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家輝能當上駐華大使,在以前是不可思議的事,美國國務院過去是不請華人的。朱棣文如果在柯林頓時代就當上能源部長的話,李文和案件也不會發生。」
柏克萊大學族裔研究所教授王靈智指出,19世紀到20世紀在美華人史最重要主題就是「排華」。但華人來美之初,其實是應市場需求。
王靈智說,以前華人被限制住在華埠,因此「全美各大城的華埠,其實正是美國種族主義的象徵。」(陳運璞/攝影)
1849年至1852年淘金熱潮期間,全球移民都可自由來美,華人也不例外。當時恰逢美國西部開始發展,需要大量勞工。華人因為工資低,在美國勞動市場上頗為搶手。
「同樣修築鐵路,白人一個月工資35元,包吃包住。華人一個月工資28元,還不包吃住。」
王靈智表示,低薪華工讓白人勞工非常不滿,高利潤的淘金業尤然。排華情緒逐漸沸騰,到了1882年終於落實,成為排華法案。
「排華有兩種情況,一是不准華人移民來美。另一是在美國國內就業、教育、公共服務等領域都排斥華人。」
進入21世紀,王靈智認為,「中國崛起」提高在美華人的社會地位,但另一方面也讓美國人備感威脅,因此中國大企業在美併購往往以「國家安全」為由被否決,「英美大企業就不會遇到這種情況。」
王靈智特別提醒科技業的華人,盡量避免進行跟國家安全領域有關的研究,已在這個領域的華人更應非常小心,以免成為代罪羔羊。
鄺治中:中美關係 攸關華人地位(杜宜臻)
鄺治中照。(鄺治中提供)
專注華人移民社區發展以及中美關係研究的學者鄺治中表示,華人在美國的社會地位受到中美關係發展影響極大。早期移民來美的華工在美國社會地位相當低落,但是在對日抗戰時,中美一同合作,打敗日本,華人在美國地位頓時高漲,於是1943年美國廢除排華法案,但還是不脫勞工階級印象。冷戰時期,中美關係惡化,華人在美國地位再度受到打擊,許多高科技業華人受到打壓。儘管70年代台灣香港許多知識分子來到美國,都未能改變華人在美地位。直到近年來隨著中國崛起,讓美國再度重修與中國的關係,加上大量中國知識分子以及資金進入美國,才讓華人在美國地位逐漸上升。
鄺治中也點出,大量中國知識分子流入美國也同時影響在地的華人社區。以往美國各地的唐人街都是以勞工階級的華人為主。70、80年代從台港兩地湧入高教育人士並沒有融入這些以勞工為主的唐人街,未來這個情況還是會持續。但隨著大批有雄厚經濟實力的華人來美,他們也會需要勞工階級華人的服務,比如說餐飲、家庭護理、居家清潔和保母等,讓華人社區呈現更多元化的發展。總體來看,如果中國經濟持續強大,不管是知識分子或是勞工階級華人在美未來的發展,都會有更多可能性。
鄺治中也提醒,華人在美的地位仍然和中美關係發展緊密相關,因此,在美華人要明白自己面對的處境。
長堤加州州立大学退休華裔教授勞思源:華裔移民史 字字血淚(王善言)
5月是亞太裔傳統月,提醒華裔不應忘記先祖移民美國的辛酸及奮鬥史。長堤州大退休心理學系華裔教授勞思源(John Jung),2005年起陸續將早期在新大陸從事洗衣店、中餐館及雜貨店等行業華人,創業酸甜苦辣的心路歷程寫成四本英文書問市,因此經常獲全國各地亞太裔社團邀請演講,分享心得。
勞思源是第二代華裔,提及英文與中文名字差距極大,是因為父母來美為了獲得合法移民身分,屬於「紙上出生公民」(paper-born)。他父母來自廣東開平,1920年代至1950年代在喬治亞州梅肯市(Macon)經營洗衣店,是當地唯一華裔家庭。他的父母養育兩女兩男,從小都須在洗衣店幫忙。
「當時華裔備受歧視,木材、挖礦、製鞋、製菸等獲利較高行業被白人把持,不准華裔經營,華裔只有從事不需要太多英文、入門費用不高的洗衣店」,勞思源說,即便從事白人不屑的洗衣店,白人繼續花樣百出,如通過對洗衣店加徵稅賦,晚上10時後不得工作否則將加徵罰款,不准華人在木製建築物開洗衣店,避免火災,但白人卻無此限制。
勞思源回憶成長歲月父母每天都在店裡忙得團團轉,加上被白人及黑人主導的社區視為「非我族類」,從沒看過父母有過任何地方朋友來訪。唯一對外訊息是從舊金山寄來的中文報。當時學校仍有種族隔離政策,白人及非裔上的學校、看的戲院、喝水的飲水器都有分別。有趣的是,他家姊弟都被歸類為「白人」,與白人一起分享資源。
但他15歲時,父母選擇搬遷到舊金山,原因是他兩個姊姊長大成人,父母擔心她們在種族隔離的喬治亞州找不到對象。
提及最初寫書動機,他說是為了感恩父母及尋找身為華裔美人的定位。「有些問題困擾我多年,如我在成長過程難以理解我是誰,尤其我並非在華埠等華裔較多社區長大,但我一直迴避。身為40多年心理學教授,才開始檢視自己的個人發展和轉變。」
勞思源寫的四本英文書分別是有自傳意味在內的「南方炒飯:在深入南方的中國洗衣店生活」(Southern Fried Rice:Life in A Chinese Laundry in the Deep South )。有多位華人洗衣店業者受訪故事的「中國洗衣店:金山存活的門票」(Chinese Laundries:Tickets to Survival on Gold Mountain)。在密西西比州及阿肯色州交界的河流附近從事雜貨店的華人業者故事「棉花地的筷子: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中國雜貨店」(Chopsticks in the Land of Cotton:Lives of Mississippi Delta Chinese Grocers)。探討華人中餐館在美興起歷程的「甜和酸:華人家庭餐館的生活」(Sweet and Sour:Life in Chinese Family Restaurants)。
勞思源已應羅斯密圖書館之邀,在23日晚6時30分 至7時45分舉行的亞太裔傳統月慶祝活動上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