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生遭批评上课懒散,已不是新鲜事;最新的说法是大学生上课像“人形墓碑”。笔者不甚认同,因为责任应在老师身上。
学过教育学的人都知道,老师教学的首要步骤,是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学生才能专注学习,教学才有趣又有效。
为此目的,老师不会一上课就立即进入课程,往往是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时事,作为开场白。在小学阶段的老师,更是挖空心思,用故事、布偶、动画等方式,无不希望孩子储备强烈的学习意愿和期待。
笔者上大学时,就曾遇过讲义十几年未曾更新,课堂上照本宣科的教授,学生想不睡着都难。但,试想,如果授课方式是要移动讨论,或是站立起来发表、表演或活动,大学生又怎么会上课睡觉呢?
现在大学林立,竞争激烈,加上台湾少子化严重,视学生为“衣食父母”,大多不敢随便得罪学生,学校的姑息加上教授的放纵,学生不睡觉才怪。
我曾在课堂上碰过上课讲话和睡觉的学生,我会点名并要求回答问题,或是直接要求“别再睡了”,再犯就离开课室。只要老师站得住立场,要求合理,通常都能获得学生的配合。学生上课不理会老师,睡觉不学习,不会只是学生单方面问题,老师自身也该检讨。
宠坏大学生的结果,是“多输”的局面,为什么大学生会变成“人形墓碑”?也只有大学和教授拿出教育良心和专业,让学生从“人形墓碑”苏醒过来,成为有血有肉,有热情和意愿,学习动机强烈的好学者。
这样的大学才是一流学校,这样的教授才是一流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才会有一流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