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科技前沿
关键字  范围   
 
美设计核聚变火箭:载人往返火星仅需数月
美设计核聚变火箭:载人往返火星仅需数月
作者:晨风 | 2013/3/30 13:50:13 | 浏览:1399 | 评论:0

  北京时间4月10日消息,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站报道,长期以来载人火星探测一直是一个看似遥遥无期的梦想。但是现在,天文学家们或许已经朝着这一目标又迈进了一步:他们开发出一种独特的核聚变推进技术,这和驱动太阳和恒星发光发热是相同的机理。

美设计核聚变火箭:载人往返火星仅需数月
艺术示意图:核聚变能火箭驱动的火星载人飞船。在这张图像中,宇航员们将乘坐在飞船最前端的舱室里。两侧太阳能帆板收集的能量将用于提供触发核聚变的初始能量

美设计核聚变火箭:载人往返火星仅需数月
等离子体(图中蓝色)正被注入火箭喷嘴。随后锂金属(红色)被瞬间收缩,对中央空间中的等离子体形成巨大压力引发核聚变反应。这种瞬间发生的核聚变反应释放出巨大能量加热并引发锂金属外壳蒸发并离子化,并从火箭喷口中高速喷出产生向前的推进力

美设计核聚变火箭:载人往返火星仅需数月
这是华盛顿大学等离子体动力学实验室的核聚变火箭测试舱。图中绿色的真空舱被两个大型的高强度铝磁铁包裹。电磁铁系统则由强大的电容供电,大量电线连接着各个系统。

  美国华盛顿大学以及美国雷特蒙德(Redmond)地区的空间推进技术公司正致力于开发一种新型核聚变驱动火箭,该火箭的研制成功将会扫清横亘在载人火星探测前方道路上的一系列障碍,包括长时间太空飞行,超高的费用以及健康风险等等。

  该项目的主要研究者,华盛顿大学航空航天学助理教授约翰·斯洛(John Slough)表示:“使用现有的火箭推进燃料几乎不可能支持人类开展距离地球较远的深空探测飞行。”他说:“我们希望能获取一种远比现在更加高效的火箭燃料,从而最终能够让我们实现载人行星际旅行。”

昂贵的火星之旅

  该项目的进行得到了美国宇航局“创新型先进理念项目”的资金资助。在上周举办的一个研讨会上,斯洛和他的小组介绍了他们对火星载人飞行的分析以及详细的计算机建模分析和初步的实验结果。斯洛团队的这一研究项目在去年秋季获得了宇航局的第二轮资助。最初共有大约700个项目参加美国宇航局的资助申请,最终有15个项目获得第一轮资金支持,而现在斯洛小组的项目再次通过评估,获得了第二轮的资金支持。

  美国宇航局估计,基于现有技术,载人往返火星将至少需要4年的时间。这样一来在整个过程中将要耗费的化学燃料和资金就将非常惊人——光发射费用就将耗去120亿美元。斯洛和他的团队已经在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最新计算结果,评估了借助新型核聚变火箭往返火星,假设分别耗时30天或90天时将会需要的花费金额。使用核聚变技术之后,火星载人飞行将会变得更加实际也更加经济。

技术上的可行性

  但是这项技术是否真的能够实现?斯洛和他的团队相信答案是肯定的。他们已经在实验室中实现了整个过程的测试。现在他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将这些分别进行的部件实验组合到一起进行整体实验,并实际检验核聚变的技术方案。研究组开发出一种特殊的等离子体,其被自身的磁场束缚。当这些等离子体在磁场中受到强烈压缩时便会发生核聚变。此前实验小组已经在实验室中成功验证了这项技术。

  驱动火箭只需要非常少的核聚变燃料,一粒沙子那么多的核聚变燃料的推进力就和一加仑普通化学染料相当。为了实现核聚变推进,研究组在磁场中的等离子体周围使用金属环内爆,从而对等离子体施加强大的向心压力,进而引发核聚变。周围的金属环形成一个外壳激发核聚变的发生,但仅仅持续几个微秒。但尽管只有这么短的压缩时间,但发生的核聚变作用已经足以产生足够能量迅速加热并导致外壳离子化。此时在超高温下蒸发的金属外壳便会被高速喷出火箭喷口从而推动火箭前进。这一过程大约每隔一分钟重复一次,驱动火箭不断加速飞行。

