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人在海外海外留学
关键字  范围   
 
“小留”不适应美国 想同学多过想家人
来源:侨报网 | 作者:蔚宇 | 2013/4/3 0:40:53 | 浏览:2374 | 评论:0

众多的中国家庭为了寻求更好的国际教育,望子成龙,或是希望留洋的文凭可以光宗耀祖等等,为此,许多家长便把尚未成年的孩子送到美国上学,希望他们成为“国际化”人才。但是,对于这些独生子女来说,适应美国的生活并不是一个小课题。
 
将自己的孩子送入美国名校大门,是许多中国家庭的梦想。但是,对于年纪尚轻的中国孩子来说,独自一人住校或者在寄宿家庭里生活并不轻松。从事留学咨询的陈教授告诉记者,孩子在青春期时,就被父母送到了国外学习,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在陌生的环境、文化、语言等因素的影响下,让这些孩子的青春期又多蒙上了一层困惑。
 
来自陕西西安的黄小姐,一直是家里人的掌上明珠。由于父母都是独生子女,因此,黄小姐在爷爷、奶奶与外公、外婆眼里,更是“单传”的宝贝。为了送黄小姐前来洛杉矶就读私立高中的事情,家里人为此争执了很久,奶奶还因为担心孙女两次被送近了医院。
 
但是,一向心气很高的黄小姐因为看到同级的学生有10多个都到国外读书,便下定决心一定要独自到美国来读书。在中介的帮助下,黄小姐来到了洛杉矶,并在寄宿家庭里安家,学习独立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及生活。
 
黄小姐来美国之前,从来没有自己整理过房间,不会叠被子,不会系鞋带,也不会为自己梳理长到腰间的头发。虽然家人在她来美国之前,突击地训练过她几次,但是她了美国之后,还是拿不起这些琐碎的小事。因此,妈妈在洛杉矶陪伴了她三周,才将这些“小事”教会了她。黄小姐告诉记者,她很不喜欢做这些事情,但是为了能够留在美国,她还是坚持自己做这些事情了。
 
妈妈离开洛杉矶之不久,学校开学了。原本已经学过10年(从3岁开始)英文的黄小姐,才真正地发现自己的英文完全不灵光。首先是听不懂课,老师讲课对她来说就是天书;然后自己的发音不准,同学几乎听不懂她好不容易才开口说的几句简单的英语;再有就是学校的午餐极其难吃,冰冷的三明治,被打湿的面包及全生的蔬菜,对她来说都是难以下咽的。同时,没有同学、朋友的日子是她最难过的。
 
黄小姐说,7年级的同学基本上都是本地学生,只有高年级的学生才有从中国来的,而人家嫌她小而不愿意与她交朋友。因此,她到美国已经快1年了,还每天与自己在西安的朋友联系,觉得自己是生活在“异度空间”,对于美国文化完全没有感受。
 
黄小姐觉得“美国的世界”里与她有联系的事情并不多,例如,文化、明星、电影、美食及时装等等,都与她的爱好格格不入。她充满了彷徨、无奈和孤独。同时,家中的老人、父母每天要求她与家里视频,时间一长,她觉得是一种负担,就借口“学习紧张”而减少到每周一次与家人的视频。每次到了周五的晚上,她就通宵不睡觉地与朋友们“网聊”,看中国的综艺节目,听中国的流行歌曲。
 
幸好7年级的功课还不重,她也算是个“聪明过人”的孩子。目前黄小姐已经可以听懂课,数学可以拿到A,其余的功课也在B和C之间徘徊。黄小姐最盼望暑假可以回到中国,与自己以前的同学、朋友玩,吃西安的小吃。

小留学生看美国:可自由选择成绩 没有坏学生

前来洛杉矶地区就读的中国小留学生(小留)越来越多,他们已经成为了不少学校的一道风景线。他们13、14岁的年纪就已经远离家乡,远离自己的同学、朋友,独自走上一条漫长的求学道路。
 
来自中国新疆乌鲁木齐的小吴,在洛杉矶华裔聚居地区的一所私立学校就读12年级,3年前来到美国,目前已经被加州大学某校录取。他告诉记者,在中国的时候,他觉得美国十分遥远,在这里虽然已经3年了,但始终忙于学习,没有太多的时间了解社会。他自认为对美国还不太了解,特别是英文水平还远远不如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孩子。因此,他没有考上理想中的全美排名前50名的大学。但他认为美国教育体制可以让学生更加发挥自己的特长。现在,他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并找到了相对合适的大学。他觉得,与中国学校相比,美国学校最大的不同就是给学生自由。
 
