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林毅夫下月初卸任世界银行:回北大教书
2012/5/7 15:55:39 | 浏览:2036 | 评论:0

  担任4年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后,林毅夫将于下月初卸任现职,任满回国。

  中新社报道,他以一本书与华盛顿作别。去年年末,《解密中国经济》一书正式出版,旨在以“局内人”身份解读30多年来举足轻重的经济事件——中国崛起。

  2日,林毅夫在华盛顿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举行座谈,与众多专家读者讨论此书。会后他接受媒体采访,细述4年世行历程。

就任时机难得

  4年前的5月31日,林毅夫上午出席北大毕业典礼,下午就径直飞赴华盛顿就任,成为世行首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学家。

  如今回想,林毅夫坦言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是公认的顶尖职位,作为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能够出任此职确是难得的机会,个人的荣幸,“当然还是中国经济发展得好,‘水涨船高’”。

  在他眼中,2008年赴任之时又恰逢全球爆发金融危机,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挑战,身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可以“看到很多,想到很多”。

  “在世行可以用国际视野了解危机爆发的背景原因,然后思考应对之策,这对我个人尤其是对经济学家来讲非常难得”,林毅夫说。

推动世行反思

  带着对中国30多年经济发展的深入了解,林毅夫开启世行历程。4年任期里,西方对中国乃至亚洲经济的种种误读时常让他反思。

  例如,过去30多年,国际经济学界不时预测中国经济何时崩溃,但中国经济非但没有崩溃,反而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测中国经济崩溃都是著名经济学家,不能说他们不了解经济理论,关键是他们的理论有没有问题?”

  此外,早年间很多经济学家相信亚洲是最没有希望的一洲,认为非洲比亚洲有希望,拉丁美洲更有希望,结果却是亚洲国家经济普遍发展得较好,将拉美和非洲甩在身后。

  林毅夫说,这些误读让他联想到世行,进而推动后者反思,因为“世行的目标一直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解决贫困问题,多年来取得不少成就,但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

早就决定回北大教书

  今年3月,林毅夫在任内最后一次访问非洲,世行在官方新闻稿中称,6月1日任期届满后,林毅夫将返回他参与创办的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2日林毅夫一口证实此事:“回国后还是去北大教书,已经决定了,我来之前就决定了。”

  展望即将“重启”的北大生活,林毅夫说4年前自己以了解中国经济为主,即使试图了解世界经济,也是从中国视角出发,而今可以站在世界经济舞台,带着中国过去积累的经验了解世界。

  “我在世行这4年,看到全球经济从繁荣鼎盛到突然爆发危机,我想回国会后会更好地了解中国经济,也可以帮助国内学者及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国外的经验教训。”林毅夫说。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27楼的血色遗书:985夫妻用生命叩问的环保真相 2025-06-25 [191]
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再读格雷厄姆 2025-06-25 [142]
朱镕基之子清华演讲:犀利点评当前中国问题(深度醒脑) 2025-06-21 [247]
胡志华:国际供应链智能化趋势对我国影响及应对建议 2025-06-16 [340]
扎克·迈耶斯:全球监管合作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6-16 [331]
斯坦福教授大卫·拉伯雷:美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但也正如此,才取得了成功。 2025-06-11 [471]
梁文道:我们需要怎样的政治共识? 2025-06-03 [870]
经济学的四次革命 2025-05-28 [858]
《思考,快与慢》:一种不怕任何事的顶级思维 2025-05-28 [889]
教育资讯 | 纽约时报:美国教育体系的政治异化与改革突围 2025-05-27 [101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黄奇帆:今后10年,中国经济将发生5个历史性变化 :为了在外太空住,人们都设计过怎样的房子?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