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美国医疗APP变电子医生 神奇应用号称能治粉刺
作者:傅盛裕 | 2013/1/26 17:18:03 | 浏览:1633 | 评论:0

  “打开智能手机,轻触一个APP(第三方应用程序),就能检测皮损是良性黑痣还是恶性的黑色素瘤”,一些美国APP开发商为产品冠上这样的说明着实吸引人。甚至有开发商声称,利用手机的声波、光照和震动,可以对人体开展治疗……据英国《卫报》20日报道,美国权威医学杂志《皮肤病学文献》公布了一项针对4款皮损检测APP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些APP的预测准确率处在6.8%到98.1%之间。虽然准确率的浮动区间较大,较高的峰值仍给医疗APP市场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然而,当前医疗APP市场良莠不齐,政策尚待细化。去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给予两款手机医疗APP罚款处罚,理由是它们声称可以祛痘,但毫无效果。不少业内人士认为,APP要成为治病解难的“电子医生”,尚需时日。

电子技术成新药?

  去年,美国一款名为AcneApp(粉刺专家)的应用在苹果及安卓平台上提供下载。粉刺专家的营销人员介绍说,英国皮肤病学杂志的研究显示,手机屏幕发出的420纳米蓝光及550纳米红光,分别能起到抗菌和消炎的效果,可以加速皮肤新陈代谢,消除丙酸杆菌,减少76%因粉刺留下的暗疮。

  “福音”一出,1万多名苹果用户花1.99美元购买了这一应用。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事后的调查却显示,光疗的可行性尚无法证实,每天花几分钟,举起手机对着脸使劲照的行为,纯属浪费时间和金钱。为此,他们为粉刺专家开出了“罚单”。

  像粉刺专家这样,宣称依靠手机的物理功能,就能治疗人体的APP并不在少数。新英格兰调查报告中心的一份调查表明,在1500个医疗APP中,超过五分之一的APP宣称能治愈一些微小疾病。其中的一半利用手机发声“治疗”,利用手机光源和震动来“治疗”的也不在少数。但调查也称,科学家确信,上述方法没有一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形之下,另一种医疗APP靠谱不少。据《卫报》报道,如今不少医生开始通过APP提供医疗保健的方法及准则,通过远程治疗帮助病患减轻痛苦。这种应用甚至有了专用名词叫“APP药方”。

  如今,在苹果APP商店,医疗保健类APP已超过1.3万个。美国IT咨询公司Gartner预测,到2016年,全球医疗APP的下载量将超过10亿次。《卫报》援引了一份调查称,去年,英国近五分之一的医生参与了与工作内容相关的APP研发。由于专业医护人员投身APP应用,电子技术成新药,已现端倪。美国医生埃里克·托波尔也在新书《医疗界的破坏性创新》中称,到2016年,有200年历史的听诊器将被一部智能手机代替。

专业、政策待加强

  业内人士指出,医疗APP研发与其他应用最大的区别在于,要整合专业的医疗内容,在终端上良好地呈现。

  因此,就目前的市场状况而言,医疗APP还远不能视作“医生”。英美专家分析称,美国的食药监部门始终在寻找针对医疗APP的理想监管制度,而英国相关部门当前只管束医疗设备,医疗APP还不在管辖范围之内。同时,专家建议,市场上的医疗APP良莠不齐,一旦和健康挂钩,还是尽量选择一些知名医疗品牌推出的APP。

  近年来,全球医疗网站及移动互联网应用热度颇高。以美国为例,2011年底Care.com和HealthTap就获得千万美元规模融资。此后,ZocDoc和Castlight又爆出融资近亿美元的“猛料”。这些网站或者专注于医疗信息问答,或者打造医生预约平台,致力于推进美国医疗保健行业价格透明化,都获得了资本市场和用户的双重认可。

  Chilmark研究公司预测,到2014年,全球医疗企业APP市场规模将达到17亿美元,医疗网站也将向移动互联网转向。

  正是因为市场潜力巨大,针对医疗APP的政策也在逐步成型之中。2011年7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颁布《移动设备医疗类APP管理草案》,并由总统奥巴马签署生效。在法律层面,美国已正式确立对医疗APP的监管。

  业内人士预测,由于FDA一直是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风向标,国内诸多涉足医疗APP的企业正密切关注政策动向。目前,一些门户网站已和国内较大的医疗APP达成合作协议,一片蓝海正在成形。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从事医疗APP开发的企业已超过500家,从业人员上万。但由于远程治疗需要专业技术支撑,误诊可能性也较大,相关配套的监管机制亟待引入。美国先行先试之后,政策如何明晰,成为全球医疗APP行业必须跨过的槛。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Science:大语言模型模拟5亿年进化,开启蛋白质设计新纪元 2025-06-12 [591]
躺着也能治病?被你嫌弃的“侧卧”或能击退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深夜危机 2025-06-06 [639]
体内CAR-T的发展得益于mRNA技术的成熟 2025-06-06 [582]
鼻滴干细胞外泌体,改善焦虑、抑郁行为!指标减少近50% 2025-06-06 [779]
脑力工作者最好的休息方式:不是睡觉 2025-06-03 [859]
Tempus AI:AI 医疗的一个数据引擎? 2025-06-05 [593]
50岁以下患癌群体中女性占三分之二,为什么女性患癌者越来越多? 2025-05-28 [787]
全美超2亿人使用的Ziploc保鲜袋竟含“剧毒”,集体诉讼曝光真相 2025-05-28 [918]
大脑里积累了一勺微塑料——老年痴呆症患者含量最高! 2025-05-28 [838]
越来越多年轻人和中年人因长期压力过大而诱发中风 2025-05-28 [77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