被认为是变换性别或者神经精神病情况的一个新种类,但是他们承认,他们还要进行更多研究,才能得出最终定论。拉玛钱德朗因研究人类智慧这个更加新奇的领域而闻名遐迩。他以前探索了复合感觉,这是人们感觉感知能力变混淆的一种奇怪情况。一些人能够品尝到字词的味道。另外一些人则能听到颜色,并感觉到声音。全球有几十万人受到这种情况的影响。没有确凿证据(激素水平波动或者大脑图像数据的物理证据),我们不知道我们正在处理什么。这是我们目前正在做的工作。”该研究还发现,拥有AGI基因的人还具有表里不一和躁狂症的倾向,科学家认为这与生物学基础有关。

  科研人员希望开始研究这种情况是否会随着睾丸激素等激素的增加或减少而显现出来。这种“性别状态交替改变”的证据出现在这个月的《医学假说》杂志上,题目是《交替性性别不协调:新型神经精神病学综合征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脑-性动态可塑性(Alternating gender incongruity:A new neuropsychiatric syndrome providing insight into the dynamic plasticity of brain-sex)》。

  科学家正在努力让这种新情形被认为是变换性别或者神经精神病情况的一个新种类,但是他们承认,他们还要进行更多研究,才能得出最终定论。拉玛钱德朗因研究人类智慧这个更加新奇的领域而闻名遐迩。他以前探索了复合感觉,这是人们感觉感知能力变混淆的一种奇怪情况。一些人能够品尝到字词的味道。另外一些人则能听到颜色,并感觉到声音。全球有几十万人受到这种情况的影响。

相关文章:『基因
『海外近报』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基因治疗实验无需再接受特别审查 2014-05-28 [2327]
『学人动向』 陈慰中10年前提出:“非典”来自转基因 2014-03-09 [2260]
『国内动态』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全中国转基因食用农产品只有一个,木瓜! 2014-02-06 [2426]
『生物医学』 转基因防褐变苹果有望在美国上市销售 2014-02-05 [2611]
『学人动向』 黄志澄谈转基因争论:不仅要科学理性 还要生态理性 2014-01-26 [2893]
『学人动向』 人大教授郑风田:转基因两大派争论无焦点 都是非理性 2014-01-16 [2724]
『学人动向』 饶毅约崔永元“喝茶”聊转基因 2014-01-15 [3402]
『百家论坛』 忽悠人的食品概念:无反式脂肪 非转基因 纯天然 2013-12-16 [2412]
『内外互动』 转基因赌局:用生命下注(视频) 2013-12-02 [3378]
『百家论坛』 教你鉴别转基因食品 & 人类爱吃肉 不是好兆头 2013-12-02 [5093]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全球首款「代孕机器人」亮相 引爆争议 教会如何回应这场科技风暴? 2025-08-15 [320]
认知刺激与音乐刺激:预防痴呆症的潜力 2025-08-13 [281]
天津大学校友团队:实现人类与肠道工程菌远程“对话” 开辟肠道健康监测与疾病治疗新路径 2025-08-12 [420]
Nature确认:1/4肺癌患者没吸过烟,背后竟是它惹的祸 2025-08-05 [681]
美国家庭掀起了“麻将在手,健康常有”的潮流建议中老年人以麻将社交保持健脑防老 2025-08-05 [396]
日本厚劳省批准使用AI的医疗器械,可基于脑回路客观诊断抑郁症 2025-08-01 [812]
谷歌突然免费开放"医生级"AI!医院连夜抢装,医疗界彻底变天 2025-08-01 [1231]
9种看似在“放松”,实则让大脑越来越笨的行为 2025-07-23 [690]
JAMA子刊:睡前刷手机的代价!成人睡眠时长缩短、质量下降,夜猫子风险更高 2025-07-23 [1377]
北大医学专家胡大一:睡觉,一个让你延长生命的革命性新秘方 2025-07-23 [72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