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教育局長卡然薩(Richard Carranza)9日到舊金山中文沉浸學校,跟三年級學生暢談他最近訪問中國的心得。
卡然薩向舊金山中文沉浸學校三年級學生介紹中國學生上課情形。(陳運璞/攝影)
卡然薩說,他搭了全世界最快的火車「子彈列車」,從蘇州到南京再到北京。他在南京車站遇到一位九歲的中國男孩,讓他很驚訝的是,這個小男孩竟然在學英語,「因為英語是商業語言」,他將來也想來美國。
卡然薩說,舊金山學生也在學中文,讓中國小男孩很驚訝。卡然薩以這個例子勉勵中文沉浸學校的學生好好學中文,多了解英語世界以外的文化。
卡然薩並說,舊金山小學生上學時間是上午8時30分至下午2時45分。中國小學生上學時間是晨間7時或7時30分,直至下午5時或5時30分。
「中國的高中生上課時間更長,通常是晨間7時至下午6時。且中國的中小學生周六也要上課,周日還要補習。因為他們上高中和大學都要經過考試錄取才能入學。」
卡然薩問小朋友周六做些什麼?他們回答說:「看電視。」中文沉浸學校校長唐若蘭打趣說:「我們上課時間也比照中國學校好了。」全班小朋友立即一起喊:「不要!」
卡然薩個人認為,一周上課七天,讓孩子總在學習,沒有時間玩耍,難以發揮創造力。他並不擔心美國學生上課天數與時數太少。
卡然薩又說,中國教師們表示,中國學生數學、語文閱讀、理化等科目的程度都能培養得相當好,唯獨欠缺創造力與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像美國教育培養出的人才創辦了蘋果、惠普、思科等世界級大企業,因此很希望在這方面向美國教育取經。
卡然薩也觀察到美國教育重視競爭,私校尤然。但在中國,最好的學校是公校而非私校。美國學校強調族裔平等,中國學校有待努力的則是消除城鄉差距。美國教育制度由各州決定,中國是由中央政府決定,一致性高但較少創新。
卡然薩印象很深刻的是,中國到處都在大興土木。中國人認為教育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因此中國教師很受學生與家長的尊重,只是收入偏低,因此教師周日往往必須為學生補習掙外快。他說:「在美國,大家常抱怨教育制度破產,不像中國人以教育興亡為己任。」
卡然薩與美國另外四市的教育局長應「亞馬遜基金會」之邀,前往中國上海、蘇州、南京、北京、寧波等五座城市訪問九天。其他教育局長分別來自華府、克里夫蘭、奧蘭多和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等地,
此行成果之一是,中美雙方簽訂了「交換學生」協議,未來將安排這些城市的高中生交互遊學一學期。
舊金山若干教師與學校行政主管都會說中文,卡然薩特別要求安排舊金山的「教師與行政主管」交換計畫,讓他們到中國服務一年,吸收中國教學的經驗。卡然薩說:「雖然簽了協議,但只是初步構想,具體細節都還未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