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祖国,来到北科大,尤其是当选十八大代表,我非常激动,非常自豪,同时也有不安。“千人计划”万众瞩目,作为十八大代表,我更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肩上的担子很重、很重。对于十八大,我最想说的是,希望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能够积极融入祖国发展大循环,搞好传帮带,用平生之所学,尽自己之所能,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我出生在安徽凤阳一个普通教师家庭,从小学念到博士,一路都享受着国家的学费补贴和各类奖学金,总觉得欠祖国和人民一份情。1994年起,我投身生物化学传感器件的研发,出国留学后取得了一些研究突破,并获任跨国公司高管,公司多次希望我入美国籍,但我始终怀揣着一颗报国之心,希望早日回国。
近10年,中央特别重视人才战略,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思想,又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2008年国家开展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引进2000名左右人才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来华创新创业。
2009年10月,我响应“千人计划”号召,说服家人回国,来到北京科技大学工作,负责组建生物工程与传感技术研究中心。对于我回国,当时有很多不解,我的回答是: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我要把个人梦想与国家的发展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自己多年所学能更快地应用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去。
“看重机遇,更看重为国效力的责任!”
客观地说,国内提供的待遇条件的确无法与国外相比,我在北科大的研究中心不到300平方米,住的是90多平方米的“周转房”,一日三餐基本在学校食堂。但大部分回国的学者并不是为待遇回来的,他们看重的是机遇,更看重为国效力的责任。在国外,做高管收入虽然很高,但许多科研项目受制于国籍限制,不能参与。
回国3年来,我建团队、抓科研、带学生,从海内外引进优秀科研人员,搭建领先的学术研究平台。如今,研究中心初步形成了传感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3个研究方向,并与10余所国外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其它各类基金课题10余项。与老一辈“海归”回国时捉襟见肘的科研经费相比,随着国家科技投入资金连续10年保持20%的增速,我的科研项目经费大幅提高,回国后团队申请了十几项基金,总共1000多万元。其中,包括“千人计划”的第一批550万元启动基金。
目前,国内很多学科的科研水平已接近甚至赶超国外先进水平。在科研投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比10年前增加了6倍。在美国《分析化学》杂志上,中国科学家发表的论文数量更是从2000年以前的仅有一两篇,增加到现今每年的100余篇,发表论文数量已跻身世界前列。
“将成功果实挂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
作为“海归”,我期待国家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创新科技体制机制,加快科技人才引进,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科技进步的良好氛围,建设一个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优势环境,依靠知识和人才,促进事业的发展,切实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因为有过教授、科学家、企业高管等多重身份和职业经历,我深刻地认识到,一定要尽可能地让研究成果转化为能够被市场接受的产品。我国在前沿科学领域还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而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方面,我们的差距更大。要深刻认识科技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坚持把市场作为检验科技创新的重要标准。
目前,我牵头研制的基于传感技术的癌症早期诊断系统,按照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实现与医院、企业合作,联合攻关,目前已通过实验室阶段,正在申请临床试验。一旦这个系统研制成功,可使很多癌症提前18个月被检查出来。
一个人的成功果实,往往挂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海归”学者只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富强紧密结合在一起,人生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举世瞩目的十八大即将召开,我将代表一线科研人员反映心声,推动高校科研体制的科学化,促进国家科研经费分配的合理化,切实把爱国之心转变为报国之行。
背景链接
自2008年底以来,“千人计划”已累计引进2793人。在“千人计划”的示范带动下,中国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各具特色的引才项目或计划,自2009年以来共引进2万余人。
2012年起,中国决定面向全国组织实施“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亦称“万人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一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