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面臨的挑戰有99%是內部問題、政府結構僵化的因素,無論有沒有中國,美國治癒經濟99%的措施都與中國無關」。Fallows指出,中國經濟崛起、成為美國最大債主,但中國在國際貿易鏈中仍主要以加工製造為主。美國一分民調顯示,94%美國人無法說出任何中國自有品牌,中國大公司沒有對美國波音、蘋果等大企業構成挑戰,中、美經濟仍然屬於「世界貿易體系下的不同勞動分工,是強化版的亞當斯密式的世界」,與1980年代日本經濟崛起對美國經濟產生的挑戰有所區別。
中國經濟給全球造成的環境和資源壓力,Fallows認為,也有正、負兩個方面。在負面效應上,中國經濟發展對全球自然資源、原材料的需求巨大,全球搜尋資源的同時也破壞當地生態。消耗大量能源的同時,技術、設備缺乏高能效性,也造成嚴重的溫室氣體排放。不過Fallows也指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推動國家對能源新技術的開發,「美國、歐洲很少去想能源計畫,但中國現在就是一個大實驗室,新技術、能源都可以在這裡嘗試」,而且環境壓力也讓中國政府能源、環境部門、非政府機構、研究院所與美國緊密合作,尋求解決方案。
在戰略角度上,Fallows指出,「擔心中國軍事崛起的人們可以停止杞人憂天了」。他指出,中國解放軍數十年沒有經歷實戰,目前也沒有任何單位在作戰。
Fallows建議,作為個人,美國民眾不應懼怕中國崛起,「對周邊中國元素的存在感覺良好」,學習中文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