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社区报道
关键字  范围   
 
华盛顿知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举办“中国崛起”大型讨论会
作者:徐一凡 | 2013/3/30 1:44:38 | 浏览:2215 | 评论:0

】3月29日,华盛顿知名智库举办大型讨论会,主题为“中国崛起:东亚与美国的评估观点”(China’s Rise:Assessing View for East Asia and the United States),着重讨论中国崛起对于东亚其他国家以及中美关系的影响。

中国崛起这个议题因为其经济与军事力量的大幅增长已经持续多年,美国2009年左右开始“重返亚洲”战略后,这个话题变得格外热门。近年来,中国与多个亚洲国家的海上领土争端升级,但紧张的局势依然伴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显著改善、中国对于东盟国家加入自由贸易协定的积极努力以及中日、中韩经济合作的发展。

那么,如何通过具体数据准确评估东亚其他国家对中国崛起的看法?布鲁金斯协会约翰•L•内桑中国中心、东北亚政策研究中心、中研院与台湾国立大学的东亚民主研究项目和上海交通大学大学人文艺术研究所共同主办了这次讨论会。会上,学者们根据日本共同舆论调查项目“亚洲晴雨表”的数据与美国相关调查数据的对比评估中国的崛起对东亚其他国家与中美关系的影响。

讨论会持续半天,分为“东亚与美国如何看待中国崛起”“东亚的地缘政治和软实力竞争”以及“东亚与美国的评估”等三个部分。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美国的亚洲研究学者讨论了东亚其他国家及美国眼中的中国崛起,以及中国崛起对前两者已经发生的和潜在的影响。

讨论会上,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教授,中央研究院政治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朱云汉(CHU Yun-han),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杜克大学中国研究教授刘康(LIU Kang)上海交通大学高级研究员黄敏华( HUANG Minhua),新加坡管理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布里奇特`威尔士(Bridget Welsh)四名学者分别展示了自己基于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都是基于调查后得出的详实数据得出的结论和推理。

总体的结论是,不管是美国还是东亚其他国家,他们与中国文化距离的大小、民主程度的区别、地缘距离的远近等因素影响着他们对中国的看法。比如,根据调查结果,在回答“谁是在东亚影响最大的国家”时,大部分中国的邻国如蒙古、日本、新加坡等等会选择“中国”,而地理上离中国较远的国家选择“美国”的较多。类似地,在关于“中国的崛起对亚洲给予积极影响为主吗”的调查中,文化与中国相似的新加坡、经济与中国紧密合作的东南亚国家等给中国打分较高,而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虽然政治上颇多恩怨,但几乎没有文化距离这一点还是令台湾的民众相信“积极影响为主”。学者还在亚洲其他国家中进行“你会选择学习中国还是美国的发展模式”调查,数据显示,除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外,大部分亚洲国家还是把票投给了发达的美国。而东南亚国家对“中国模式”的分数普遍高于东北亚国家的打分,显示了地理上较远更容易看到“成绩”而非“问题”,以及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产生的影响。此外,数据显示,亚洲国家在竭力避免在崛起的中国和影响力一直很大的美国之间“站队”。

华盛顿东西方中心主任萨图•勒美(Satu Limaye),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学院国际事务实践的教授罗伯特•萨特(Robert Sutter),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中国研究项目主任大卫•兰普顿教(David Lampton),东北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 卜睿哲(Richard C. Bush III),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黎安友(Andrew Nathan),约翰•L•桑顿中国中心主任,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 乔纳森•D•波拉克(Jonathan D. Pollack)等更为资深的学者作了讨论、总结和点评。他们提出,美国调查数据与亚洲晴雨表调查数据产生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前者对安全、军事考虑多于后者。而中美两国应当先处理好两国之间的关系,才能进而处理好同东亚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

专家们大力肯定了用数据说话,而非传统的着重研究政府政策的研究方法。

相关栏目:『社区报道
教育资讯 | 《华盛顿邮报》等:美国学术自由、国家安全与高教信任的三重危机 2025-06-25 [186]
美国华裔美女科学家发明颠覆性中风疗法!血栓清除成功率达90%,或彻底改变游戏规则! 2025-06-21 [1223]
斯坦福李飞飞 | 机器人操作泛化突破!AI 教母再添新成果 2025-06-20 [279]
AI预测失误酿大祸:加州电力公司野火预警系统遭质疑 2025-06-16 [436]
任正非最新发声(信息量有点大) 2025-06-16 [348]
教育资讯 | 美国特朗普政府力推“循证阅读教学法” 2025-06-11 [547]
李飞飞对话 a16z:LLM 是有损压缩,世界模型才是真正重要方向,应用远超机器人 2025-06-11 [500]
政坛地震中心的Big Beautiful Bill(BBB)法案的总结 2025-06-11 [502]
麻省理工学院校长萨莉·科恩布卢斯在2025 届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全文 2025-06-06 [626]
胡仕新出任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校长,加州大学首位中国大陆移民校长 2025-06-03 [81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