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财”是“贝”和“才”两个字组成,意思是:唯有发挥人力资源的主导作用,才能创造“资源共享”的社会价值。按照杠杆原理,如果把人力资源当做一个“支点”,就可以把“资源差异”的地球撬起来。
信息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开发人力资源,往往和三个“新”字紧密联系:“观念”更新、“起点”求新、“目标”创新(三位一体),堪称二十一世纪“三新人才”,然而,“三新”的光环,需要经受时间与实践的检验:
确立“求同存异,务实求进 ”的新观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破坏了“资源差异”的格局,百废待举;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呼声,汇聚成整合资源“一体化”的历史潮流。然而,金融危机却把世人推向“风口浪尖”上,是同舟共济,力挽狂澜;还是各行其素,坐以待毙?
为了摆脱“金融危机”的桎梏,2012年,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七次峰会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举行会议,中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430亿美元的增资承诺,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墨西哥分别承诺100亿美元左右,其他国家约为10亿美元,总共提出了大约4560亿美元的“增资承诺”,这似乎是国际大人物应该做的大事情,和小百性有什么直接关系?其实不然,试想:如果没有小百姓的纳税积累,哪来大人物的“增资承诺”?
“穷则思变,变则通”, 以“变”求“通”凸显一个“思”字,意思是:人的行为与思想是一种“如影随形” 的关系。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不能用“老黄历”说事,务求心往一处想,“求同存异”;劲往一处使,“务实求进”。在风雨同舟,力挽狂澜的境遇中,不难发现,与生俱来的“认知”功能具有“三变”与“三助”的社会特征:
一 主观“求变”,有助提升观察能力,学会逻辑推理,例如:系统分析、科学界定、统筹优选 战略架构等;
二 客观“应变 ”, 有助判断因果关系,学会逆向思维,例如:计划与预测、决策与落实、交流与协调、变革与控制等;
三“变数”互补,有助协调“资源差异”,谋求“资源共享”。
协调“三变”,关键要把“利益取向”基础上所形 成的“主观情结”和“客观纠结”有机结合,以“变”促“进”勤于“思”,印证:“条条道路通罗马”。
立足“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起点
“天生我材必有用”,其中的“材”,是偷工减料的“庸才”,还是真材实料的“人才” ?关键要看脑子是不是在“用”字上肯下功夫。所谓“人尽其才”要求在实践中检验主观“求变”的实际效应;“才尽其用”要求把客观“应变”的成效,经受“再检验”,致力“双尽”,铁杵磨成针;侧耳倾听,掷地有声。
为创建世纪“资源强国”,“招贤纳士”如潮,“毛遂自荐”跟进,在“潮汐”起落之间,是什么缘故导致“事与愿违”的错位现象?
一 观念守旧,固步自封,割裂主观“求变”与客观“应变”的联系 ,有碍协调“认知”中的“比较”与“鉴别”;
二 学用脱节,守株待兔,难能探索“同中存异”与“异中求同”的内在因素,顾此失彼,判断失误;
三 利益趋向,急功近利,导致“三变”关系失调,往往“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思维方式对协调“资源差异”与“资源共享”的矛盾有直接影响,科学思维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淡定名利,务实求进,印证“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致力“才智双全,拓展创新”的新目标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问题是各行各业通过什么“途径”,造就出世人称颂的“状元”?
汉字“智”是“知”与“日”两个字的组合,意思是“认知”功能需要:日积月累,凝聚“智慧”。然而,世人常把“智慧”一词挂在嘴边,,见仁见智,往往引发“知其然”与“不知其所以然”的争辩。
人际“变数”,变幻莫测,面对挑战,要求从观察中学会“比较”,有助透过“顺境”层面,寻找“负面”因素,养成居安思危,韬光养晦的习惯;从鉴别中学会“判断”,有助挖掘出“逆境”层面里的“正面”因素,树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信心。把养成的“习惯”和树立的“信心”凝聚而成“智慧”,有助协调“资源差异”,务实求进;攥紧了像个拳头,有助谋求“资源共享”,拓展创新,关键是“利益取向”决定“见利思义”还是“利令智昏”。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意思是:在“三百六十行”里,能用真知灼见,凝聚才智;与时俱进,脱颖而出的“状元”,社会亦将趋之如骛,变“招贤纳士”为“求贤若渴”。
“三新人才”的价值与启示
1997年7月18日英国《观察家报》发表文章指出:“世界人口达到60亿,是令人担忧的......”。不妨从“令人担忧”的数据里,试用“智慧”,在三个层面,作出自我鉴定:
一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慎独”反思:是“急功近利”赶浪潮,还是“淡定名利”务正业 ?
二 面对创建“资源强国”,“慎独”反思:是“固步自封”吃老本,还是“务实求进”图创新?
三 面对世界“中文热”,“慎独”反思:是“文过饰非”耗资源,还是“雪中送炭”助升温?
在“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天地里,人力资源主导作用的核心价值是“面对挑战,战胜自己”;它的精神支柱是“以变促进勤于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亿万计的“三新人才”就像晨雾中的红日,喷薄欲出 。如果把“红日”当做“支点”,不仅可以把“资源差异”的地球高高地托起来,而且可以穿越时空,展现眼前的是:好一派地球与宇宙“资源共享”的壮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