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美國“好奇號”登陸火星 華裔科學家鄒哲、劉登凱、陳艾倫、嚴正貢獻大
来源:世界新聞網 | 作者:陳慈暉 | 2012/8/7 4:36:14 | 浏览:7930 | 评论:0
 
美國“好奇號”登陸火星 華裔科學家鄒哲、劉登凱、陳艾倫、嚴正貢獻大
系統工程師陳艾倫(Allen Chen,音譯)擔任副領航,經歷「好奇號」進入火星大氣層後的「驚險7分鐘」畢生難忘。
 
美國“好奇號”登陸火星 華裔科學家鄒哲、劉登凱、陳艾倫、嚴正貢獻大
火星探測車車體的防冷設計採用JPL華裔資深科學家鄒哲的矽密封技術。(陳慈暉/攝影)
 
美國“好奇號”登陸火星 華裔科學家鄒哲、劉登凱、陳艾倫、嚴正貢獻大
擔任「好奇號」機器人操控工程師的嚴正。(嚴正提供)
 
美國“好奇號”登陸火星 華裔科學家鄒哲、劉登凱、陳艾倫、嚴正貢獻大
在設計、打造「好奇號」階段,擔任副總工程師的劉登凱。(劉登凱提供)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火星探測車「好奇號」(Curiosity),6日凌晨1時31分成功降落火星,是美國36年來第七次火星探測任務,並將整個地質實驗室送上火星。這項視為美國太空計畫重要里程碑的任務,有許多傑出華裔科學家投身其中。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JPL)華裔科學家鄒哲(Peter Tsou)說,此次火星探測車「好奇號」的防冷設計採用矽他此前研發的矽密封設計。

擔任「好奇號」副總工程師的劉登凱(Dan Kai Liu)表示,由於當初設計構想,為提高探測、採樣的效率及效益,就是要讓「好奇號」著陸火星可進行兩年的漫遊探測任務,並可隨時採集樣本、隨即化驗分析,因此,探測車高度設計為兩公尺,車體重900公斤,並配備有11個攝影機,以及十個精密實驗及分析設備。

這次登陸火星任務中,由華裔系統工程師陳艾倫(Allen Chen)擔任副領航,負責好奇號進入大氣層、下降和著陸(EDL)的指揮、溝通及調度。陳艾倫先後取得麻省理工學院航天暨太空雙學士、洛加大商業管理碩士後,於2009年進入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工作,即加入「火星科學實驗團隊」,累積豐富的動態飛行領航及系統操控的經驗。

「好奇號」這次的登陸火星任務,探測器配備雷射槍等最先進儀器,以及體積最大的飛航與降落設備,並首度採空吊降落方式。陳艾倫表示,從升空、進入大氣層到降落,須經歷100多個程序,不容出任何一個差錯,尤其是好奇號進入火星大氣層後的「驚險七分鐘」,最後能夠成功降落火星,讓他畢生難忘。

成功降落後,未來挑大樑的是「探測器操控團隊」,該團隊共計15為成員,分三小組輪流執行任務。

在「探測器操控團隊」擔任機器人操控工程師的嚴正(Jeng Yen)說,「好奇號」6日成功降落後,其後20天的任務劇本都已寫好,由於探測車上有各種精密設備及儀器 ,最初十天該團隊將透過訊號傳遞與溝通,一一檢測各項設備,「好奇號」至少要十天後,才能發揮「好奇本事」,展開漫遊火星表面的探測及採樣。

嚴正表示,「好奇號」已於6日打開直接接收地面訊號的天線,目前該團隊與「好奇號」的溝通,可直接傳遞溝通訊號,每次單向訊號傳送須時14至15分鐘,若遇到火星繞行至背面,該團隊則須透過繞行火星的人造衛星,做為訊號溝通的中繼發射站。

相关报道:火星探测器项目副总工程师刘邓凯:好奇号登火星为寻找生存空间

(侨报 高睿)

参与火星探测器项目的副总工程师刘邓凯6日表示,“好奇”号于昨晚10点半按照预定的计划顺利着陆火星表面,整个过程非常顺利,没有发生任何意外的状况。

刘邓凯介绍说,“好奇”号的着陆完全在太空总署的掌控之内,成功着陆火星不仅为美国探索外太空的生命奥秘打开了又一扇大门,也为人类将来远征太阳系以外宇宙打下了基础。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寻找宇宙中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存在,更关系到人类将来能否在其他星球找到生存空间的大问题。

但他强调,人类迁移其他星球的研究,或在火星上面建立空间站的问题,目前还不在太空总署的计划之内,这不仅是受现有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从客观需要角度考量,目前也没这个必要。“征服外太空要靠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而且需要多个国家的共同合作才能实现。这一点,美国太空总署早已做出过表态。”

刘介绍说,探测器在升空前就已经设定了着陆点和探测方向。从着陆点来看,基本上是在原来预定的20英里范围之内。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通过指令程序让“好奇”号探测器在未来的两年里在火星表面有目标地进行探索、采集、化验、分析那里的客观环境和气候条件,从而研究那里是否存在某种形式的生命体或微生物。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ASU华裔教授五年前离奇身亡 警方定为因“工作压力自杀” 2025-04-19 [7]
魏加宁:美国关税战对中国与世界的警示 2025-04-03 [378]
FDA CBER主任Peter Marks博士的辞职信(附:中英文版本) 2025-04-02 [270]
刘瑜:没来的请举手 2025-03-27 [432]
勒内 吉拉尔思想下的 JD 万斯与彼得 蒂尔 2025-03-27 [414]
Raymond Ro:一位上纽商学教授的非典型跨界 2025-03-18 [603]
威尔·杜兰特:文明倒退的七种征兆 2025-03-17 [702]
何清涟:大争之世,坚守理想但要尊重事实 ——回应德国驻新加坡大使方迪娜《坚守国际社会理念》 2025-03-14 [708]
[聚焦]赵晓:从俄乌争论看中国人的主流世界观 2025-03-10 [818]
孙立平:“五大寄生虫”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2025-03-07 [940]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