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人在海外签证移民
关键字  范围   
 
生活拮据难寻归属感 美亚裔老人自杀率最高 15%华裔曾经尝试
来源:侨报 | 2013/1/23 2:26:43 | 浏览:2542 | 评论:3

  每一个来美国的华人都希望能够在这里工作、生活直至安享晚年,但实际的情形是,“生活在海外”并不适于每个人,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人,“老无所依”的状态让人不忍。珍妮•王(Jeannie Wong)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据《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报道,四十多年前,一次来旧金山的经历,让珍妮•王遇到了日后的丈夫,王30岁结婚,育有两子,在唐人街的中国餐馆当出纳。但好景不长,随后王遭遇了家庭暴力,丈夫经常殴打辱骂她,两人离婚,王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她说,单亲妈妈的身份让她感觉特别无助。

亚裔老人自杀率最高 15%华裔曾尝试自杀

  跨洋的家庭、特别少的朋友以及语言的不通,让珍妮•王陷入了绝望,尽管被迫服用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一个念头还是在王的脑海中挥散不去——自杀!

  “有时候真想走到大街上被车撞死算了,但是又没有勇气,”已经72岁的王通过广东话翻译说。珍妮•王也许感到孤独,但调查发现,和王有着一样经历的亚裔老人不在少数,他们都在默默承受着绝望和自杀倾向的困扰。

  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数据显示,2004年到2007年间,年龄在65岁以上的亚裔妇女自杀率达到6.5/100000,远超其他人种和族裔,白人老年女性的自杀率位列第二,达到4.3/10000。

  即使是来美数十年后,像珍妮•王一样的亚裔移民仍然感到很孤立,语言文化的障碍、歧视、较少的经济机会和社交隔离以及精神健康,都使得他们的精神生活异常艰辛。而目前有关亚裔精神健康的研究又少之又少,让这一情况更加严峻。

  为了深入调查抑郁症和自杀背后的原因,帕洛阿尔托大学(Palo Alto University)临床心理学助理教授乔伊斯•楚(Joyce Chu)和其他研究者对56位华裔老人和26位非华裔成年人进行了调查,结果让人大为吃惊:15%的华裔参与者表示他们曾经尝试自杀!

疾病、冲突和移民歧视是主因

  2007年的调查发现,只有不足9%的亚裔寻求精神健康服务,远低于全美18%的平均水平。而在亚裔内部,也有区别。在美国本土出生的亚裔,较移民来美的同胞,寻求医疗服务的比例明显更高。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如果一个人有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会自己设法处理,或寻求家庭内部解决,”乔伊斯•楚说,“除非是像精神分裂或紊乱等重症精神疾病,否则家人也不太会说。”

  调查显示,自杀背后的主要原因是身体疾病和家庭冲突,在面对压力时,受访者表示,他们感觉绝望,而且很多时候停留在问题本身,不去解决它们。

  对于亚裔移民来说,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视——种族歧视问题。社会地位——不管是真实的,还是存在于感知领域的,都对一个人的成功感至关重要,尤其是当他们不太能融入新进入的社区时。

  “他们有记忆力问题,他们有精神健康问题,他们有医学问题,”医生本尼•王(Benny Wong)说,“但是他们羞于寻求帮助。”王诊所中的300个客户中,约65%是中国人。

消除羞耻感最关键 华裔信赖“榜样力量”

  “解决这种问题的根本方法是从意识上扭转人们对精神疾病的看法,”帕洛阿尔托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苏(Stanley Sue)说,“首先应该让他们意识到精神健康问题很普通,并不是只有他们才存在这种问题。”

  “其次是,使用双语治疗师、为患者搭建与有类似情况的社区成员的联系、使用诸如“积极发展”(positive growth)代替“精神健康”等词汇,以及减少患者的羞耻感等,”苏说,“同时,最好还能利用角色模型,也就是以被治愈的患者为例,现身说法,这种方法对华裔特别管用。”

  对于珍妮•王,诊所就采取了这样的治疗方法。营养师、医疗护理、实地旅行和音乐活动,让她感觉到自己有所归属。

  “来到这后,我可以和社工谈自己的感受,”珍妮•王说,“在这里还可以交朋友,所以我不再感到孤单。”

生活拮据难寻归属感 海外华人深陷“养老”之惑

年轻时,他们削尖脑袋挤出国门踏上异国不归路,却在年华老去之时面临尴尬的养老困境。对于海外华人而言,淘金乐土并不是养老天堂,日渐凸显的养老问题就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成为他们挥之不去不已的隐忧。

靠着微薄的退休金游走在主流社会边缘的华裔老人,尚未得到当地政府的充分重视,不管是继续留守异国他乡,或是返回祖(籍)国寻找归属感,幸福晚年这个美好的愿望对他们而言都多了一分艰辛。

微薄养老津贴难保障晚年生活

对于第一代移民而言,他们往往不是专业人士,收入不高,仅靠积蓄或是政府的养老补助生活,日子并不宽裕。在英国,统计显示退休华人中有四成多生活在贫困之中。

当地华文媒体调查后发现,生活在贫困线下的英国华人大多是在70年代中从香港移民来的,多数人原是餐馆或外卖店的大厨或侍应生。他们打工时交的税不多,所以退休后的养老金十分有限。