  研究小组此前已经在华盛顿大学的等离子体动力学实验室内演示了这种基于金属损耗的聚变推进技术。在最近一次美国宇航局举办的研讨会上该小组还出示了一个拳头大小的铝制金属球,它是这种反应机制测试中剩余的金属物质。这个小球可以供人触摸和观看。斯洛表示:“我想大家都很高兴地看到我们提出的压缩等离子体实现核聚变的方案在展示中被证明的确有效。”他说:“我们希望全世界都能注意到我们展示的技术,让人们明白核聚变技术并不一定还要等上40年时间才能被应用,并且应用这项技术的花费也并不需要花上20亿美元。”

新一轮的测试

  现在,该小组正致力于将等离子体压缩过程和核聚变发生机制整合起来。斯洛希望能做好一些准备,以便在今年夏季末进行首次整体测试。斯洛和同事们进行各种实验的等离子体动力学实验室内充斥着各种电容,这些电容都是承载能量的容器,就像是高能电池一般。

  这些电容都被连接到一个巨大的磁铁上,加上其他一些设施,共同组成了发生核聚变反应的设备。当启动开关之后,电容会在瞬间向磁铁系统释放超过 100万安培的电流,导致后者瞬间对金属外壳产生剧烈压缩。整个设备的设计非常简单明确,斯洛表示:“在太空里,所有的部件都必须尽量简洁。”在实际的太空任务中,科学家们将使用锂金属作为金属外壳来推动火箭飞行。之所以选用锂,是因为这是一种非常活跃的金属物质。而对于前期的实验室测试来说,用铝来代替就足够了。

  斯洛表示,一谈到核聚变的话题人们就会有一些顾虑,因为它让人想到核武器,但是在其它方面的应用是非常不一样的概念。用于推动火箭的聚变能相比氢弹爆炸的能量而言要小上10亿倍,这种规模的聚变无法引发显著的爆炸。另外,斯洛的设计方案中还包括使用强磁场来约束核聚变反应的产物,使其离开火箭并防止它伤害飞船中的任何乘员。

相关报道:美航天局研究利用核聚变驱动火箭远征火星(哈琳)

  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创新性先进概念研讨会上,美国华盛顿大学航空航天副研究员John Slough说:“用现有的火箭燃料,人类基本不可能探索离地球很远的地方。”

  NASA估计用目前的技术,人类往返火星需要4年多的时间。Slough副研究员和他的同事们在发表的文章中,计算了用聚变驱动火箭去火星探索需要30和90天的可能性,使火星探索之旅更可行和更省钱。

  他们对所有过程进行了成功的实验室试验,现在的关键是把各个单独试验整合为一个用该技术产生聚变的最终实验。

  Slough说,他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把它包容在自己磁场中的等离子体。为了给火箭提供能量,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系统,在该系统中,强大的磁场把等离子体紧密压缩并注入到周围的大金属锂环产生聚变,但只持续几微秒。

  研究小组在华盛顿大学等离子体动力学实验室验证了金属压碎的过程。Slough希望在夏末进行首次完整的试验。

相关栏目:『科技前沿
硬核解决Sora的物理bug!美国四所顶尖高校联合发布:给视频生成器装个物理引擎 2024-05-06 [43]
为什么审稿人总会写一句 “ 稿件应由英语母语人士进行改进 ” ? 2024-05-06 [23]
Oracle 23 Ai :又甩开国产数据库几条街 2024-05-05 [126]
电子皮肤-具有高拉伸性且可定制化的微针电极阵列 2024-05-04 [36]
跨越300多年的接力:受陶哲轩启发,数学家决定用AI形式化费马大定理的证明 2024-05-04 [41]
全新神经网络架构KAN一夜爆火!200参数顶30万,MIT华人一作,轻松复现Nature封面AI数学研究 2024-05-04 [44]
历史性的飞行:美空军部长乘人工智能战斗机起飞体验空战 2024-05-03 [92]
神秘大模型一夜刷屏,能力太强被疑GPT-4.5,奥特曼避而不答打哑谜 2024-05-02 [44]
《Science》封面挑战现代教科书,一个长达数十年的谜团被解开了 2024-05-02 [42]
数不清的蜘蛛!欧空局探测器在火星“古城废墟”中拍到惊悚照片 2024-05-02 [9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