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时评:中国最缺乏的是积极教育
时评:中国最缺乏的是积极教育
作者:侨报评论员 萧冬 | 2012/9/12 14:07:51 | 浏览:2691 | 评论:0

  2012年9月2日出版的《侨报周末》发表题为《中国最缺乏的是积极教育》的评论员文章,文章指出:中国教育走在了积极教育的反面。培养出来的学生,从课本到课本,从考试到考试,被“传道”、被“授业”,被“解惑”,不知不觉间,丢失的是欢乐,是思想,是自信。原文如下:

时评:中国最缺乏的是积极教育
去年的“虎妈”故事,掀起全美大讨论:中式高压教育PK美式的自由教育,孰优孰劣?图为“虎妈”蔡美儿(中)和两个女儿。(资料图片)

  最近一段时间,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不断接到留学美国的咨询,来自同学,来自朋友,以及同学的同学,朋友的朋友。从读研、读本科,到读高中、读初中都有。焦虑的家长送子女来美读书,其情也殷,其心也切。有些甚至破釜沉舟,宁可不读中国高中,也要把子女送过来读私立中学,不菲的花费、未成年子女可能遭遇的麻烦,以及说服顽固的爷爷奶奶,都不再是障碍。而且留学潮已经不限于达官富贾,一般的中产阶级也“蠢蠢欲动”。在杭州,就遇到过一位司机,为上中学的儿子,打听来美留学的事情。他说,他儿子的同学都走的七七八八了。

  中国教育怎么了,不是说中国的基础教育还是成功的吗? 如同中国的问题奶粉、问题食品一样,也要遭遇用脚投票?问题也要成为其标签?时隔多年,而且远隔重洋,对中国中小学教育已经日渐陌生。但听着家长们的倾诉,本来已经模糊的场面日渐清晰。从不堪重负的作业,到陈旧刻板的知识灌输、机械的考试,与多年前的亲身体验,并无二致,只是多了近年流行,而当年闻所未闻的许许多多“潜规则”:择校费、红包,等等,这与中国近年的腐败潮相匹配。

  对中国教育的批评,对美中教育的比较的文章,可以说是汗牛充栋,论者从方方面面比较美式教育与中式教育的得失,而去年的“虎妈”故事,更把这一争议带向高潮:中式高压教育PK美式的自由教育,孰优孰劣,引起全美的大讨论。中式高压教育,似乎一时占据上风。

  但纸面的比较,不如当面的对照来得强烈。接触了许多来自大陆的孩子,他们都不乏优点,如听话、乖巧、聪明,但与这里长大的华人孩子比较,最大的差异,一是脸上的阳光,二是行为上的积极。一位朋友也说,美国长大的孩子,与中国长大的孩子,一眼就可以分辨出来,从眼神,从举止。

  对美国教育的指责,包括来自美国人自己的严厉批评都不无道理。美国教育失败论也不绝于耳。总统奥巴马也不断警告美国的教育危机,说中国印度的教育正在赶超美国。但美国有一点是成功的,就是积极教育: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快乐而自信的人,一个大写的人,而不是做为一个读书机器,或考试机器。前者是开心,积极的,后者是郁抑的,消极的。

  从网上听过哈佛大学塔尔博士讲授的幸福公开课程,他所开设的“积极心理学”被哈佛学生们推选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一反过去心理学关注人类的消极面,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将积极心理学移植到教育学,就成为积极教育学。成功的教育,应该首先培养出对生活积极的、对世界乐观的、对活动愿意参与的学生。教育学家们认为,学校应该承担起这种积极教育的责任。

  尽管在理论上还是一个新的课题,但在实践上,美国教育的特征是积极教育。美国孩子首先是开心的,自主的阅读、经常的手工制作、较短的上课时间、轻微的作业,节假日更是毫无顾忌地玩。有人说,美国孩子是玩大的,当然开心。

  但快乐不等于少读书。许多人认为美国中小学教育基础不扎实,在数学方面也许是对的,但在阅读能力、动手能力方面则绝非如此。一名邻居写了篇文章谈她眼里的美国小学教育。

  文中说,她被美国小学生的阅读量震惊了:“据说美国小学生平均每周看6本书。”但她女儿周围的孩子阅读量都远远大于这个数字,知识面也非常宽泛。她得出结论,“所以美国的孩子很自信。” 自主性的阅读,自主性的探索,是知识的来源,也是快乐与自信的来源,积极教育的真谛也在于此。

  同样,快乐不等于放任,各种规则各种要求,都被严格执行,作为学生、作为公民的素质,被从小培养。

  而中国教育,恰恰在这些最重要的方面,走在了积极教育的反面。培养出来的学生,从课本到课本,从考试到考试,被“传道”、被“授业”,被“解惑”,不知不觉间,丢失的是欢乐,是思想,是自信。丢失是做为人最应该追求的禀赋,和教育最应达到的目的。

  如果孩子早早失去了积极,失去了主动, 能够指望他们长大以后,撑得起一个自信而欢乐的民族,撑得起一个自豪而幸福的国家吗?

相关文章:『萧冬
『商讯税务』 股市挤泡沫:吹去黄沙始见金 2014-04-30 [2526]
『签证移民』 萧冬:美国还欢迎中国土豪的四大原因 2014-03-05 [2407]
『学人动向』 萧冬: 为官发财应该两道 公务员听到了吗? 2014-01-26 [2080]
『学人动向』 萧冬: 美国老人养老有三隐患三优点 2013-12-21 [2798]
『海外留学』 萧冬:美国也重理轻文? 2013-12-18 [2293]
『学人动向』 萧冬: 中国中学生水平超美? 小心雾霾 2013-12-14 [2774]
『学人动向』 萧冬:屌丝社会与土豪社会 2013-11-06 [2473]
『学人动向』 萧冬:美国教育也走偏了 2013-08-14 [3133]
『学人动向』 萧冬:高贵与平庸 - 评“亚马逊CEO贝佐斯收购华盛顿邮报” 2013-08-07 [2253]
『百家论坛』 萧冬:戾气出于不平 2013-08-07 [1908]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27楼的血色遗书:985夫妻用生命叩问的环保真相 2025-06-25 [167]
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再读格雷厄姆 2025-06-25 [128]
朱镕基之子清华演讲:犀利点评当前中国问题(深度醒脑) 2025-06-21 [221]
胡志华:国际供应链智能化趋势对我国影响及应对建议 2025-06-16 [310]
扎克·迈耶斯:全球监管合作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6-16 [301]
斯坦福教授大卫·拉伯雷:美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但也正如此,才取得了成功。 2025-06-11 [441]
梁文道:我们需要怎样的政治共识? 2025-06-03 [833]
经济学的四次革命 2025-05-28 [830]
《思考,快与慢》:一种不怕任何事的顶级思维 2025-05-28 [857]
教育资讯 | 纽约时报:美国教育体系的政治异化与改革突围 2025-05-27 [98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