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梁晓声:中国人不分贫富官民 集体陷入“忐忑”和“焦虑”
作者:罗皓菱 | 2013/4/21 13:30:11 | 浏览:1686 | 评论:0

  《郁闷的中国人》推出姊妹篇《忐忑的中国人》———

  梁晓声最新力作《忐忑的中国人》近日在京首发。尽管全书呈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忐忑”“焦虑”的特殊心态,但他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却是相对乐观。

  《忐忑的中国人》近日推出,梁晓声在书中对中国社会各阶层及当代社会的根本问题进行思考,被看作是《郁闷的中国人》的姊妹篇。

  梁晓声表示,当初他起的名字是《焦虑的中国人》,关注的还是当下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年轻人那种焦虑的状态,但是图书策划人孙小波坚持用“忐忑”这个名字。梁晓声说:“书中我写了很多当下年轻人面临的困难,比如就业、高房价等。策划编辑小孙30多岁,跟我的儿子差不多年纪,我想他们年轻人更容易体会我所写的东西,所以就听从了他的建议。”

  梁晓声说,人类历史上似乎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多于五分之一的人口都生活在一个国家,叫中国人;而在这个国家国力变得空前强大的21世纪初叶,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农村和城市,不分贫富,不分官民,总而言之集体陷入了一个终于崛起后的大国的焦虑、忐忑年代。“这种焦虑和忐忑不同于动荡年代,似乎是‘太平盛世’光景之中的,人心介于有盼头与放弃了盼头的无为的焦虑与忐忑之中。”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也发表自己对“忐忑”心理的见解。他说:“书中很准确地把握了当下中国人的心理,也把握了当下中国社会的生存状态。今天我们这个世界和社会被很多元素和力量所决定,而且总是有一种危机感。所以这种忐忑心理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里是非常形象的。就像我们坐在高速铁路上我们会忐忑不安,如果我们坐在马车上或走在乡间田野,我们相对就不会那么忐忑。”

  在梁晓声的这本书中,改革、公平这样的字眼出现的次数较多,他在书中直言:“中国的改革家们,改革要抓住机遇啊!改革也会错过机会啊。”梁晓声表示,自己对中国的改革是持乐观态度的,欣赏政府从小问题、基本问题做起的态度。他说:“现在交通管制也少了,开会时桌子上也不摆放花了,这都是很好的现象。我们做事时往往从最容易的开始做起,我想对一个国家来说,也是这个样子的。”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魏加宁:美国关税战对中国与世界的警示 2025-04-03 [39]
FDA CBER主任Peter Marks博士的辞职信(附:中英文版本) 2025-04-02 [35]
刘瑜:没来的请举手 2025-03-27 [100]
勒内 吉拉尔思想下的 JD 万斯与彼得 蒂尔 2025-03-27 [93]
Raymond Ro:一位上纽商学教授的非典型跨界 2025-03-18 [248]
威尔·杜兰特:文明倒退的七种征兆 2025-03-17 [310]
何清涟:大争之世,坚守理想但要尊重事实 ——回应德国驻新加坡大使方迪娜《坚守国际社会理念》 2025-03-14 [339]
[聚焦]赵晓:从俄乌争论看中国人的主流世界观 2025-03-10 [448]
孙立平:“五大寄生虫”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2025-03-07 [563]
许小年:经济还要下滑3到5年,将正面抗击三头灰犀牛 2025-03-07 [59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