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教宗方濟(Pope Francis)就職彌撒,馬英九夫婦率慶賀團搭專機訪教廷24小時,成為與梵蒂岡建交71年來,首位親自出席教宗就職的台灣元首。台灣媒體一片頌揚,視為莫大成就,堪比當年陳水扁出訪般「偉大」,但究其實,這只是一場國際社交,台灣朝野似無必要誇大其成就和影響。
媒體用「巧遇外交」形容馬英九和周美青在典禮上遇到美國副總統白登、德國總理梅克爾等各國政要,親切寒暄,寫下佳話等細節。白登和馬英九交談多久,與智利總統皮涅拉、哥斯大黎加總統秦齊亞等元首如何互動,報導巨細靡遺,頗像一個人家原本不跟你玩的孤獨孩子,突然被允許參加派對,認識許多名流一樣興奮,台灣媒體表現得有些失態和失格。幸虧馬還記得提醒外界「外交沒有奇蹟,只有累積」。但這件事,也在檢驗台灣的能耐和兩岸的未來。
方濟當選教宗,中國政府立即祝賀,表達有意改善雙邊關係,即建立邦交,並強調梵蒂岡須與台灣斷交、不要干涉中國內政。中共官方態度還是強硬,似乎在提醒台灣,隨時可拿走另一個邦交國,馬英九能訪教廷,也是北京「善意施捨」,如果北京施壓,馬英九不可能有義大利之行。
對照陳水扁任總統時,雖曾旋風式訪梵蒂岡,參加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喪禮,但後來教廷拒絕陳水扁參加教宗本篤16世就職,傳聞是北京施壓所致。所以馬英九此行,如看成北京給的甜頭亦無不可,且暗中埋了伏筆,隨時可讓台灣窒息,如此則有何值得頌揚和光榮之處?
馬英九近年甚少出訪,除節省公帑支出,更省下每年給邦交國的數十億美元補助,不搞金錢外交,實為兩岸民眾之福,節省兩岸同胞的民脂民膏,卻被綠營批為畏縮失職。但「烽火外交」「撞牆式」魯莽衝撞早已行不通,要比撒錢多,台灣也難比大陸,馬英九的低調務實來得真是時候。
但檢視國際環境和兩岸情勢,也很難給馬政府高分。台灣自馬上任迄今維持23個邦交國,完全拜與北京「外交休兵」所賜,兩岸關係近年明顯改善,友邦不再左右為難,其實是北京hold得住的影響居多,不是中華民國片面成就。梵蒂岡人口僅數百人、國際政治上無影響力,只是全球11億天主教友精神象徵,隨著中國大陸愈來愈彈性務實,改善與天主教關係,梵蒂岡早晚會與中國建交,屆時北京是堅持教廷須與台灣斷交,或允許台灣維持某種關係,「雙重承認」眼前看絕無可能,則馬政府的休兵策略能走多遠?接任者該如何?是不是也在抄短線?台灣未來怎麼辦?連串問題外界都有權質疑,但馬政府顯然都沒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