简单来说,学生有选择自己成绩的自由。小吴刚刚来美国的时候,自己比较懒散,除了数学可以拿B之外,其它学科的成绩就在D上面徘徊,老师也从来没有批评他,也没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坏学生”。11年级开始,他开始适应了美国的教学,英文水平也提高了不少,成绩上到了B左右,也有了一些朋友,朋友们也认同他,老师也没有过多地表扬他。一直到12年级,他才明白,原来老师、朋友及整个社会都给了他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自发地学习,自发地为自己的未来努力,没有人逼迫你。小吴笑着说,也许自己是“大器晚成”,到了高中即将毕业的时候,才明白自己原来可以早点努力。但是,他认为对于年轻人来说,他现在努力也不会晚。
 
对于小吴来说,来洛杉矶最大的不适应就是没有朋友。幸好,目前的通讯水平、网络及社交网络都十分发达,他依靠网络的虚拟空间,度过了许多想家、想朋友的日子。他认为,电脑坏了的那些日子是他最难过的时光。为此,他选择了学习电脑专业,以便未来可以生产出更加先进、免病毒的电脑,以保证所有人都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及保持与亲人之间的联系。

中国小留学生在美追逐青春梦想:学习人生经验(吕贤修)

“小留”不适应美国 想同学多过想家人
 
来自中国不同省份的蔡一铭(左起)、魏欢、朱悦灵、何宇浩四名小留学生在美国成为同学。(吕贤修 摄)
 
“小留”不适应美国 想同学多过想家人
 
小留学生到华人超市购物,满足对家乡食物的思念。(吕贤修 摄)

  来自绍兴、福州、上海的魏欢、蔡一铭、朱悦灵、杨双四名小留学生,因共同就读于纽约长岛Dix Hills的基督教学校Upper Room Christian School而相识,在美国这片土地上一同追逐青春的梦想。Upper Room Christian School建校已32年,从九年前开始招收国际学生,现在,全校200多名学生中,有来自德国、西班牙、韩国、中国的18位国际学生,中国留学生就有10人,分读9至12年级。

  “在中国感情好的同学,现在几乎都在美国了”。初中毕业来美的杨双,当年因英文成绩不足,被学校要求从九年级读起,但他觉得许多课程与在中国时学的内容重复,他实在不理解“为何中国一年学完的东西,在美国要分四年学”。很羡慕有些同学在课程难度较高的学校。校方ESL课程分三级,第三级才加强托福,他觉得目前读的第一级太无趣,打算直接跳第三级,想早点考托福。厌倦上海大都会生活,申请这所位于郊区的学校,他想专心学习。

  去年8月来美读11年级的朱悦灵对艺术及传媒有兴趣,她认为中国留学生分两种,一种是在国内混不下去,家长只有花钱送其出国;另一种是为了自己的未来,想学在中国学不到的东西。而且,中国是为考试而学习,美国是真的想让学生学知识,强调动手及思考能力。所以,她义无反顾来到美国。现在,她很喜欢这所小型高中,因为“老师会特别留意国际学生是否听懂”,而且,每年级就只有一个班,最多20多个学生。来美一年,朱悦灵发现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明显提升。

  在中国曾就读外语学院附属中学,高二时来美的蔡一铭,当年被要求从十年级读起。现在,对电影有兴趣的他,已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提前有条件录取。他本来想转到洛杉矶有电影预修课的高中,提前修一些表演课,但因在校成绩不够未被接受。

  参加教会活动 学习人生经验

  每周日上午,曾斌文牧师都会从皇后区前去位于长岛的学校义务教中国学生圣经。教室中贴着一幅引自圣经的标语“流行的事不一定正确,正确的事不一定流行”。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中英文双语圣经,有人专心听讲,也有人低头把玩手机。

  寄宿家庭都是邻近教会的教友,学生们都被鼓励来参加礼拜。蔡一铭表示,曾斌文常会分享自己出国读书的经验,以及华人在美地位提升的现象,也常带子女来谈如何准备SAT,申请大学及暑期实习。

  在礼拜上,坐在教堂后排的部分学生跟随信众高举双手,配合乐曲摇摆身体。魏欢认为,教堂激昂的音乐是种享受。蔡一铭回忆,自己去年不喜欢读经、祷告,但今年开始较有耐心,发现听牧师讲道可以学到一些做人的道理。杨双则说,圣经某些章节,就算翻成中文,对他来说仍是“天书”。

  “大农村”不方便 听中文歌看中国影片

  中国留学生在网络流传,“到美国就像在大农村上课”。亲身体验后,学生们才发现“此言不假”。曾随夏令营几乎逛遍美东各州的蔡一铭知道美国多数地方不是大城市,只是刚来美国留学时,还是没想到学校如此偏远。已满18岁的他想尽快考驾照。

  魏欢说,每天搭校车上下学,只认识校车路线的道路,“这不是我想象中的纽约”。小镇没有公交车,只有一个火车站。她表示,在纽约一年半,读书之外的时间,几乎都待在这个“怪地方”。寄宿家庭的父母已70多岁,不爱出远门,除了课后去健身房,最多开车载她和同学去附近的购物中心,“但已经逛烂了”。她希望周末可以自由接触外面的世界。但校长、寄宿家庭都不同意她单独去曼哈顿,她说:“我明年就要满18岁了”。

