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百家论坛
关键字  范围   
 
正义中了铊毒
作者:韩咏红 | 2013/5/13 14:10:08 | 浏览:1794 | 评论:0

  中国学者与媒体评论说,朱令案已成为中国的一道社会伤疤。然而,对朱令年迈的父母吴承之和朱明新来说,女儿的痛苦不是伤疤,伤疤是过去受伤的痕迹,而复健、孤独与朱令身体日渐虚弱,却是一家人每天承担的现实。

  对整个中国社会来说,这起悲剧也不可能是伤疤,它同样是眼前的现实。投毒案发时间虽然已过去19年,但是冷血悬案未破,凶手逍遥法外,受害者家属苦苦追索的侦查过程不被公开等情节,都还在发生中、延续着。“社会伤疤”的评语,固然道出了事件给社会造成的心理冲击,但也将事情说轻了。

  1994年与1995年间,清华大学才女朱令被人投下毒性剧烈的铊盐,协和医院治疗不当,导致原本年轻健康的朱令全身瘫痪,100%伤残。当年5月,在公安介入调查后,朱令宿舍里的关键证据被窃,一宗作案手法业余、犯罪嫌疑人范围狭小,在一般人理解中应该不难侦破的校园投毒案,竟成了多年悬案。没有任何人或机构承认有责任,最终,一切后果,都由受害者本人与她家人承担。

  上个月底,因复旦大学学生黄洋被室友投毒致死引起关注,朱令案再次进入公众视野。这已经是该案发生以来的第三波媒体报道热潮,这一次,超过10万人在白宫网站签名请愿,要求把据说正在波士顿定居的该案唯一嫌疑人驱逐出境,大概因为民意压力太大,“朱令”这个名字在微博上被屏蔽了一天,然后又自动解封。

  而北京警方5月8日称朱令案“未受干扰”的一纸声明,与其说是对信息公开诉求的回应,不如说是一份“不公开”,调查不会重启的公告。

  在舆论骤起又散去的循环反复中,朱令父母日复一日地默默坚守女儿,正走入19个寒暑。

  就像所有让人悲恸的悲剧一样,朱令案之让人揪心,不仅因为她是无辜受害,或中毒前优秀有才华,更是因为在让人发指的罪恶,在相关部门的不作为之中,本案流露出那么多让人不忍、不容被玷污与欺凌的善与爱。

  首先是朱令父母,这一对高级知识分子夫妇19年来始终以克制、忍耐的姿态,循正常途径赢回公道。出于传统的民族情结,他们对白宫请愿“不参加也不支持”,在这个家庭的无助与坚强面前,旁人无地自容。

  其次是朱令同学以及众多素不相识的志愿者。据说2007年左右,志愿者人数比现在多,当中一些人甚至为了调查本案而丢了工作。有网民愤慨地评论说,朱令案让人难以启口,因为其中都是利益纠葛、推诿,没有正义的力量。这应该不属实,朱令案凸显的是:面对无处不在又难以撼动的体制力量,社会上的善与温良努力,很多时候像陷入迷宫般使不上力,走不出来。一些人为此身心俱疲,许多人选择麻木,还有人相信怒气比理性更有用,选择以暴制暴。

  例如大量网民对“唯一犯罪嫌疑人”、出身权贵家庭的孙维进行“有罪推定”,他们人肉搜索出孙维与丈夫的姓名与居所,施压让他们卖不出房子。这固然不可取,但问题是,当所有正规渠道都堵塞,民众争取正义,办法真的有限。

  无辜、善良、不幸、激进化、阴谋、有关部门的岿然不动……中国社会悲剧中的“固定因素”,都在朱令案里完整体现。朱令案以及其他类似案件的悲哀不在于正义不公,更在于正义的问题好像一开始就不重要,它从一开始就缺席,被人刻意抹平与遗忘,如同被投了铊毒。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说过,记忆与遗忘的斗争,就是人与强权的斗争。目前公众掌握的信息,既不能证实也不能排除朱令案中有“强权”的介入,舆论一波一波的报道,就是一次次的记忆,有助于推动权力滥用与体制不作为受到惩罚;社会的是非感被维护。

  在现实中,我们只能呼吁给善一条出路,给受害人一个希望,给真相一点阳光。舆情高压、危机常态化,悲愤填充的社会,只会让暴戾与脆弱性不断加深,等待爆发的一天。

相关栏目:『百家论坛
流星或太阳!广州女孩要卖“数学大脑”给华尔街|热财经 2025-06-25 [107]
狗为什么会像它的主人?这是科学依据 2025-06-25 [104]
高考与时代红利 2025-06-25 [122]
社科普及丨人际吸引的秘密:同质性如何成为人际关系的“隐形纽带”? 2025-06-25 [158]
当代著名人物画家程十发100幅人物画欣赏 2025-06-16 [304]
采访不同年级学生后发现:学霸们的共性特征除了天赋努力之外,这一点你意想不到...... 2025-06-16 [459]
别让 “想太多” 毁了你 2025-06-16 [615]
非洲国家为什么这么贫穷落后? 2025-06-16 [584]
三千多位高考状元, 无一行业领袖:比智商更重要的成功秘诀是…… 2025-06-11 [488]
“文革”时期的“潜规则”,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坚挺 2025-05-28 [84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