据政府统计,目前英国有1040万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再过20年,65岁以上老人将超过1500万,如果经济不改善,老人退休津贴不能随着物价的上升而增加,那么越来越多的老人将进入贫困状态。而那些1970、80年代从香港、越南移民来英国的华人中大批人将在未来十年退休,他们的老年经济状况十分令人担忧。

老迈华人异国他乡难寻归属感

在西班牙,不少老华侨并未因美景和好气候产生幸福感,大多数旅西的中老年侨胞都是在三十几岁甚至四十几岁才到西班牙的,由于工作和年龄的原因,能学到的西语极为有限,难以融入本地社会。

而对中国文化的难以割舍更让他们在异国他乡深感缺少归属感,来自东北的王女士就表示,非常怀念那口她“魂牵梦绕”的酸菜,顺便再和家人朋友搓一桌麻将……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理由看似微小,甚至“荒唐”,但在异国他乡却成为一种奢望。

华人养老机构陷入资金短缺困境

对华侨华人来说,幸福晚年除了不愁吃穿,还要儿孙绕膝,阖家团聚,临终时有儿女随伺在侧。但这在西方国家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少华裔老人只能依靠养老机构。收费高昂、加入门槛高、生活习惯不同的本地社会养老机构对于大部分华人移民来说尚无法承担,老人们不得不寄希望于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或自发的老年团体组织。

然而,在英国还没有一间真正为华人开设的公立养老院。2012年3月,西敏市政府彻底终止对唐人街华人社区中心每年1.2万英镑的资助,对此,居住在伦敦南部的58岁华人史先生深感焦虑,他说,“如今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百出,有些人卖掉房产来补贴自己的医疗和养老费用,有些人为照顾亲人而不得不辞去工作。”虽然在英华人可享受一定的免费医疗服务,但仍有一些护理和治疗费用超出负荷。

服务需求增 华人养老院“一床难求”

而在澳洲,人口老化导致高龄服务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华人社区也不例外。许多年长体弱的华人移民不通英文,寻找适合他们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高龄服务机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故而提供纯中式护老服务并由华人运营的养老院存在“一床难求”的情况。

统计显示,悉尼由华人运营的提供纯中式服务的养老院只有11家,每家一般数十个床位,总床位数不足600张。一些主流养老院配备了会讲中文的护工,此外悉尼还有21家有华人聚居的养老院。但这些数量对于华人移民长者来说远远不够。

故土难离 回国养老渐成趋势

一些海外华侨华人步入晚年时选择回中国养老,理由很简单,他们最终还是离不开合口味的家乡饭菜、亲切熟悉的乡情乡音以至随时都可以凑成一桌的麻将牌友……这样的晚年生活,在国外是无论如何也享受不到的。

在加拿大打拼了30个年头之后,74岁的老人刘兴东带着退休金回到中国。“人老了,就要回来”,他说,“政府的政策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活变得很方便。”

“中西方文化对于‘幸福晚年’的理解是不同的。”一位美国华人说,“我在美国的老人公寓住过,还是觉得孤独,老人院只考虑西方老人喜欢安静、怕吵闹的习惯,但华裔老人大多好热闹,所以我最终还是在国内住下来了。”

“海鸥”式养老并非无拘无束

在英国生活35年的陈先生十分享受自己目前的“跨国”养老方式,“我退休5年多,每年都要回乡住上半年,家乡亲戚多,吃的好,想旅游就出趟远门,想热闹就呼朋引伴开桌麻将,每天过得既充实又开心。”

祖籍嘉兴的陈先生虽然已经适应了伦敦的环境,但每年还是会在家乡度过一个春季或者夏季,“南方天气暖的时候我回乡,等天气冷的时候我再回来(英国),虽然旅途有些折腾,但能在两个不同地方生活,对我来说也不错。”

不过,这种“海鸥”生活并非无拘无束。“每年最多只能在中国呆180天,如果延迟返英时间,那养老金的领取就会受到影响”。

 

相关栏目:『签证移民
2024年12月移民排期进度 2024-11-16 [27]
川普上台,NIW会有什么影响,要不要赶紧申请加急? 2024-11-16 [34]
中国驻美国使领馆关于开通护照业务“线上申请+到场采集指纹”办理模式的通知 2024-11-06 [202]
2024年11月移民排期进度 2024-11-06 [199]
持有绿卡的留学生非法投票被逮捕,绿卡恐被吊销,还面临15年刑期 2024-10-31 [336]
美签十年VS拿绿卡一年,绿卡体验确实香 2024-10-27 [429]
66万中国人,在移民美国…… 2024-10-27 [425]
美国国务院:2024财年美国EB-1、EB-3、EB-5签证全部用完! 2024-10-27 [402]
外交官请回答:一个移民的通往代表美国之路 2024-10-21 [557]
2024年11月移民排期进度 2024-10-21 [53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慕波:爬取7万条帖子  看看人们都是怎么吐槽相亲的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