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指导性文件出台 提升自主创新有了“指南针”
中国第一部系统部署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规划和指导性文件——《“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印发。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十二五”国家的18个重点专项规划之一,《规划》由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牵头,会同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铁道部、水利部、质检总局、知识产权局、中科院和工程院等单位研究编制。
《规划》就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重点、任务和方向做出总体部署
把支撑科技跨越发展放在突出位置,重点推进科学研究实验设施建设,加强科技资源整合共享和高效利用,健全国家标准、计量和检测技术体系;
把支撑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工程化能力建设,提升重点社会领域创新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
把创新主体、创新人才和制度环境等作为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最大限度地提高创新的效率和经济社会效益。
《规划》就创新基础条件建设、重点领域创新能力、创新主体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布局、创新环境五方面提出具体目标
创新基础条件建设布局更加合理。投入运行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量接近50个,形成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中心。重点建设和完善100家国家工程中心,新建若干家国家工程(重点)实验室,认定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点工程设计的支撑条件更加完善。
重点领域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农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源和综合交通运输等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和公共安全等社会领域创新能力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创新主体实力明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1.5%,一批创新型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建成若干一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和研究成果进入世界同类科研机构前列;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批优势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关键核心技术的有效供给能力明显提升。
区域创新能力布局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东中西部分工协作、功能互补、多层次合作的区域创新体系。区域性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得到加强。
创新环境更加完善。创新人才队伍结构更加合理,涌现一批高端创新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创新服务人才,每万名就业人员的研发人力投入达到43人/年。知识产权保护得到切实加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专利质量和专利技术实施率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