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原题:China’s Last Soft Landing?
中国又一次证明不看好它的人是错误的。其经济增长在2012年最后一个季度提速至7.9%——比第三季度的7.4%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高出半个百分点。经过连续十个季度的减速后,这次提速意义非凡,标志着中国经济在略短于四年的时间内第二次实现了软着陆。
尽管有很多关于中国经济将来会转向内需导向的说法,它现在还是非常依赖出口和外部需求为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最近两次经济减速都紧随其最大的两个国外市场——欧洲和美国——的经济衰退之后,并不是巧合。就像2009年初的软着陆发生在美国引发的可怕危机后那样,最近这一次的软着陆则紧跟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之后。
中国有几个实力来源,让它能够在过去四年里承受严峻的外部冲击。大量储蓄(GDP的53%)所构成的缓冲及外汇储备(3.3万亿美元)是其中最重要的。此外,不像已用尽了大部分传统反周期政策的西方国家,如果形势需要,中国还保持着财政及货币政策调整的巨大空间。同样地,强大的城市化动力继续为中国的高投资经济提供坚固的支持,并让相对贫穷的农民工能够通过在城市找到收入更高的工作来增加收入。
然而,这也许是中国最后一次能够在增长不受影响的情况下避过外部冲击。其总理温家宝早在约六年前就提出了这种可能性,他在2007年3月指出:看似辉煌的中国经济已变得“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并最终不可持续”了。
自那时起,中国的许多固有优势被频繁的外部冲击削弱了。银行业仍在清理2008年全球危机后遗留下来的不良贷款。对那些第一次移居到城市的人来说,要找到负担得起的房子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腐败丑闻和可能带来的相关政治动乱风险也让人们感到不安——至少在去年共产党领导层权力交接之前的数月是这样的。
换句话说,温家宝“四不”所指的经济弱点已显著加剧了。中国经济确实已变得更不稳定,它的实际GDP增长于2009年大幅放缓,2012年也是如此。发展不平衡也变得更严重——投资占GDP的比重接近50%,而私人消费下跌至不到GDP的35%。
同样地,中国也变得更加不协调或者说碎片化,这是因为其收入差距一直在扩大。而发展的可持续性正被环境退化和污染破坏,这对中国的大气层和水供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
简而言之,中国的增长模式被前所未有地扩展。而就像一块布料一样,它被拉伸的时间越长,要回到原来有弹性的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而且越有可能在下一次出了什么差错时,再也恢复不到原有的状态。
这给新一届中国领导人传递的信息是很明确的:从来没有任何时候像现在这样迫切需要大力进行再平衡和改革。实施加速经济过渡到更为以消费者为导向经济的措施,现在正是时候。
要做的事很多,但这已不是什么秘密了,包括发展服务业、资助社会安全网、放宽过时的户口政策、改革国有企业、并通过提高被刻意降低的储蓄利率来结束对家庭的金融压迫。
如果不能迅速地实施这些措施,在这个饱受危机冲击的世界,中国可能经不起下一次不可避免的冲击。若没有进行重新平衡,几个潜在临界点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严重危害中国经济实现另一次软着陆的能力:银行体系信贷质量的恶化;因工资上涨被削弱的出口竞争力;关键的环境、治理和社会问题(即污染、腐败和贫富差距的问题);当然,还有例如与日本之间不断升级的问题可能带来的外交政策失误。
中国经济在过去四年安然度过了两个重大的全球危机。表面上,其韧性令人印象深刻——正如中国领导人一直对全世界强调的一样,它是第一个恢复过来的国家。然而,表面之下,这个不平衡、不稳定、不协调、无法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可能会失去复原能力。如果不进行再平衡和改革,中国自动软着陆的好日子也许就再也不会有了。
我15年来一直对中国经济保持乐观,现在依然如此。但时间不等人。温家宝六年前的评论是对过去中国缺陷强有力的诊断,并指出了未来中国的希望和梦想所在。它仍然是中国新一代领导人不能忽视的蓝图。对中国来说,时间已经很紧迫了,它必须马上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