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為挽救經濟大灑公帑,欠下國債的水平已接近法定上限,預料一個月後就會突破極限。在情況催人下,國會或考慮加快設法,避免國家的信貸評級受影響。
有線新聞網絡報道,聯邦國債上限本定在12萬億元,比政府目前借貸的總數只多出2110億左右,但財政部上周再次發行總值1230億元的債券後,政府可以周轉的空間進一步縮小。
外界普遍預料,國會將參考歷年先例,立法調升國債水平上限。自從1940年以來,美國已90次作此舉,其中單在2002年後就8次增加過國債上限。
國會如未能及時應付問題的話,聯邦政府有可能停擺,不過這仍非最壞的局面,畢竟政府在1995年時也有過同類經歷。
最令人擔憂的是,國家的實際借貸一旦超出自己所定的標準,一方面會拖累債券價值,影響國家的信貸可信度,另一方面像中國等持有大量美國國債的國家也會受池魚之殃。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最直接的方法是國會預先立法提升信貸上限水平,只是根據標準普爾最近一份報告,國會過往也有在欠債已突破上限後,才因應立法的例子。
標普該份報告指,如果國會未能及時立法的話,財政部必須透過其他途徑周轉資金,只是有關途徑選擇不多之餘,最多只可支持數周時間,長遠來說始終要靠國會解決問題。
財政部可以調動的資金中,包括了聯邦公務員在401(k)一類的計劃中持有的1130億證券,另外每月從「公務員退休和傷殘基金」暫調30億,或者出售政府總值160億的貨幣穩定基金,也可稍解燃眉之急,最後的一步則是出售房利美與房地美的債權。
不過專家形容,雖然「兩房」截至9月底的債權價值1650億,但以此套現並非善策,屆時會擾亂金融市場,違背了政府把「兩房」收歸國有的原意。
國會本定於完成健保改革立法後解決國債上限問題,但健保進程較預期慢,令問題拖延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