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美國總統詹森顧問的經濟學家歐坤(Arthur Okun)在1960年代提出「痛苦指數」(Misery Index)概念,把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兩者相加,就是所謂痛苦指數,作為衡量國家與人民承受社會與經濟負擔的指標之一,數字越高,百姓的生活就越悲慘。還有學者將歷年痛苦指數與犯美國犯罪率作進一步研究,發現兩者成正比,前一年的痛苦指數若升高,次年的犯罪率也隨之上揚。
根據統計,美國痛苦指數的歷史高峰出現在卡特總統任內的最後一年,即1980年,達20.76。然後在雷根總統、老布希總統任內大致逐年降低,痛苦指數的歷史最低點,出現在柯林頓總統任內的1998年,僅6.05。小布希總統上台後,雖然發生九一一恐襲,但痛苦指數並未明顯上揚,只在7.37至8.48之間游走,直到他任內的最後一年才升到9.65。等歐巴馬總統上任後,痛苦指數卻穩定爬升,2011年達12.11,這也是1983年以來的歷史新高。
痛苦指數未必與那一個政黨執政有絕對關連,柯林頓入主白宮時,正是全美經濟勢頭最暢旺的年代; 而同屬民主黨的歐巴馬上任後遭逢多次重大經濟衝擊,或許是非戰之罪。
痛苦指數雖未必完全客觀,不同的族裔、地域、職業與政黨屬性,對失業率與通膨率的感受不盡相同。但一般而言,大多數美國民眾的共同感覺是「苦日子」到底還要撐多久?
「占領華爾街」運動也許可以解釋成少數激進人士一時的脫序行為。不過多數民眾也早就感受到,汽油價格從一、兩年前的三塊多錢漲到四塊多;上超市買菜,同樣的預算買到的蔬果魚肉怎麼分量越來越少;與此同時,各級政府收的各類稅捐規費、大學學費則水漲船高;周遭失業的親朋好友好像越來越多,而銀行法拍屋的數量也激增;今年11月加州選民還將針對多項加稅提案公投。
的確,根據加州政府統計,今年8月加州失業率失業率達10.6%,在全美各州名列前三名,而全美國的平均失業率則為8.1%。今年6月的加州消費者物價指數也比去年同期上揚4.5。
台灣朝野最近也為痛苦指數問題爭論不休,台灣8月的失業率為4.4%,痛苦指數則為7.82,雖是亞洲四小龍之中「最痛苦」的地區,但比起加州失業率和美國的痛苦指數,不過是小巫見大巫。
美國的苦日子何時能終結,沒有人敢打包票,更沒有特效藥。但身為升斗小民,除了自己努力工作之外,唯一能作的事,就是在11月把選票投給你認為可以搶救美國經濟的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