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丁咚:中国改革遭遇瓶颈的内在原因
2013/1/18 13:28:36 | 浏览:1806 | 评论:0

  中国改革目前的状况,用官方语言来说就是进入了“深水区”,前方的“石头”都埋在深水下的烂泥中,越来越难“摸”,且执政者因为囿于自身各种局限,所以在浅水区“摸石头”俨然已经上瘾,陷入惯性循环,继续到深水区“摸石头”的动力和意志消退,不仅“过河”越来越难,使之几乎成为一项奢侈的想象,而且由此导致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集聚到一个临界点上,时刻存在诱发社会对立和冲突,继而爆发为局部性或者全局性的社会动荡的危险。自身局限对深化改革的制约,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与错误的历史藕断丝连,历史包袱重,制约了改革的深化。历史固然具有延续性,绝对地粗暴地割裂历史,全盘否定历史,一味盲目地推崇和肯定当下,是不可取的,也是无益于继往开来,拓展新局的;然而与历史上所犯下的错误,以及历史上错误的思想观念进行必要的切割,抛弃历史错误的包袱,轻装上阵,对于排除错误的思想观念对社会现实的干扰,促进公民思想观念领域的全面革新,形成有利于深化改革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加快建立新的国家法律制度、体制机制和社会体系,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没有大破就没有大立。对历史上一切错误的观念、制度、体制和政策,都应当本着实事求是、不回避、不隐讳的态度,全面反思、检讨,进行思想上的驱魅,形成对制度、体制和政策进行革新的强烈意识,这是改革深入推进的前提条件,也是改革取得成效的必由之路。

  教条主义主导了中国发展理念,思想不够解放,制约了改革的深化。思想解放,社会宽容,不仅是丰富一个国家精神文化资源的重要途径和条件,而且是为改革创设宽松环境、促进国家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和观念保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有利于大一统、一元化领导体制的运行,但在社会发展到比较多元和开放的高级阶段,继续维持单一的思想体系来主导国家发展观念,就会与社会现实产生巨大的鸿沟,并进而阻碍国家发展。

  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不能在社会发展的同时,继续因循守旧,企图以一种思想体系包罗公民的精神世界,即使这个思想体系不断发生变化,也永远不可能涵括人类思想的全部内容,或者替代别的思想体系。人们可以尊奉相同的价值观和思想,但是选择自由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没有自由的选择,即使某个思想体系再伟大、再丰富,也必将成为束缚国家发展的羁绊。

  政党对私利的追求与对国家利益、公民利益的承诺之间的失衡,制约了改革的深化。每个政党都有自己的私利,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中国的执政党也曾对外公开表态,予以承认。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真正的问题在于政党对私利的追求无度,具有强烈的自我性、封闭性,超越了国家利益和公民利益,打破了相互间的平衡局面,以至对国家利益和公民利益形成损害。当这种时候,政党对私利的追求,就再也不是促进改革的动力,而是阻碍改革的关键。

  政党不可能没有私利,那种大公无私的政治组织,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首先应当破除政党应当无私为众的错误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党对自己的私欲、私利无所约束,将其置于国家利益和公民利益之上。换言之,衡量一个政党特别是执政党的必要道德和现实维度是,对私利尽可能地克制,并将其自觉地置于国家利益和公民利益的指导之下。

  对特殊利益集团无力压制,实质推进政治改革的决心不强,制约了改革的深化。国家发展面临的一切困难、问题和矛盾,最终都取决于政治改革能否实现关键突破。政治改革何时、如何提上日程,又怎样进行,决定了改革的深度、广度和高度。但政治改革的进行,必须以对特殊利益集团的成功遏制和排除其干扰为前提条件。中国过去30余年的改革开放,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也培育和纵容了一个新的特殊利益集团的形成,并使其广泛地渗透到国家和社会的各个层面,掌握了经济、政治、社会等各种资源和权力,直至可以呼风唤雨,左右时局。

  改革的最大难处,就在于突破特殊利益集团的阻力,实施强有力的政治改革,对不适应现实的政治体系进行大手术,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和体制机制格局,建立新的以公民社会为基础的、广泛实现公民权利的新政治体系。实现这一目标,是展现改革者诚意的关键步骤,也是攸关改革前途的根本抉择。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魏加宁:美国关税战对中国与世界的警示 2025-04-03 [40]
FDA CBER主任Peter Marks博士的辞职信(附:中英文版本) 2025-04-02 [35]
刘瑜:没来的请举手 2025-03-27 [100]
勒内 吉拉尔思想下的 JD 万斯与彼得 蒂尔 2025-03-27 [93]
Raymond Ro:一位上纽商学教授的非典型跨界 2025-03-18 [248]
威尔·杜兰特:文明倒退的七种征兆 2025-03-17 [310]
何清涟:大争之世,坚守理想但要尊重事实 ——回应德国驻新加坡大使方迪娜《坚守国际社会理念》 2025-03-14 [339]
[聚焦]赵晓:从俄乌争论看中国人的主流世界观 2025-03-10 [448]
孙立平:“五大寄生虫”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2025-03-07 [563]
许小年:经济还要下滑3到5年,将正面抗击三头灰犀牛 2025-03-07 [59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