  听说在康州、密西根的同学开车去超市都要一个小时,朱悦灵觉得自己住的小镇很好,有助于她融入美国社会。杨双在校参加乐队、篮球队,但与同学除了运动,似乎没话题可聊。本来,他在中国爱听西洋歌,到了美国反而常听中文歌。老师建议多看电视新闻,但杨双觉得跟自己没关系,他还是爱看央视报道中国的英语新闻。

  做“好男人” 照顾“中国胃”

  因为爱吃寄宿家庭做的家常菜,朱悦灵半年就胖了七磅。但不习惯寄宿家庭老夫妇常吃的冷冻食品,魏欢倒学会了煮意大利面、咖喱饭,也学会做寿司、泡菜饼。

  与她们两不同,因为寄宿家庭不常煮饭,杨双与两名同住的国际学生,晚餐几乎都在外打发。他说,学校午餐菜色每天不同,但每周重复,只有周五有中国菜,却只是像芝麻鸡等偏甜的菜式。他说,家里冰箱几乎是空的,寄宿家庭爱吃色拉,不吃早餐,所以自己也养成了不吃早餐的习惯。

  蔡一铭不习惯早餐吃甜食,在小镇超市买了许多微波面条、包子、饺子等不地道的中式冷冻食品。他摸索学做寿司、意大利面,甚至用香蕉酱配酸奶自创甜点,他觉得自己变成了“好男人”。偷懒时,还是会拿姜粉、辣椒粉拌饭吃。

  每月一次,寄宿家庭会开车,载学生集体至法拉盛吃中国菜、逛中国超市、甚至理发。在学生眼中,法拉盛、华埠有“香港老街”的感觉,但他们实在受不了华人超市里的味道。

  在美食广场,面对各式菜单,他们每样都想点,最后选择了卤肉饭搭配小笼包、臭豆腐、盐酥鸡。原先准备采购面条、包子、拌饭酱,但走进超市,推车却装满了中国、日本进口的的汽水、果汁、豆奶与饼干。第一次逛Target大卖场,发现店里什么都有,魏欢幻想自己上大学后,能到这样的商店,一次购足一周所需,“好想快点自己单住”。

  绘制大学梦 人生下一步

  蔡一铭在校平均成绩85分,已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提前录取,条件是毕业时仍维持此成绩。另外,托福要求65分,不需看SAT分数,报到后若未通过学校测验,仍须选修不计学分的语言课。蔡一铭出国前便想读电影、表演专业,但父母曾强烈反对。因家中有生意,父亲原期待他读商。出国后,见他心意已决,父亲转而支持。电影在该校是热门科系,大三才筛选申请者。因担心竞争激烈,蔡一铭也考虑多修一个商学位。他打算今年考托福,提早知道自己哪里需加强。

  蔡一铭想大学毕业后留在美国吸收工作经验。经营外贸公司的父亲却认为,中国海归已不稀奇,许多人连当翻译都比不上本地外语人才。杨双的父母希望他大学毕业后,能留美工作,他也想在美国闯荡一番,但目前还不知要读什么专业。如果有机会转学,他不想再读教会学校,希望能去“一所深山里的学校,远离城市”。

  准备明年报名考试的魏欢计划今年暑假回中国补习SAT、托福。她说学校SAT课要额外收费500元,共上10堂课。她担心全英文授课,自己无法吸收,认为中国的加强班较有效率。“因为中国用的是美国旧题”,她也考虑在中国考托福。转眼要升上12年级,她只感觉“压力好大”。

相关栏目:『海外留学
「没想过会受这种羞辱」中国留美学生、学者 陈述入境苦难 2024-04-23 [110]
花了百万留学,从藤校毕业,最后成了一场空…… 2024-04-20 [120]
敏感科系中国留学生签证效期短?通关入小黑屋 2024-04-20 [83]
警惕!“二次诈骗”套路深,已有中国留学生上当! 2024-04-10 [241]
中国留学生入境日本被开箱40kg行李,看到里面装的东西海关都傻眼了… 2024-04-08 [394]
纽约大学教授:部分中国学生,无法接受美式博雅教育! 2024-04-07 [269]
那些离开孩子去留学的妈妈们,现在怎么样了? 2024-04-06 [316]
人数破280万!国际学生猛增,超50000留学生被拒签! 2024-04-06 [369]
英国官宣100亿计划,惠及剑桥、KCL、曼大、爱大、布大等多所院校和专业! 2024-04-04 [336]
英国院校批量撤回中国留学生offer!留学生:我学费都交了,一夜之间告诉我没学上了?! 2024-04-02 [45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