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主要地区零售额统计表。(图片来源:北京商报)
虽然今年中国零售企业普遍遭遇了净利缩水、销售额增速下滑的情况,但从全球市场层面看,中国零售业的成长空间依然领先。到2016年,中国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市场,市场规模达到约 4.2万亿美元,由普华永道和经济学人信息部共同发表的《2013年亚洲零售及消费品行业前景展望》透露了上述信息。同时,三四线城市将成为未来支撑国内零售业发展的主力贡献地区。在这一大背景下,包括家乐福等在内的全球零售巨头,纷纷强化“中国攻略”。
报告称,随着中国零售企业业务的拓展、零售业继续进行现代化改造,以及新消费者的崛起,中国的零售量在2012年仍将保持10.9%的高增速,高于之前预测的9.8%。预计到2013年,增长率将会达到10.5%,至2016年的年均增长率达10.4%。
“随着可支配收入迅速增加,未来中国的三线和四线城市将是增长最快的地区。据保守估计,年收入超过1.5万美元的中国家庭比例将从2011年约11%上升至2016年的41%。”普华永道中国及亚太区零售及消费品行业主管合伙人表示。据记者了解,包括沃尔玛、麦德龙和苏宁等在内的零售企业都已开始重点布局三四线城市。一份调研数据也表明,现代渠道向二三级市场下沉成为新的趋势。2007年到2011年,二三级市场消费者在大型卖场购物的比例由21%提高至66%,增幅高达209%。
面对消费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报告称,全球大型零售商将继续拓展亚洲市场,在中国的发展模式也将更具针对性。例如,家乐福正加大有机食品战略的实施力度,来满足对食品安全日益重视的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显示,一二线城市商业物业的租金近五年来上涨了30%-50%,再加上其零售市场趋于饱和,许多零售企业开始寻找新的扩张良方。三四线城市因消费潜力旺盛但供给相对缺乏,并且市场需求稳定,成为国内外零售巨头进军三四线城市的支撑点。
不仅是中国,整个亚洲零售业的力量也不容小觑。报告指出,亚洲仍将是全球零售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2012年和2013年其零售量将有望分别取得5.8%和6%的增长。此前根据全美零售商联合会的预测,美国2012年的零售量增速只有3.4%。
世行看好东亚经济前景 预计中国今年增长7.9%
世界银行12月19日发布的《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预测,东亚地区2012年增长将达7.5%,低于2011年实际达到的8.3%,但2013年将回升至7.9%。报告认为,在全球经济表现平淡的背景下,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经济体依然保持弹性。
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郝福满说:“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对世界经济变得日益重要,2012年预计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接近40%。东亚地区在保持高增速的情况下,我们预计贫困会持续下降。到2014年底,东亚地区处于每天2美元贫困线下的人口比例预计将降至23.3%,比2010年的28.8%大幅下降。”
报告指出,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计可达7.9%,比上年的9.3%低1.4个百分点,为1999年以来的最低增速。出口疲弱和政府给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的努力导致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减慢,但今年最后几个月已开始复苏。预计在2013年,在财政刺激和大型投资项目加快实施速度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增速可达8.4%。
2012年,除中国以外的东亚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预计可达5.6%,比2011年的4.4%有所上升。泰国在2011年洪灾后经济出现回弹,菲律宾增长强劲,印尼和越南的增长放慢相对比较温和,这些都推动了经济复苏。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持续强劲表现预计将促使除中国以外的其他东亚发展中国家在2013年达到5.7%,2014年达到5.8%。
东亚地区的另一个亮点是缅甸重返国际社会。2011~2012年,缅甸经济持续加速,GDP增长达到5.5%,到2012~2013财年底预计可达6.3%。缅甸政府正在推动改革进程,但缅甸要实现潜力尚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缓解基础设施紧张状况、改善金融和通信业和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同时,报告指出,还有相当多的风险有可能拖慢东亚地区的增长态势,列举出欧元区改革可能出现的延误、美国的“财政悬崖”和中国投资增长可能出现急剧下降等不确定性的来源。
报告还讨论了对G3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和欧元区国家)重启货币扩张可能引发资本大量涌入东亚地区导致资产泡沫和信贷增长过快并加大未来突然流出风险增加的担忧。
郝福满说:“流入东亚地区的大部分资本是外国直接投资,这些投资可以创造就业和产能增长。尽管如此,货币当局应密切监测其资本账户的动向。适当的汇率安排和资本市场发展可以为防范资本流入的不良影响提供一个缓冲,而宏观审慎措施可以防范信贷增长过快。”
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半年报主笔窪田恵子说:“如果增长遭遇冲击,多数国家都可以通过放松财政政策来抵制其影响。对于在预算执行、特别是资本预算执行中遇到困难的东亚经济体,采取以提振国内个人需求、如有针对性的社会救助或投资税收抵免为目标的财政干预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